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公益救援题材,如何打得响,立得住|对话《追光者》主创

河南暴雨,1000多支公益救援队奔赴灾区;泸定地震,多支公益救援队紧急驰援震中一线;重庆山火,1个小时之内500多个“摩托骑士”向山火逆行……近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灾难事故现场,总是闪耀公益救援人的身影。

然而,公益救援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10月14日,我国首部以公益救援组织为题材,由华策克顿旗下辛迪加影视、企鹅影视联合出品,毛卫宁担任艺术总监,张彤执导,苏里、江陆艳担任总制片人,蒋霞波任制片人,罗云熙吴倩领衔主演的首部以“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为主题的电视剧《追光者》,正在腾讯视频和芒果TV双平台播出。

该剧开播后,从一众新剧中脱颖而出,成为同期作品中播放量和话题度双赢的佼佼者。截至目前,该剧连续23次夺得灯塔、猫眼播放量日冠。

《追光者》是怎样达到现如今的播出效果的?对于特殊题材的创作而言,哪些经验值得借鉴?第一制片人专访了该剧的总制片人苏里、江陆艳,制片人蒋霞波,听他们讲述这部剧的创作历程。

传递温暖,点燃人们心中的正能量之火

《追光者》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年轻人历经灾难磨砺,逐步成长为公益救援精英的故事。主创们打算将这群普通人的故事搬到荧屏还要追溯到2018年。彼时,现实主义作品大量涌现,中国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讲述时代方面逐渐达成共识。总制片人苏里坦言,当时民间救援题材尚属行业空白,延展现实主义题材的表达空间,无论对行业而言,还是从各种社会层面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熟悉我们这个团队的人都知道,以往我们做古装剧项目比较多,但是我们做故事的主旨:始终都是希望传递出更多温暖的感觉,鼓励人们向往和追求生活中的美好。所以《追光者》这个项目和我们过往做项目的理念是非常吻合的。”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公益事业的愈发关注,也促使着《追光者》的应运而生。总制片人江陆艳补充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公益事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伸出手帮助身边的人。整个社会大环境里,善意和暖意的蔓延,也成为鼓舞我们创作的一个点。因为我们其实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这些无名英雄的身影,或者说更多看到的是他们救援结束后的一些报道跟传播。但是他们平时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来自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是用什么形式去参与救援等等,可能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是希望通过全景式、全方位立体的去对这个群体有深入的展现,能够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他们。”

由于大众对救援行业知之甚少,创作过程可参考资料不多,《追光者》在筹备过程中,主创团队倾注了很多心力。“在创作中,编剧对公益救援队进行了三年的跟踪采访,积累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人物素材,像这部剧中的猎鹰都是从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中剥离出来的,此外,我们还专门邀请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国务院参事闪淳昌和蓝天救援队的总队长远山做顾问,整个拍摄过程都是有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驻组给我们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制片人蒋霞波说。

制片人蒋霞波还透露,剧中几个主角在训练时,直接睡在基地帐篷里的桥段,便是主创团队当初采访时亲身经历的。“2017年五一假期的时候,我们安排去采访,蓝天救援队正好在北京凤凰岭的国家地震自然培训基地演习,他们直接睡在了帐篷里,进行三天不间断的演习训练。”

然而,创新题材创作并不容易。大众对救援题材的印象几乎完全脱胎于灾难电影,最直观的想象便是:在制造奇观化的灾害、灾难场面后,利用“最后一分钟营救”来制造紧张、揪心的救援氛围,让观众感受到灾难现场的惊险和恐惧。因为氛围、质感呈现太过真实,大家看后都多少心有余悸。

这也使得主创团队更加明确要如何向观众呈现《追光者》这部作品。“不能做得那么恐怖,要真实但又不能过于真实,前期的时候,团队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大灾大难不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但是一旦经历过,那会是很可怕的回忆。在这些经历过后,人们更需要的是温暖和希望的承接,而不是绝望的负压感。我们要减少这些让人害怕的因素,增加对于‘爱’的展现、对于温暖和希望的传递。”总制片人江陆艳表示。

角色高契合度,国民CP给予观众强信念感

“我们选择主演的时候,难度其实蛮大的,因为《追光者》不是一部普通的都市题材剧,他还有很多的救援场面,我们是希望演员可以亲自上的,所以拍摄上难度很大。除了考虑角色适配度之外,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我们所选的演员,是观众比较认可且能带动年轻人的,而罗云熙和吴倩在前期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所以经过多方考量,我们最终定下来了,我觉得从目前观众的反馈来看,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总制片人苏里说表示。

总制片人江陆艳从角色的匹配度上来讲述了选择罗云熙饰演罗本,吴倩饰演展颜的原因。

“罗本的职业是律师,而罗云熙身上的律政精英的特质,很符合角色设定。再加上他有多年的舞蹈基础,也能轻松驾驭大量需要利用威压展现的救援戏,比如溶洞救援和冰川救援等救援情节。而吴倩经过几年的成长,身上多了几分优雅稳重的气质,跟医生的基本气质很匹配的。她的家人中也有医生,所以对医生这个职业并不陌生,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在救援戏上动作干净利索。而且吴倩也有潜水证,剧中一些如深处潜水等很困难的戏份,都是亲自完成。”

