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逃脱》: 翻拍并不翻车, 解锁悬疑看点

一部由克利斯汀·阿凡特执导,克里斯蒂安妮·保罗、亚历山大·约瓦诺维奇、汉娜·赫斯普朗、沃坦·维尔克·默林等主演的小语种悬疑佳作《急速逃脱》,已于10月12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急速逃脱》是国内甚少引进的德国电影。因此,尽管影片在中国的上映日期隔了一年半,绝大多数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对这部影片也没有太多的了解。这对于一部主打悬疑的电影,或许倒是一件好事——保持神秘感。

《急速逃脱》翻拍自西班牙悬疑电影《炸掉银行经理》,尽管是翻拍,《急速逃脱》基本没有对原作电影进行大的改动,叙事节奏和镜头语言都如出一辙。影片最大的调整,是将主角的职业从银行经理改为了建筑商人。

对比《急速逃脱》和《炸掉银行经理》的开头,不难看出编剧改写的意图(两部影片的剧本都是由意大利人阿尔贝托·马里尼创作)。《炸掉银行经理》以银行经理卡洛斯在起居室漫不经心并习以为常的早餐时分作为叙事的开端,几分钟的镜头和对话完成对人物家庭关系的交代,也暗示读者这个看似和睦的一家四口其实并没有外人看来的那么亲密。

《急速逃脱》则增写了一段看上去和主线剧情毫无关联的机舱戏作为电影开场,主角卡尔急切地想要返回家中与妻子庆祝结婚纪念日,对偶遇的陌生女乘客的主动挑逗,也完全无动于衷。电影把主角设定成了一个大众人之意义上的“好人”,但是因为忙于事业而疏忽了家庭,对家庭潜伏的危机浑然不知。

《急速逃脱》以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免观众在对主角的道德认同感上产生困惑,但是这样的设定也削弱了电影情节的戏剧性和复杂性。与《炸掉银行经理》一样,《急速逃脱》在十来分钟的开场戏后开始进入正题:卡尔开车送儿子和女儿上学,却在车上接到陌生电话,得知车上装了炸弹,一旦离开座位,炸弹就会引爆。

想要活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按照电话里的指示,将所有的财产都转移到匪徒指定的银行户头。从此处开始,影片便进入了一个标准的叙事模板:即在限定时间内,在一个密闭空间,完成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急速逃脱》又被网友称为是一部可移动的汽车版《狙击电话亭》。电影一波三折的反转情节设计,借鉴的也是类似题材悬疑片里屡试不爽的桥段。

电影除了环环相扣的情节,也少不了悬疑之下的情感交织。面对突如其来的致命威胁,卡尔深陷亲情和爱情的两难境地,一边是儿女的命运,一边是妻子的怀疑,看似一个很小的决定,当蝴蝶扇动翅膀,却彻底引发一连串无法收拾的后果,《急速逃脱》对于情感深层次的探讨,也是该片在悬疑外衣的包裹下,深刻独到的内核所在,因此也被影迷誉为救赎版《生死时速》。

尽管有原版编剧操刀,并且尽管质量都远在及格线之上,《急速逃脱》和《冷血追击》一样,也有点“橘生淮北”的问题。好的悬疑片讲究严丝合缝,所有情节都要精巧地焊接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让异地移植的翻拍片,剧情即使全盘照搬,也难免偶有水土不服。

不过《急速逃脱》这样对场景和特效都不倚重,又在剧本创作上中规中矩、不剑走偏锋的中小成本悬疑电影,倒是可以作为入门教材,用来给新人编剧做“拉片”练习。所以类型片市场的繁荣,既需要灵感喷涌的才子,也需要踏实专业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