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 还是及时行乐?

昨天看完《中国机长》,又上网搜了相关的资料,发现2016年,有一部同样题材的美国电影《萨利机长》,晚上写完文章,就上网看了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并不长,而且这个电影的焦点基本上是聚集在机长一个人身上,实际上故事也很简单,最终是在结尾处发力。

下面说这句话,可能显得有些崇洋媚外了,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我更喜欢《萨利机长》的表达方式。这个故事,让人更多代入感,也更有共鸣。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从事件本身来说,我们的中国机长要比萨利机长牛逼的多。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来看,萨利机长更多的是精神强大。而中国机长刘传健(电影中叫刘长健),不仅是精神强大,肉体也非常强大,突破了精神的极限之外,也突破了肉体的极限。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中国机长的家里摆了一张自己跟轰炸机的合影,我就想着应该会在影片中呈现机长回忆开轰炸机的画面,可能是我这种想法太俗套了,影片中并没有呈现。而萨利机长就在影片中呈现了这个“俗套”的情节,呈现了主角最初学开飞机的往事。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是我要表达的重点。

我要表达的重点是,当我看了《中国机长》,又看了资料之后,我就生起了要看看《萨利机长》的冲动,并且在晚上实现了这个想法。不仅如此,我在看完《萨利机长》之后,又看了另外一部电影《迫降航班》。

看完这两个影片,最起码让我对这种事情,有了稍微深入的了解。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面灵光乍现的想法,转瞬即逝的创意,还有一些一闪而过的诉求,一定要试着捕捉掉,记录下来,能满足的满足一下。当你敬畏这些东西的时候,人才能丰满起来。

人生是如何荒废的?就是一次次的错过,实际上,错过从来都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错过。那些内心乍现的星星之火,才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

PS:

题目其实有些标题党,因为文章讲的既不是“延迟满足”,也不是“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