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聪明能干的老板做不大企业?

图片来自网络

咨询工作使得我接触到不少企业,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创业一二十年了、抓住了行业的风口,老板为人也是相当得聪明又能干,但是很可惜,企业一直做不大。


可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宏观上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微观上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不断诞生像华为、腾讯、阿里等一些世界级优秀企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比例上,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已经超过95%,成为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并且在民生的各个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企业的税收贡献超50%,是政府税收和国家财力的最大贡献者;民企解决了近3亿人就业,占中国城镇就业人口的80%以上,占新增就业人口的90%以上,是城镇就业的最大保障;民企不但为中国经济高速高质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积极主动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1998年迎战特大洪水、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中,始终有民营企业的身影;面对此次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全国民营企业更是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保障物资供应、协助防控隔离、主动捐款赠药、有序复工复产,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中国经济恢复活力积极贡献力量。可以说,民营企业是未来创新的源泉,是中国经济的未来。


所有的大老板都是从小老板做起来的,其中有些小老板就做成了大老板,而有些小老板一辈子都还是一个小老板,为什么?这些企业做不大的小老板的身上,都有这两个特征:太聪明,太能干。


一、太聪明

按道理说,越聪明的老板事业应该做得越大、越成功,的确,创业是个高难度的活,能成功的都是聪明人。他们有眼光,敏锐识别还未成气候的机会,并及时抓住风口、抢占先机;能够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完美脱身。这岂不是创业的完美人选?非也,太过聪明的也有先天的缺陷。

聪明的人容易成为人生赢家

一是因为太聪明,自然善于趋利避害,所以也会比常人更早发现风险而早早全身而退,可是,做大事者,无一不是执着坚持,而太聪明的人却很难瞧得上像阿甘那样的傻子——坚持到底;二是因为太聪明,反而不能忍受吃亏,更不愿意吃苦,表现出来是特别善于钻营,可是,人世间的道理是有舍才有得,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太多成功的实践证明成功秘诀就是简单执着。三是因为太聪明,自然会对自己的聪明过于自信、倚重和依赖,反而对脚踏实地不以为然,当然也难得能脚踏实地。


我辅导过一个小公司,老板真的非常聪明,把他大学毕业后的成长史捋一遍,就是标准的人生赢家。90年代初始就已经创业,1997年赶上国有企业改制,机智地抓住时机收购了街道的一个集体经济体制的小型工程安装队,从此事业走上辉煌,公司到2005年营业收入就实现了8000万。可是,从此再也没有突破8000万了,而近些年更是每况愈下,有时一年连5000万都达不到,要知道在这个行业,营收上百亿的也不少见,不肖说那些央企国企同行,单单是本地的同时期或后期才起步的同行,无论是在规模、体量、还是在盈利上,都能把公司甩出一大截,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这个老板也经常历数自己风光无限的往事,不得不说,他称得上聪明绝顶,这些年来的风口几乎没有他没有预见过的,他要进入领域也鲜少没有没抓住的,像互联网热时那会儿他干过互联网,教育培训热闹时他有教训培训公司,甚至物联网略有苗头时,他也马上运行了个物联网公司,总之,平均两三年他会有一个新业务上马。可是,这些业务没有做起来的,除了现在工程安装主业外还能运行外,其它的没有一个称得上成功的业务,这些年投的少的有二、三百万,投的多的四、五百万,前前后后累计投入、打了水漂粗略算下来也不少于二三千万了。这个老板自己也常常慨叹,为什么他那么聪明,眼光准,行动快,还是没有大作为呢?


这个老板是真的聪明,即使有时只是和他闲聊,都能不时看到他眼里的灵光机动。做为旁观者,我细细梳理了这个老板的大半生,得出的结论是始于聪明,也终于聪明,因为他聪明,所以他能看到先机,并立即付诸行动;而因为太聪明,一有风吹草动他也能马上嗅出苗头,快速给出反应——快速盘算如何能全身而退、规避风险后立即动作。也就是说,对于这些聪明人来说,完全欣赏不来像阿甘那样的傻子。古人常说"和尘同光",意思是领导者不能太聪明,太聪明反而会投机、钻营,失了耐心。做企业,要傻一点、钝一点。


