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当年被评为十大烂片, 编曲甚至拒绝留下署名, 初看笑再看哭

《大话西游》刚上映时,票房极其惨淡,情况最好的香港地区仅仅只收回了成本,台湾与大陆地区则是赔的血本无归。在1994年这个佳作井喷的电影大年,《大话西游》这部电影甚至被打入了“年度十大烂片”之列,可想而知这部电影在那个年代口碑有多差。

当时的内地观众们完全无法接受影片对《西游记》经典的怪异解读,夸张、闹腾、神经质的表演更是令人感到厌烦。联合摄制的西安制片厂在看过剧本后表示不可理喻,但碍于周星驰的市场号召力才勉强同意合作,而这部电影负责编曲的赵季平老师,看完成片后甚至拒绝在作品上留下署名,可见这部电影当年多么遭人嫌弃。

然而谁都没想到在两三年后《大话西游》突然间在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论坛上火了,引发了年轻人对“无厘头”“后现代文化”的讨论,而这股热潮甚至蔓延到全国。“无厘头”是什么,周星驰本人的莫名其妙,恶搞、颠覆经典,这些关键词伴随着刚刚开始流行的网络一起成长。

直至今日依旧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事实上《大话西游》甚至在开拍时都没详细的剧本,一边拍一边写,很多精彩的对白都是演员临场发挥的结果。比如星爷的“爱你一万年”,还有罗家英的“唐僧碎碎念”,这些台词被网友解读、重构,最终捧上神坛。

《大话西游》也从最初的贺岁档喜剧,变成了一部初看笑,再看哭的悲剧,当年被耻笑的文化垃圾,现在成为了不可撼动的经典。小编最喜欢结尾的那一段,有多少人成为城下的那群人,看着别人的爱情,咀嚼着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