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请我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前夜》驴打滚式爱和信念的力量可以治愈恐高症

国庆本来计划出行,但是看儿子从杭城回来的动车票紧张得很,最终只能坐末班车到家,深夜3点才到家里,这样的拥堵熄灭了旅游的热情,还是在家好好呆着吧,昨儿朋友圈里发来一张上海外滩的照片,那人山人海的样子如潮水一般,庆幸没有出门。宅在家中也自在在家里的乐趣,银泰就在小区正对门,抬脚就到,国庆有军事展,两儿子欢喜得很。顺便到楼上看场电影吧《我和我的祖国》,儿子买票请我们看,何乐而不为呢。

买票的时候很意外地发现,除了中午和晚上饭点的两个相对比较尴尬时间点之外,银泰大地影院《我和我的祖国》竟然场场火爆,只剩下边上偏远位置了。这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主旋律的电影在国庆档这么受欢迎吗?

一查票房已经破11亿,豆瓣评分8.1,主旋律的电影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于是就选了倒数第二排还不算很偏的位置,坐定才发现观众席里有很多类似我们一样拖家带口的,很有些节日的喜庆。这次国庆远胜于从前,比过春节氛围都要浓郁许多。

七个故事,七个导演,七十周年,感觉看了七部电影一样过瘾。这结构个似乎和《无问西东》的手法有点类似,相对独立的单元集合在一个大主题框架之中,一点也不突兀,也没有违和感。毕竟是主旋律的电影,主题很鲜明,结构也不错,视觉效果也不错,可喜的是在主题之外还有许多看点,这七个故事里都不乏温情,每一份爱情都有分量,都有可爱之处。

人活于世,有谁是容易的呢,看了国庆日大阅兵,看了《我和我的祖国》,更加体会到国之不易。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是令人感动,甚至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完美主义者的美学就在于极致,如同一个匠人,有了极致的匠心,物我升华。

《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精益求精的工程师,为保证亲自设计的电动旗杆能在开国大典上“万无一失”费尽心思。《我和我的祖国》之回归篇里任达华演的钟表师傅都是同样的人。真正深入进去,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可以解读到极致,写文章也是如此,精益求精,总有花开的一日。

国之爱,方式有很多种,压力式地写作体验,不仅可以深度练习,还不经意地打开了很多扇窗。

《前夜》里的事业:万无一失的一次升国旗奏国歌

开国大典上要顺利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工程师林治远(黄渤演)接到了这项任务。

历史上林治远工程师确有其人,他的真实的人生就在那里。

林治远,号裕民。1913年2月9日出生于天津,广东潮阳人。

1935年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调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历任设计室主任、技术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

1988年退休后任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9年获首届由国家授予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2002年3月31日逝世,享年89岁。

从他的简历里可以看出,1949年负责开国大典毛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所用的旗杆的他,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影片里连这个细节都有所交待,可见用心之至,同时被告知:“开国大典当天,你将站在毛主席身后!”这句的话分量有多重,也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吧。

做为天安门广场第一根国旗杆与自动升降设施的首席设计师,林治远亲手设计并施工安装完成了,旗杆全高22.5米,林治远就像《心灵捕手》里的威尔一样,算得认真把所有的数据都精确到极致。当时条件实在是简陋,没有这么长的钢管,那就用不同管径的4根无缝钢管焊接起来,没有金属阻断装置,就自己做。没有稀有金属,就发动群众想尽一切办法完成。

影片中欧豪演的小助手骑在屋檐上拿着大喇叭吼:“大典啦,我们需要红绸子。”那样子可爱极了。旗杆阻断器需要稀有金属,小助手如法炮制。正在林治远一筹莫展的时候,推开门看到一穷二白的老百姓漏夜提着灯笼,争先恐后来捐物,这是一个泪点,我内心有某个柔软地方被触动了。导演管虎用了一个长镜头来呈现前来送物品的老百姓,一个老伯把珍爱的老烟枪送来,紧接着是两个姑娘,接着是抱着孩子的妇女拿着长命锁,还有来不及卸妆的大花脸的京剧演员,甚至有还有留着清朝辫子的白发老头,无一例外地捐出自己珍爱的物件,最后画面定格在清华化学系教授,他带来实验室留存的唯一的一块稀有金属。那金属在镜头下闪着晶莹的光芒,如同人们的感动晶莹的泪。

这种场景听说过但没真见过,但我想起地震灾区人民需要献血时,无偿献血人们排队的长长队伍,一样是捐出自己最珍贵的,那份爱心难得可贵。那真不是傻,而是发自内心的热情和爱,这世间最可爱的就属他们了,也许他们并不懂你到底要什么,但他们必定倾囊相赠,为此深深地鞠躬。

