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国之大者”,《我们这十年》深刻而生动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主题创作剧《我们这十年》播出正酣。

《一日三餐》以肠粉为切入点,讲述了八项规定改变党风、政风、民风的故事。肠粉热气腾腾上桌,宛如《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章。小吃到鲍翅再回归家常菜的变迁,生动反映了治国理政观念的进化。

这一单元甫一播出,即引发了山呼海啸的观众反应。他们为剧中浓郁的烟火气折服,也为公款吃喝风的遏制而拍手称快。《一日三餐》尽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凸显了“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样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一日三餐》之前是《前海》,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题;之后是《心之所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为主题。这两个单元同样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三个单元分别从市井生活、科技创业、年轻人返乡创业的角度,讲述了时代变化下,不同人群对优良价值观念的坚守,和眼光长远的选择。剧作受到欢迎,是因为故事与人物接地气,使各个观众群都可以从剧中看到自身的影子,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共鸣。

《一日三餐》:烟火气的故事,见证党风廉政建设的成绩

《一日三餐》的故事发生在广东一座小城的老街上,“一日三餐”是一家肠粉店的名字,它的老板是做了一辈子肠粉的蔡五味(侯勇 饰)。后来,他在五星级酒店做总监的女儿蔡云(焦俊艳 饰)与开发商方总(朱刚日尧 饰)合作,把肠粉店改造成了高档酒楼“皇家鲍翅”。


两个店名形成鲜明对比,招牌和装修的变化,让一家店面的意义全部扭转,这样的冲突,暗藏着发展方向的不可调和。

《一日三餐》播出后受到网友广泛好评,这是因为主创将一些带有锋芒的问题,放在了烟火气的背后,它首先讲的是“舌尖上的乡愁”、“市井中的人情”,其次叙说的才是遭受到时代潮流冲击的朴素价值观。

剧作花费了许多的笔墨,来刻画蔡五味制作肠粉的过程,简单的一磨、一摊、一蒸、一切之后,被承装到盘子中的肠粉,成为食客每天惦记的“那一口”。只有忠实的食客,才能品尝出这道简单的肠粉,用的是陈米,浸泡了两个小时,花费了制作者大量的时间精力。

闫大哥、老白、老醋、丁娘娘,几位老主顾围坐石桌前吃肠粉、喝茶,这一惬意场景,成为蔡五味开店的一大动力。

这样一个弥漫着烟火气息的故事,内里有着很强的戏剧张力。剧作采取塑造对立的方式,绷起了故事的弦:

老蔡与女儿蔡云是对立的,这在剧情开头就有交代,当女儿对开肠粉店的收入表达出不满的时候,老蔡很生气地说,抚养女儿长大、上大学的钱,都是开肠粉店挣来的,做人不能忘本;

几块钱一份的肠粉与几千块一桌的奢华酒局是对立的,这不是消费观念的冲突,而是勤俭节约与铺张浪费的一次价值观对决;
在一起合作的蔡云同方总也貌合神离,蔡云为了生存而选择与方总合作,但对方总的那套商场兼官场的各种把戏一直心怀警惕;

父辈与子辈也不在一个频道,当子辈纷纷成为官员或有钱人的时候,父辈开始不停地敲打孩子,提醒他们本份为官、老实经商,注意泾渭分明。

《一日三餐》所叙说的这些矛盾与冲突,把这些年来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归拢总结成了一点:在快速发展、观念庞杂、理念动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守住底线?

