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主题创作鲜活起来?《我们这十年》分三步走丨对话傅斌星

宏大与细腻兼备,回顾和展望并存。电视剧《我们这十年》成为十月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源于华策影视对原创故事的敏锐发现和品质把控。《我们这十年》总制片人傅斌星表示,做新时代的献礼项目,既要吃透理论和政策,又要坚持原创故事。只有创作者走入田间地头、车间班组,写出来的故事才有广度,人物才有深度。

总出品人、总制片人傅斌星

所谓广度,是指选题的覆盖面要足够广阔,要能体现出不同地域的特色和差异。回望过去的十年,虽弹指一瞬,却也沧海桑田。

放眼中国“五位一体”的长足进步,才有了《沙漠之光》对 “一带一路”建设的立体再现,才有了《一日三餐》对“八项规定”推进餐饮业形态嬗变的生动诠释,才有了《西乡月明》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传神表达……

所谓深度,是指对生活素材总结提炼,打造出有弧光、有脉络的圆形人物。

唐宫夜宴》中,跨越古今的对话和憨态可掬的舞蹈,看得人潸然泪下。《热爱》里,质朴、醇厚的师生情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让人敬佩感动。《砺剑》里,波澜壮阔的军改和护卫国土的拳拳之心,让人热血澎湃。

《我们这十年》兼容了思想性和烟火气,把价值引领融在故事之中,达成了现实主义表现力与创作主题的统一。

剧本:切入点难寻,不怕推翻重来

《我们这十年》的策划,从2021年年中开始。在献礼建党百年的48集单元剧《我们的新时代》首播结束之后,这个项目就提上了日程。新项目也获得了总局的重点关注和指导。

与《我们的新时代》不同,《我们这十年》内容覆盖面更广,创作团队决定增设单元、减少单元集数。初步定下12个单元,每单元4集的布局方式,既能萃取每个故事中的精华,又能以“起、承、转、合”的叙事节奏形成戏剧波折。

《我们这十年》既要深入到各行各业,又要做到“形散神不散”,还要让观众从中体会到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获得感。不论选择哪个主题、哪个切口,都要往这“四感”上落。

为精准选题,华策的策划团队在电视剧司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研究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件和理论文献。在仔细研读文件、领会精神后,开始圈定主题、搜集故事。

为了《我们这十年》,华策调集了内部的精兵强将。傅斌星考虑到团队中多为八零后、九零后年轻人,又选定了资深创作者毛卫宁担任艺术总监、张晓东担任文学总策划、程蔚东担任总编审。他们在筹备阶段就参与到每场“创意立项会”中,为选题把关。

开会时,傅斌星会从选题的市场性、落地性给出判断;毛卫宁从选题的独特性、可拍性提出想法;张晓东和程蔚东则从故事的可看性、人物的思想性、立体性给出建议。

“我们的策划团队从新闻、个人采访、纪录片、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自行收集选题,大家每周在线上的创意立项会上提报选题,很快就搜集到二百多个。为了进一步做好单元剧,我也向《在一起》的总制片人吕超请教了不少经验,尽力做到取长补短。”傅斌星如是说。

面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选题,策划团队会优中选优。比较和筛选了三个多月,最初的二百多个选题经过反复淘汰,最终确定了11个,对应着11个重大主题。策划团队给出故事大纲、人物小传和素材资料后,就邀请合适的导演和编剧上手创作了。

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是,剧本过会难

剧本扎实是作品成功的基石。片中每一个单元的剧本都经历了反复论证,有些更经历了几次推翻重建。比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心之所向》,如今观众看到的故事和第一稿剧本完全不同。

剧本有了方向,又会考虑剧本实现的可行性。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沙漠之光》的剧本会上,艺术总监毛卫宁就提出疑问:“这样的故事能拍出来吗?我们有足够的外籍演员么?如果要花半年时间到北非去拍,那根本实现不了。”