影片中王千源专门过来协助林治远的军人,雷厉风行,林治远需要什么他都会尽力去办,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林治远需要国歌的音乐,他就去请小号手,电影里让他和佟大为有一段对手戏,关了三扇窗,一气呵成,很有舞台话剧之感,看起来很过瘾。他请来小号手是王天辰演的,他落寞合着小号坐在地上的时候,我就认出了他是电影《芳华》中的小号手陈灿。在这里他依然拿着他的小号。同样年轻锐气而且骄傲,当他小号独奏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时,一行泪又下来,到底是因为他的俊美而感动,还是国歌真切的感动。

在以往我们看到的开国大典台前的人物,这次《前夜》里的事业是在背后,在这么多人努力下才保证升国旗奏国歌万全。或许这只是电影的惊心动魄效果,真正的事实应该会比这平淡些,但努力肯定犹过之而不及。电影里有恐高症的林治远亲自爬上旗杆焊接的时候,所有人都为之喝彩,那一刻我有点出戏,似乎看到的是《疯狂的石头》里那个狂奔的王渤。

值得一提的是林治远设计安装的这根旗杆从1949年国庆开始一直使用到1991年4月,历时42年。可见当时林工程师是多么用心雕琢出来的,作为一段伟大历史的见证,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旗杆和旗座,如今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并陈列在博物馆内,这根旗杆几乎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

《前夜》里的爱情故事:驴打滚式的爱情,可以长长久久

为按时完成任务,保证万无一失地让新中国的第一面红旗顺利升起停稳,林工程师日夜赶工,很久没有回过家,妻子(梁静演)很想念他,就亲手做“驴打滚”送过来,那一幕实在太温情了。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电动升旗在国内是首次尝试,林治远心里没底,他深知“站在毛主席身后”一语的分量,他也想和妻儿相守,哪怕是一日三餐平平淡淡也必是幸福,而此情此景小家已然不重要,他根本顾不过来,但爱一直在。老林挂念的岂止是驴打滚,影片里恐高的林治远爬旗杆的之前那一口“驴打滚”足以让他定心。 那么在家等待的妻子呢,除了等待,还有担心,或许也有抱怨。梁静拎着篮子站在大院门口的时候有期盼,有委屈,但爱却是满满的。

影片中,梁静总共来过两次,一次送驴打滚,一次送黄布。梁静演的实在太到位了,表面上一副要吵架,很生气凶巴巴的样子,带着委屈和不快,丈夫这么长时间不归家,能高兴吗。但是心底却是百分之二百的支持和关心,那个年代要匀出一块布已经很不容易,何况是当时黄布红布那么紧缺的时候,妻子必是费尽心思才得来的,这难道不是爱吗?

送“驴打滚”时的妻子,一脸不高兴却能深明大义,一句轻飘飘的“老林一个月都没回家了,这是他爱吃的。”然后连门都没让进,巴巴地看了一眼就离开了,这眼中的爱实在不是言语能说明白的。

那个时代的爱是含蓄而内敛的,知其所好,送其所好,此番爱恋便是全部。这样的爱可以长长久久,真正的爱岂在朝朝暮暮,心中互相牵挂,足矣!

如果还有爱,就做一道驴打滚吧,让爱更加甜蜜,让爱更加温暖,让爱更持久!

结语:家原来的模样

昨天在观影之前看预告片是感动得稀里哗啦,真到了电影院以为会泪流满面,其实还好,可能是抱着小儿的缘故。小儿挺厉害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不哭不闹,睡睡小觉吃吃点赞小饼干惬意得很。就像第一次带他去看《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满场看完,一个高情商的报恩宝宝。看完电影,一家人买了蛋糕,玩了一会儿,心满意足的回家。特别感谢《我和我的祖国》让全家人无痕相聚,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国庆节,虽然没有远行出游,但所有的温情一样也不少,这或许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吧。

两天过去了,满脑子还是《我和我的祖国》,因为有一个执念在心里总想做什么。《我和我的祖国》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何不做一个系列,故事可以延展,人物可以追溯,每个电影人背后都有故事,不吐不快,那就动手写吧,写上七天七夜也不嫌累也不为过。

只隔了一天,发稿时再查票房已经破14亿,另外两部电影《中国机长》票房破12亿,电影《攀登者》票房破5亿,紧随其后。一方面只得感慨现在的拍电影这钱实在是太好赚了,一方面也会国产电影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