总制片人江陆艳称赞两人有很强的默契感,进入片场就能很快入戏,“这种默契除了拍摄救援戏之外,情感戏上也更自然真实,观众会有更强的信任感和代入感。

匹配最佳团队,让“救援戏”与“职场戏”卯榫相接

优质团队的参与,是剧集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强大助力,而在最初对于导演的选择上却不是那么容易。总制片人苏里形容,《追光者》最开始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便是找到匹配项目的导演。

“《追光者》的题材不是一个简单的都市题材,它还有大量的救援场面。我们前期也沟通联络过各种类型的导演,包括很多有成熟作品的导演,但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导演对如何去展现救援场面有点头疼。恰好我们在筹备的时候,张彤导演刚刚做了《你是我的城池营垒》,这个项目和《追光者》是有一些契合之处的。《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也是以特殊职业为视角,充分重视专业职场线的发展,利用特警和医生两种职业的交汇点,展现面对社会的大情大爱。”

当总制片人苏里向江陆艳提出邀请毛卫宁团队和张彤导演时,也让江陆艳眼前一亮。

张彤导演(左)和毛卫宁导演(右)

“毛卫宁导演团队是这部戏的灵魂”。总制片人江陆艳肯定的说。“不管是救援还是职场或者生活,我希望它不是割裂,是融合在一起的。”

不难发现,剧中不仅将地震救援、天坑救援、溶洞救援、冰川救援等险象环生的真实救援场景还原,还以多线叙事,对民间公益救援队队员们生活化的一面进行纵向深挖,展现了来自各行各业,有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救援队队员们生动的群像。他们都是拥有着双重职业的普通人,是律师、医生、快递员、漫画家......都在义无反顾地发挥光和热。

在拍摄过程中,很多受灾场面的镜头语言使用,也真实的展现了普通人所散发的强大光热,是对于平凡大爱的完美诠释。

例如,在地震救援乐乐的那场戏中,用克制的镜头去白描普通人的生死瞬间。救援过程中,乐乐对罗本说“妈妈睡着了”,而罗本也忍着泪说“妈妈太累了,就让妈妈好好睡一会儿。”当乐乐被救出时,一道光束打了下来,隐约可见那位已经“睡着”的妈妈的轮廓——她用身体完全护住了自己的孩子。

还比如,山体滑坡那场戏中“绝望之吻”的神来之笔,也是对于“绝境逢生”的观念传递;溶洞救援中,对于洞内外救援双管齐下的环境切换,舒减了观感上的紧张,“拨开云雾”般寄予了希望的曙光等等。此类利用故事本身作为载体,搭配光影元素的运镜描绘,将爱与希望的温暖主题一一呈现而出。

而让制片人蒋霞波印象最深的则是猎鹰去世的那场戏。“猎鹰在队里就像一个大管家一样,也是这些年轻人的引路人。猎鹰的离去,坚定了罗本加入追光救援队的决心,也让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所向,有义务和责任把温暖和爱传递给更多人。”

在创作时,要将“双重职业”的特殊性体现出来,将“救援戏”和“职场戏”卯榫相接,而这份创作理念,正是制片团队与导演团队的默契所在,也正是我们所看到的《追光者》中的呈现。

“真实”为锚,“燃”和“暖”要放置在每一个细节处

从剧中不难看出,大到救援场景的搭建,小到运镜、灯光,甚至包括后期的剪辑逻辑、画面调色、音乐制作等等,每一处环节的精益求精、层层把关下的最终呈现,无不体现着剧组的用心与细心。比如音乐制作环节,江陆艳跟音乐制作人谭旋沟通音乐时,想法非常明确。“其实最开始创作出来的是《追光》,我们听后觉得更适合作为片尾曲,温暖有力量,所以又跟谭璇老师说,我们要再创作一首更燃的来作为片头曲,让人听到就会有干劲,想去做点什么。”

在音乐制作人谭旋的把控下,《追光者》由片头曲《星空》拉开序幕,坚定追光的氛围感被瞬间拉满,“如果世界给我潦倒的开场,我会像匹黑马去追回时光,就算明白也不怯弱于真相,不会听信平庸,丢掉了月亮丢了光......”观众也的确看到《追光者》将爱和希望,融进每一个细节中。

这也证明了,只有执行到位的全情投入,才有水到渠成的良性反馈。通过《追光者》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到那些默默无闻的追光人们,又因他们的感召追逐光,并成为光。恰如总制片人江陆艳所期待的,“如果大家看了这部剧,知道了民间公益救援,知道了一些应急救援方法,或者自己也能随时帮助到别人,我觉得就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