当时华策出品的电影《万里归途》正处在拍摄阶段,有过实操经验的傅斌星给毛卫宁吃了定心丸,才继续推进《沙漠之光》。

以“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未来已来》临近开机,这一单元讲述的故事科技含量高,没有视觉特效加持的剧本,总是显得有些抽象。

这不仅加重了编剧徐速、王潇涵和导演杨磊的压力,更让几位把关者都悬着心。后来还是艺术总监毛卫宁提议说:“我们大胆点,就这么拍吧!我相信配上特效画面以后,整个故事的质量不会差。”

傅斌星回忆说,“当初的确有些看不清楚方向,但我们还是愿意信任编剧和导演,相信团结破难的力量。”后来成片出来,大家都很惊喜。创作需要有一点直觉力,也要有一些破釜沉舟的决心。

拍摄与后制,艰险又幸运

整部剧的涉猎范围广,把关难度大,拍摄阶段也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筹备阶段,华策就在总局的支持下,提前与中央政法委、中央纪委、中央军委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就创作采风、拍摄等进行沟通。

虽然每个单元只有四集,但还是要实打实地建立11个剧组。与《我们的新时代》的6个组相比,《我们这十年》的工作量更大,成本更高,压力自然也更大。身为华策总裁的傅斌星担当起总制片人的工作,身兼总统筹、总协调、总品控、总进度把关等职责。

华策内部从北京、上海、杭州三地选派制片人,一人带领一个团队,尽量做到一个团队服务一组编导,最多负责两个单元的工作。

傅斌星、毛卫宁、程蔚东和张晓东也时刻关注剧组动态。四人采取就近原则探班,傅斌星前往北京附近的剧组,张晓东和程蔚东去杭州附近的剧组,毛卫宁管好他任总导演的三个剧组。拍摄过程固然惊险不断,但没有一个单元掉队。

以“进出口贸易”为主题的《理想生活》,在开机前几天,全组人马抵达义乌没多久,当地就因为疫情而进行了管控,足足等了三个星期才开始拍摄。

制片团队非常焦虑,每天都在倒计时,甚至做好了放弃这个单元的打算。后来疫情控制住了,滕华涛导演带着全组人“极限拍摄”,让之前投入的资金和心血没有白费。

而以“大湾区建设”为主题的《前海》,则在置景方面受到了影响。因为疫情管控,《前海》的拍摄过程很艰难,香港的景只能以佛山影视基地的景来替代。

细心的观众能发现,《我们这十年》中有演员出演了不止一个单元,比如姚安濂就参演了《一日三餐》和《理想生活》。这也是各单元的紧急救援、互帮互助。

演员姚安濂 《一日三餐》饰 闫成十、《理想生活》饰 欧阳博

《我们的十年》多数单元拍摄于今年四、五月份,正赶上北京和上海的疫情高发期,北京、上海的演员们出不来,就算能出来也要先隔离。剧组只能是先看哪些演员能出来拍戏,再看他们适合什么角色,争取做到“人”尽其用。

华策的后期统筹小组设立在机房,一边盯出片一边对成片进行二轮质检。

《我们这十年》的素材量大,各单元进度不一,后期统筹人员还要对接四大卫视、五大平台,并兼顾海外的播出版本。

为了避免出错,傅斌星把所有单元的后期制作都安排在一家后期公司,除了《未来已来》和《沙漠之光》需要申请特殊外包,其余单元都归统筹小组统一安排。

傅斌星对《我们这十年》的音乐也很重视,“一部作品要想做精,就不能出现任何短板。主题曲是串联起所有单元的‘魂’,我很庆幸遇到了钱雷和唐恬两位懂故事的音乐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词曲,歌唱家雷佳能把这首歌演绎得如此温暖。

虽然每个单元都有困难,但华策还是把《我们这十年》拿下来了。回溯制作历程,傅斌星感慨万分:“没有总局及各个相关主管单位的支持及各位主创老师们的倾力配合,我们真的做不下来。11个故事无一掉队,也算圆满了。”

