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路过五道口,早已没有当年那种心潮澎湃的亢奋劲儿了。尽管它依然那么时尚,依然青春盎然,甚至变得愈发高大上。但从本质上讲,已不再属于我们这一代。确切的说,它仅限与我们的青春记忆有关。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这里有最接地气儿的时尚。
最早听说五道口,还是在80年代末。那时经常跟着一群70后的半大孩子去这里来淘衣服。主要是牛仔衣牛仔裤乃至皮搂儿(麻袋片到了这儿都能成好衣服)。当时的五道口服装市场就坐落在五道口电影院旁边,且就是一个一个的摊位,服装大棚那都是后话了。
当时,读城SIR还是个屁孩子,哥哥们说怎么穿好看,我就怎么穿。您说把衣领立起来,那就立起来;您说牛仔衣的袖子要往上翻一截,那就得翻一截。绝对的言听计从。在那个还没有偶像的年代里,大孩子就是自己的偶像、打小儿崇拜的对象。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哥们的穿着,也是照着港台的穿。而港台也是照着日韩的穿。由于五道口紧挨着语言学院,这里有众多留学生,因此可以最直观的借鉴和模仿。
等到了我辈青春年少的时候,五道口差不多已经俨然成为中国摇滚乐的重阵。大批的乐队混迹于此(扭机、夜叉、脑浊、地下婴儿、反光镜、无聊军队等),遍地是酒吧、口带店及琴行等。其中最著名的酒吧还属服装大棚移址后马路南侧的嚎叫俱乐部和开心乐园等。可以说,那是中国最早期的LiveHouse原型。
那时候,读城SIR基本每周都会去那些口带店扫一圈儿,看看有无新到的尖儿货。当时都是如获至宝的翻啊、挑啊、不断试听啊,好像如果你只听本土(乐队音乐)你就根本不上溜儿似的。搁现在看,其实那就是(按簸箕搓的)洋垃圾。但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十多年前,那绝逼是获取时代前沿音乐的最直接方式之一。
1997至2007年的五道口,服装是最时髦的,音乐是最时髦的,连路人的发型穿着都是最个色怪异的。小时候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嬉皮士鸡冠子头,在这里很普遍。各种黄毛儿、绿毛儿、脏辫儿、刺猬头。与之相应是各种黑色文化衫,海了去了。那时的五道口西北侧靠着前八家后八家,有点城乡结合部的感觉,环境脏乱差,也没如今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再加上玩乐队的孩子也多,所以这里的涂鸦作品也相对较多,且比较成熟。
时过境迁。随着网易、搜狐等一批新型企业的入驻,今天五道口已经变得日趋国际化多元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小资、白领,哈韩、哈日、小清新、萌妹纸等各种视觉系,本土土鳖们除了上班族都已踪迹全无。往日嘈杂喧嚣脏乱差的小酒吧,如今被一家一家的光鲜亮丽的新式夜店、咖啡馆所取代。
读城SIR本人转眼也已步入中年,也不好意思再像当年那样继续到服装大棚里淘两件外留原单耍帅装酷了。有时我很怀念那些凭借一把小改锥能把稀巴烂的口带重新复原的小哥儿,怀念那些死磕到凌晨两点还在不断甩头躁动的摇滚乐手,更怀念那些今天从这张床上倒下明天又从另一张床上站起的尖果儿……但是我特坦然,因为这里是五道口,一切自有后来人。
今天再次路过五道口,唯一还能让我依稀想起点儿什么的,可能也就剩这13CLUB和红蜻蜓琴行了。至于服装大棚搬哪儿去了?还有没有?全都随风去let it b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