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喜欢《战狼2》?

或许是捧的人实在是有点多,总觉得跟这片呼声不相匹配吧


当然了目前影院里能够上映的作为商业电影,大概类型就是战争、动作、喜剧、悬疑、科幻。


那《战狼2》无疑是动作+战争的结合


对它呼声比较高的应该是最后的镜头对于整个故事的升华


对它吐槽无异乎是跟好莱坞的很多商业电影一样,更注重于特技、打斗这样的场景


整个影片宣传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救世主”


一个人单枪匹马跟一帮不要命的雇佣军对抗,你的胜算有多大呢?


至少在好莱坞多少还能卖点兄弟情


在这里可没有


而且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上面会下达什么指令,我们不得而知


但政治并不是以我们的情感作为依托


我作为主角冲过去救人,整个军队就为我所用


这也有点太扯了吧


而且从电影本身来说,故事叙述非常简单


灯光也没有技巧、艺术可说


摄影的构图,摄影的魅力也几乎看不到


说白了就是好莱坞几十年前玩剩下的,只是中国没有人拍过


要是把票房作为成功的标志,那它一定是符合在内的


只是后期特效作为了行业的核心竞争,那电影的本质也许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比如开头那漫长的水下格斗。看的时候总觉得很奇怪:怎么老在打,不带换气吗?过了一会儿,怎么又在打,还不换气吗?又过了一会儿,怎么还在打,真的不换气吗?超能力?好像没说啊!


以及后面一人单挑二三十个混混,包括拿钢丝床垫接火箭弹。看着是挺爽,却经不起细品,味儿不对。


满清遗老喜欢拿美片来比是吧?像蜘蛛侠钢铁侠金刚狼这样的漫威主角,哪个不是遭过了大罪才慢慢混成了厉害

模样?哪有一上来就毁天灭地横扫一切的?这些片子至今仍能被人津津乐道,不就是映射出人们心里的那点儿东西?以及第一滴血系列,兰博开局被高压水龙冲澡的情景教人印象深刻,后面虽说也是一打N,但记忆中要么潜行抹脖要么高炮血浆,而且强壮如斯的兰博也似乎并不具备冷锋这般肺活量。


哪怕《功夫》里的阿星,在整个100分钟的片长里有80分钟都活得挺惨,而无论是惨还是吊,从前到后都让人看得挺舒服——细节满满,没啥槽点。


我不是说非得开局血虐后期逆袭才是正经套路,也不是对国片有什么偏见,毕竟叉掉后直接换了《湄公河行动》洗了洗眼。还行,人缓过来了。这片子拍谷子地也并没有从他的警校生涯拍起,整个流程跟战2相差不多。至于这几年的八佰、金刚川、长津湖,都是在垫儿院看的。这里先按下不表。水门桥没看,呵呵。


回到战2。如果仅凭所谓拳拳爱国之心就能牛逼成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义和团。故而越想越觉得譬如上述这些情节很不合理、很不合逻辑,看着很突兀、很别扭。而带着一脑袋问号是看不了片子的。


反正别扭来别扭去直接开始拖进度条了,一直拖到最后护照上那几排字。


唉,春晚小品似的,不煽情就演不下去。刘小川所著《品中国文人·苏东坡》有段话说的好:煽情的特征是:让眼泪来去匆匆莫名其妙,它本身拒绝深沉的感动。因为一旦深沉,它就不好卖钱了。煽情的目的是:让你哭,是为了掏你的腰包。一切以煽情为职业者,都是人类情感的小偷,他们打着文化产业化的旗号,把感动从人的内心深处生生剥离,推向易于调动、易于变花样耍花招的浅表层。


所以在我看来,战2整体而言还真像是一部钢铁直男癌晚期的矫情片。包括遗老发迹后以铁血硬汉自居,炮轰娘炮啥的。不至于,不至于。没必要,没必要。


总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无论是游戏还是小说,无论是小品还是相声,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如果争议太大,则一定是它本身存在问题。好者甘之若饴,恶者弃如敝履。比方说17年战2的豆瓣评论,直接撕裂成两个阵营。


跟我谈票房?被自20年起的某全球性事件捶打到现在,观众们应该能变得正常点儿了。其他评论多以俄乌撤侨为例,于此亦不需多言。


一言以蔽之:所谓经典,是能让人反复品味的东西。诸如此类的我也闹不清到底算不算经典,只是感觉真的无福消受——品多了怕漾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