用心做剧之后精心排播

《我们这十年》的排播顺序也是精心考量的结果。

《唐宫夜宴》的观感顺畅又亮眼,就排在第一个播。《一日三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就定在了二十大召开期间播出。《砺剑》定稿时间晚,《未来已来》特效量大,就往后放。

这种排播方式,呼应了观众的收看情绪,也和重大时政事件同频共振,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作品的艺术品质。

观众对《唐宫夜宴》《热爱》《一日三餐》三个单元的评价,给傅斌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唐宫夜宴》,胜在了观感的丝滑流畅。这既得益于高质量的选题和剧本,也和演员、导演和全组人员共同努力分不开。

当时编剧任宝茹和高璇一眼就看中了《唐宫夜宴》的选题,她们采访了郑州歌舞剧院的几位原型人物,去郑州的河南博物馆、开封清明上河园等地考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出来四集剧本,用心之深,不言而喻。

在拍摄古代和现代的交汇部分时,刘海波导演为了呈现出剧本的效果,坚持实景拍摄,在细节上绝不含糊。选择的演员如白百何、张慧雯万鹏隋俊波等,都有专业的舞蹈功底。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的《热爱》,则用质朴的人物和走心的故事敲开了观众的心门,成为了一匹“黑马”。观众不止记住了白宇帆饰演的张雷教练,还记住了古丽校长(祖丽菲亚·热西提 饰)、陈刚书记(李坤霖 饰),以及一群倔强又可爱的孩子们。

编剧周运海和刘磊巧妙地用体育为切入点展现民族融合,库尔班江导演也投入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以“八项规定”为戏眼的《一日三餐》,用民间小吃承载大主题。表面上讲的是蔡五味(侯勇 饰)做肠粉的故事,却绵里藏针地表达了反腐思想、时代主题,这样的故事既有看头又有力量。

“当时为了让编剧郝岩体会到广东过年的氛围,我们特地安排他和策划在过年前一天飞到广州去体验生活、搜集细节、寻找灵感。”傅斌星说。

《一日三餐》的高口碑得益于扎实的剧本。郝岩之前写了五稿都不满意,毛卫宁导演和他彻夜通话,思路上作出了颠覆改变。经过南下采风和不断完善,才有了最终的版本。

《我们这十年》是一部扎在土地里的新主流大剧,它让观众看到了时代变迁,也让观众摸到了涓涓溪流;让观众领略了风云变幻,也让观众咂摸出了生活味道。作为一部电视剧,有意思还要有意义,《我们这十年》做到了。

有些单元,比如《砺剑》《唐宫夜宴》《一日三餐》等,华策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建议:扩充内容把单元剧拍成长剧。

傅斌星坦言:“未来是否有续篇,还要看观众反馈和编剧导演们的想法。其实之前筛选过程中淘汰的不少选题也不错,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希望能把它们拍出来给观众看。”

未来的华策,仍然要坚持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正能量作品。在新主流作品方面,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要以质量为重点,不能贪多。

傅斌星表示,“几个项目做下来,大家都养成了关注时政新闻的习惯,也都有了向历史追根溯源的劲头。在未来,我们打算在粮食安全、生态文明这两个选题上下功夫,打造精品佳作。”

为适应近几年市场的变化,华策和各个平台还开展了“版权定制剧”的新模式,即作品的版权归华策所有,但内容和风格为平台定制。就目前而言,如何用可控成本制作出真正吸引观众的内容,华策要谋定而后动。

《我们这十年》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这得益于华策多年对海外发行的经营。就目前而言,华语剧在海外的价格与美剧、韩剧相比落后不少,提升竞争力需要创作者们共同努力。

11个单元故事诠释了11个重大主题,《我们这十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一个道理颠扑不破:用心做剧,才能收获口碑和市场的双赢。

【对话/李星文 撰文/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