简言之,太过聪明的老板,往往都有一个通病:定力不够,容易自负、浮躁、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尤其是对于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赚取第一桶金的老板来说,一旦尝到了投机的好处后,聪明会让他们快速形成自己的成功模式并不断快速复制。但是,随着市场化经济越来越成熟,投机钻营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他们过去的成功经验不但起不了作用,反而还可能成为业务发展的擎肘。


二、太能干

创业是个高难度的活,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没市场、没资金、没人才,为了生存,成为一个非常能干的老板是必须的,特别是在还没有找到风险投资之前,没有收入,只有支出,往往不得不能省则省,能不掏腰包的就不掏腰包,这就逼得老板什么都得干、什么都能干,客户得自己接,市场得自己跑,企划要自己做,设备还要自己调,真是的事事身先士卒、冲在最前。不得不说,创业真是九死一生的活,所以,很多创业成功的老板,真是能干。


创业成功离不开老板的能干,但是一旦解决了生存问题、公司进入发展正轨后,无论老板再怎么能干,也要学学适时往后退了,不能再事事冲锋在前了,因为只有慢慢你后退了,员工才会试着冲上去;因为你从前线退出去了,腾出时间和精力了,你才会静下心来,想想更长远的发展规划;因为你不会事无巨细地去操心,你才会反思企业成功的经验,琢磨如何梳理出来、固化下来并不断优化。

事事冲锋在前,一马当先

但是反观现实,不少小老板的做法令人担忧。即使组织规模已经不小了,他们还是舍不得放手让员工去做,大事小事都要操心,出了问题只要知道了就一定要亲抓到底,劝他们要放手时,他们总会一脸担忧地说:不这样不成啊,我不放心啊;员工能力不行,交给他们做,做砸了怎么办?


有句军事术语叫"强将手下无弱兵",但管理现实却很打脸,我们期望的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可得到的结果却让每每我们验证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这样的老板自己很忙很累,殚精竭虑,处处应付,毫无喘气功夫,但是公司也迟迟成长不越来;另一方面,员工愈发没有积极性,责任心不强,能力跟不上。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就属于能力超强型,中年创业成功,白手起家,兢兢业业,每天在公司工作的时间不少于十个小时,除了必要的外出外,他大部分时间在公司主持工作,虽然高度关注细节、事无巨细,但由于能力强、精力充沛,十多年来公司业务也蒸蒸日上,但近些年来由于业务扩张,规模扩大,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的增长一度停滞。考虑到各种因素,老板决定急流勇退、扶持二代上马。可是问题来了。首先,二代是个年轻人,不是白手起家自然也不可能像老子那么拼命,新领导人注重的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艺术,专业说法是要做更多授权,需要一批能够封疆拓土的大吏;其次,二代不是能力超强型领导,至少树立权威都还需要时日,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经营团队能够承接他的战略;可矛盾是,一代的强势能力虽然带出了一支比较忠诚的团队,但表现出来的更多是顺从、照办和按部就班;二代思维跳跃,高屋建瓴,更需要一支敢想敢拼、敢冲敢闯的作战队伍。


我们常说 "强将手下无弱兵",但现实很打脸,太过能干的老板,如果不能适时往后退,把施展空间还给员工,锻炼员工、培养员工、成就员工,即使获得了眼前的效率,丧失的却是长期的效率。正所谓老板"无所不能",员工平庸无能,能干的老板常常自己冲锋在前,而后援迟迟不见。


中国很多企业都不乏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老板,但是,随着公司步入正轨,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老板若不懂得向后退,老板越聪明能干,越会对公司的发展造成掣肘。越是聪明能干,越在意效率,因此事事不放心,要亲力亲为,一边大事小情地事无巨细,一边抱怨人才难得,感叹没有一个人能为他分忧。员工既是无奈也是乐得听命,结果就是要么有能力的员工走了,要么留下来唯唯诺诺、混日子。真正有智慧的老板,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舍得必要的损失,给员工建平台,让他们担当起来、成长起来。


雷军说,创业不是人干的事。为什么?意思就是,创业其实就是一个持续自我修炼的过程。做为老板,你一天也不能松懈,每天都要让自己不断提升,在实现自我的同时成就他人。因此,做为老板,你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聪明能干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