热事件中保持冷头脑,是追寻真相的应有之义

□张逸凡(山西财经大学)

12月26日下午消息,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在闲鱼上发现有人号称售卖捐赠甘肃震区的羽绒服。经了解,相关情况不属实,系该用户为售卖自家羽绒服,编造虚假信息蹭热点。闲鱼方面表示,平台已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实际情况为该用户为了蹭热点引流售卖羽绒服,编造了赈灾物资信息,属于恶意营销引流行为。平台已第一时间下架商品,并对账号永久封禁处理。(12月27日 大众网)

回顾本次事件,事情的真相并不扑朔迷离,难的是个人如何看待互联网中的“私人”传播,公众如何参与讨论,媒体应该怎样正确引导舆论,不陷入狂热地“声讨”漩涡。

身处“大传播”环境,私人传播应“冷静”。这个事件中,用户为了达到引流的目的,选择“甘肃地震”这一热点事件,并歪曲事实吸引眼球,在援助灾区的关键时刻,这样的表述放在互联网上,极易引起公众对于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 置身网络时代,传播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的边界逐渐模糊,一些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的不当言论,很有可能演变成公共事件。因此即使是个人言论,也要尊重事实,保持客观,不作歪曲和情绪化的“输出”。

面对热点事件,公众要“冷观”。在本次舆情中,多数网友因为对灾区人民的关切心情,在事情没有得到证实的时候就在网上盲目站队,造成大量负面的影响,在当下的关键时刻,这给救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未经核查的消息在公众情绪的加持下推动舆情震荡甚至走向极化,这也反映了公众媒介素养的缺失。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是互联网时代公民必不可少的能力,在信息成为事实之前要理性观察,不能让舆论遏制自我思考的能力。

正确引导舆论,媒体要及时“降温”。该消息引发关注的第一时间媒体就报道了平台的调查结果,遏制了“次生舆情” 。 在过度追求“短、平、快”的今天,“反转新闻”“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媒体更应该担负起“传播真相,引导舆论”的责任。公众的讨论会因“偏激共振”而走向狂热,媒体就要用事实为其降温。在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提供充足的信息,以免公众过度解读和未经核实的信息蔓延。

当事实不再是准绳,当情绪成为表达的主体,舆论场就会变成狂热的“战场”,并最终导向偏激。无论是个人还是媒体,在狂热中保持冷静,才能离真相更近。只有“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才能“于无处希望中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