剧作把老蔡当成了穿针引线的人物,使得这位老街上做了一辈子小吃的手艺人,稳住了整个故事的底盘,也给予了观众一个清晰的答案。

老蔡做生意讲良心,坚持不给肠粉涨价,因为过了上午十点口感会变酸,坚持十点之后不再售卖。老蔡不听从女儿的安排,貌似执拗的背后,藏着一颗本份厚道的心,同时他也隐约感觉到了危险。老蔡偶尔的性格火爆,其实是对自己的手艺与生存尊严的捍卫,也是对蔓延到自己身边的不良风气的反击……

观众喜欢《一日三餐》,何尝不是喜欢老蔡,而喜欢老蔡,何尝不是因为他作为代言人,说出了人们内心的话语。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这简单的五个字,包含了对食物的珍惜与敬重,对生活秩序与礼仪的守护,可以好好地、心安理得地吃顿饭,可以通过吃饭的形式来享受人际、体会生活,这是微小但却不可忽视的幸福。与之相比,把天价酒装进矿泉水瓶子偷偷地喝,境界高下立判。


《一日三餐》在观感上,自带一种温和性,这种温和,不仅来自于市井生活的天然气质,也来自于它在解决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建设性。剧作最后,“皇家鲍翅”的招牌重新被“一日三餐”替换,蔡家父女实现了和解,专心经营这家“家常菜”,老街修复也找到了妥当的解决方案,一道玻璃罩子,使得地下、地上两条老街,都有了被看到、被欣赏的价值。

这样的剧作氛围,以及一个美好的结局,说明充分地去发现人心所向,情感所向,并为之提供制度性的保护,以及肯定监督的价值,那么一些跑偏的事物与观念,都有可能重新找到正道。

《前海》:情大于利,两代人携手跨过山与大海

《前海》开头勾勒出1997年香港回归时普通人家的市井生活,幼年叶舟(林一 饰)与父母和姐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过着窘迫但却不失温情的生活,邻居长辈佩姐从罐子里拿出一颗巧克力,让叶舟去猜左右手,叶舟总是神奇地能猜中,这一幕贯穿《前海》单元的每一集中,佩姐借这个游戏告诉叶舟一个道理,“不要总想着赢,也要能够接受输。”

这样一个带有生存哲学意味的句子,为《前海》这个创业故事融入了励志元素的同时,也让人生百味弥漫于其中。

自幼喜欢科技发明的叶舟,正是凭借一股总想赢的精神,才为自己一次次争取到了站在台前的机会,但在他准备接受输的时候,前海梦工场的负责人项海(黄志忠 饰)托举了他,这是叶舟与项海两人惺惺相惜的故事,更是一个追求个人价值与理想的故事。

在剧情方面,《前海》使用了诸多的商战元素,叶舟创办的芯星科技,前有老谋深算的朱文杰打算“大鱼吃小鱼”,将其低价吞并,后有吴总、陈总两位不想承担风险的“风险投资人”虎视眈眈,在这样的商业漩涡里,如果没有项海的保驾护航,以及叶舟身边其他年轻人的机智反应,叶舟赢的几率是很低的。

此外,借助项海、朱文杰等五人创业的艰辛过程,《前海》也客观陈述了第一代科技创业者所品尝过的艰难与苦涩。项海与朱文杰之间,有强烈的价值观冲突,但项海仍然把朱文杰的照片摆放在桌面上,这是对过往的一种怀念,更是“情大于利”的象征。

剧中有一幕戏令人印象深刻:项海希望朱文杰放弃使用手段低价收购芯星科技,但朱文杰“做生意什么都不能牺牲,唯独能牺牲的就是感情”的一番话,彻底激怒项海,两人剑拔弩张……即便如此,两人还是没有真正反目。这样掺杂了情感与利益的冲突,对于叶舟来说,是一堂难得的教育课。


《前海》的大部分故事发生于2018年后的深圳,小部分故事发生于同一时间的香港。在讲述两个城市故事的时候,剧作都调用了一些记忆场景,作为情节转场的铺垫。正是这些记忆场景的存在,使得观众在观看时,会产生一些比对心理,对两个城市不同的文化、两代人不同的观念、过去与现在不同的时代氛围,产生诸多的感慨。


这种感慨,主要是集中在人的身上,一名香港青年与一名深圳创业平台项目投资人的故事,两人身后,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群、经历与岁月,但有一种共同的梦想,使得他们可以携手一起跨过山与大海。理想主义不灭,这令人感到振奋。

