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万达,总票房超123亿,陈思诚算不算一个好导演?

陈思诚是不是一个好导演?

前两天有朋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下意识的回答:当然是,中国百亿票房第一人,为什么不算好导演?

朋友又问:有烂片之王“美誉”的王晶,票房常年排名内陆前三,商业数据真能说明导演的一切么?

陈思诚的成名作大概要属《北京爱情故事》,3800万的投资为他收获4.07亿票房,近10倍回报率。

很多人以为是巅峰,没想到只是开始。

一年后《唐探1》上线,投资8000万,票房8个亿,一向高傲的王思聪见到这尊摇钱树都得礼让三分(万达是主要投资人)。

此后《唐探2》和《唐探3》前者投资3亿,票房33亿;后者耗费6亿,大卖45亿。

从转型做导演到票房破百亿,陈思诚花了13年。

相比之下素有国师之称的张艺谋,花了39年才到达百亿,其中一半成绩还要靠毁誉参半的《满江红》(45亿)。

六代导演扛把子宁浩,出道22年,总票房也不过99亿。

从导演的商业价值上看,今天陈思诚说第二,没人敢自称第一。但是,商业上的成功真能代表导演本身的成功么?

最近《消失的她》上映,出现了两个奇怪的现象:

第一是票房在蹭蹭蹭上涨,评分却在咚咚咚下跌。从0涨到33亿用了半个月,豆瓣从7.5跌到6.4也只用了半个月;第二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从来不是两位导演刘翔与崔睿,反而是身为编剧的陈思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电影“陈式风格”太强,“误杀”既视感太重,找一群半生不熟的演员把他们往东南亚一丢,做一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事情。通过反转和节奏吸引观众,最后深化一下主题。这个套路第一次看新鲜,看多了难免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

陈思诚的第二个问题是电影“缝合”现象严重,被人调侃“电影裁缝”。

早在2015年,唐探系列上映,就有人指责陈思诚抄袭,因为它看起来就是“囧”系列的翻版,只不过多了些悬疑元素。

陈思诚注意到了这些言论,但他不以为意,反而决定发扬光大,直接放弃剧本创作。

《球状闪电》来源于刘慈欣的《球状闪电》;《误杀》是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就连《消失的她》也来自前苏联电影《为单身汉设下的陷阱》。

事实上,陈思诚也想过原创剧本,比如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虽然口碑不行,虽然票房扑街,可我依旧认为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陈思诚需要突破自己的局限,但很可惜仅仅是一次挫折,就让陈思诚缩回了自己的舒适圈,将流水线式的翻拍进行到底。

说到流水线,我在写文案时看到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陈思诚的拍电影方式属于标准的“好莱坞工业化爆米花电影”。

通过“填词式”剧本流水线生产一批批高票房作品,是中国电影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电影都是通过“小作坊”生产,既费时,又低效,风险还大。

这种观点非常有市场,但很多人没搞清一个问题:你的屁股,究竟是制片方,还是观众?

虽然工业化能提升电影效率,可你我去看电影显然不是为了去看发行方如何降本增效,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就像吃一顿饭,罐头再香再便宜,也比不上家常小炒。

同为第六代导演,同为“工业电影实习生”,我更喜欢郭帆,因为他真的能把一桌子“工业罐头”拼凑成“满汉全席”,用诚意打动人。

两部《流浪地球》有多硬核无需赘述,而其幕后事无巨细却又分工明确的团队协作,才能真正体现好莱坞大片的精髓。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如果诺兰一直沉迷于用套路改编弟弟的小说(记忆碎片),他永远也拍不出盗梦空间。

最后,还是回到片头提的问题:陈思诚是不是一个好导演?

我的回答依旧是yes,只不过他的电影只属于当下,不属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