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威尼斯动画电影节获奖,但是,评委们却误以为该片是苏联的作品,这件事情在中国动画片界影响很大,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口号,并将这个主张贯彻在他自己的动画创作当中。
中国动画界从业人员积极践行“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的目标,1956年,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在这种背景下摄制完成。它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玉学派”的开山工作。
《骄傲的将军》根据中国寓言“临阵磨枪”改编制作,讲述了一个得胜回来的将军在庆功会上受到文武百官的赞许后,逐渐丧失了警惕心理,开始享受奢靡生活而最终失败的故事。
要让观众真正理解和接受寓言的寓意,最重要的是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生动性,具有感染力,而非一个概念的符号。
剧本运用“举鼎”、“射箭”“抱坛痛饮”等细节刻画和展示,揭示出人物的气质和心理状态,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及生活方式时都注意历史氛围和时代特征。
将军在众人的阿谀奉承下得意洋洋地抛铜鼎、射风铃,用力时发出的“哇啊……呀呀呀”以及放声大笑的样子;还有食客那无时无处不在的奉承、献媚都以动画片特有的夸张形式再现了传统戏曲的韵味。
将军得胜后沉湎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伴他征战的枪搁置在架上,被蜘蛛网围了个密密麻麻。眼看他日渐发福,武功日渐退化,举个二百多斤的石担也把他的脸色屏成酱爆猪肝。
待敌军逼到家门口,他才慌忙叫手下去取武器。此时的枪已锈蚀成废铁,再磨也无济于事。将军只好束手就擒,怎么也骄傲不起来了。
通过将军前后变现的对比将“骄傲使人落后”的寓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为了突出将军的堕落与奢靡,用壮汉和青年猎户两个配角来与将军作比较,分别在力量与射箭两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方面是将军的强项。通过这样的比较,把将军完全“蜕化了”的层面演绎得更为丰富和生动。
这部动画之所以在中国动画创作历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它体现出可贵的原创精神,完美诠释了如何真正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何探索自己的风格,如何在创作中体现真正民族特色,为后来的作品创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众所周知,所谓风格不只是局限在美术风格、动作风格,更重要的还是内容至上,本片的剧本充分地表现出中国动画剧作的独特韵味。
20世纪50年代,贴合中国的生活现状与创作现状,影片的主创者凭借着魄力与创造力曾经开创了一个属于中国的动画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新的创作困境会不断出现,中国动画事业如何不断创造辉煌,打造更具魅力的中国风格,是中国动画人所要面对的永恒的话题。
因而,我们有理由向老一辈的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