《心之所向》:更新观念,回乡也是创业的开始

在杭城,创业女青年李心遥(谭松韵 饰)和城市精英方新桅(聂远 饰),都是从农村走出来并且在城市站稳脚跟的人,因为父辈对土地与种田的热爱与执念,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从坚决不回农村、到尝试回到父母身边、再到回乡从事创新农业,他们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化。


现实里处在城市与乡村中间的人们,可能当下对于留守城市还是返回乡村,所拥有的复杂心理,比电视剧还要繁多。从一线城市回到二三线城市的人越来越多,同样,彻底回归田园的年轻人也有不少,电商为年轻人返乡施展才华提供了渠道,但相对于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来说,在城市VS乡村的“二选一”当中,还有绝大多数人抱有犹豫心态。

《心之所向》单元把这种普遍心理呈现了出来。剧中的杭城繁荣、时尚,为乡村青年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他们还没来得及完全享受到这种生活方式时,出于某种呼唤而回到曾给自己留下匮乏记忆的农村,对谁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

在一二十年前,这样的考验是不存在的,甚至是很小的,因为年轻人无可选择,离开土地向城市出发,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途径。

但剧中所塑造的乡村,已经与一二十年前有很大不同,荷塘月色,青瓦白墙,稻花香里……相对于城市生活的快速与重复,乡村生活的魅力,在沉寂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焕发出来。如果乡村与城市的硬件和软件差距进一步缩小,想必会有更多人回农村工作、生活。

《心之所向》提出了一个命题:返回乡村,究竟是实现财富自由的中老年人的落叶归根?还是年轻人另换战场体现价值的全新阵地?从乡村的需求看,这两方面都不可少,前者返乡,会带来消费增长与文化回报,后者返乡,则会注入活力、提升潜能。但让故乡可以回得去,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一些阻碍必须被拆除。

李心遥的父亲盼望女儿回来,但当女儿几经折返终于立志把创业基地设置在农村时,最大的妨碍也是他,这种两代人的观念冲撞,恰是“有家难回”的阻力之一。对于父辈来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再也不愿意让孩子来过,哪怕忍受分离之苦,也不想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但是当孩子真的带着新观念、新技能、新格局回来时,他们出于对失败的担忧,也会时不时地挡在孩子的面前……


好在,剧中的镇干部、村干部是开明的,他们知道年轻人是宝贵的资源,愿意给他们提供服务,这样的“里应外合”一旦成为常态,乡村生存与发展的观念水位就会得到真正提升。集约化农业其实是标准的城市思维与科学思维,发达国家依靠很少一部分人就能完成土地耕种与粮食保障,这应当是中国农业的下一步方向,《心之所向》讲述了向这一方向前进时的阵痛与希望。

一个现实情况是:相比于从乡村进入城市,从城市返回乡村的路,反而更加不容易。这种不容易,多来自于返乡者的高期望值以及万全心理。唯有看清并承认乡村的优点和不足,并尽量不带过多的情绪,才能把这条回家之路,走得更稳更坚定。

《心之所向》在创作方面,凸显了现实主义关怀,一方面它没有回避忧虑,另一方面它也表达出乐观,最重要的,它给无数向往回家或者打算回家的人,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与执行文本。这需要有此意识的观众,借助这一文本完成内心的一次判断与选择,用理性来为未来的时间与生活作出规划。

这三个单元播出完毕,《我们这十年》以小见大的艺术风格更加显露无疑。4集一单元来反映时代主题,这是匹配度极高的文艺实践。中国古典故事的讲述讲究“起承转合”,而4集的篇幅刚好对应了这种叙事节奏,能实现完整而跌宕、集中而爽利的效果。

从文化建设到民族团结,从党风建设到乡村振兴,《我们这十年》与观众的默契已然建立。让我们期待后面的篇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