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我没做过坏事,为何这样对我



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狗十三》《欢乐颂》《都挺好》等等,都能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子。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久而深刻的。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每一个生活得不开心的人,似乎都能从他或她身上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那么,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吗?

周小宽的答案是:有!

周小宽,知名心理咨询师、情感管理和焦虑缓解专家。她被心理学家胡慎之誉为“能够带领来访者穿透人生最黑暗和痛苦的阶段, 通过认知生命的真相,走到光明之境的心理咨询师”。

她的《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也是一本关于原生家庭影响的书。所不同的是,在这本书里,她聊原生家庭,仅仅是为了了解,为了看见。

我们理顺了那些乱麻,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把原生家庭无形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真正过好自己的生活。



01不被爱并不是不够好

电视剧《都挺好》讲述了苏家三兄妹,因为母亲重男轻女,两个哥哥几乎占去了家里所有的资源,小女儿明玉在年少时不仅在饮食上没法跟哥哥们比,还要做各种家务,母亲为了省钱更是苛刻地压缩明玉的教育资源。

原生家庭带给明玉的伤害深深影响着她以后的生活。成年后的苏明玉,明明是公司高管,拥有富裕的生活,就因为从小“不被爱”,她生活得一点儿都不开心,一个人孤独地住在空荡的大房子里,没有真正的朋友,也无法接受别人的爱。

一边疏离这个家庭,一边又希望得到这个家庭的认可。时时处于这种矛盾和痛苦之中。

人天性的防御本能就是,让自己待在熟悉的感觉里,那样当不可避免的糟糕感觉来临时,会觉得更容易接受。人怕的是失控的感觉,于是很多人无意识地操控着自己的人生。

认识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别人的方式理解,如父母、家庭、环境;另一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接受父母及周围人的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也来自于父母、家族及周围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自我认知,其实是别人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并非自己的认知。



也许在原生家庭,我们得到的认知是“不被爱”,是真的因为不够好才不能得到爱吗?不是的。

苏明玉不被爱,只是因为她的妈妈不快乐。她妈妈原本是有能力的人,原本应该有一个如意的婚姻,可是为了家族,外婆牺牲了她的爱情。

她妈妈无法面对自己人生的失败、不开心以及内心的各种冲突,所以毫无反抗能力且被忽视的女儿,就这样成了母亲发泄内心不和谐冲突的对象。

妈妈不能让女儿舒服,因为外婆没有用让妈妈舒服的方式养育过她,妈妈没有习得快乐、舒服这种感觉。

她们的人生背负着别人的人生,同样也希望苏明玉也背负她的人生。

所以苏明玉没必要期待要变得完美去获取爱。我们不应该也承担不了他人的人生,这个他人,包括父母。

原生家庭无法改变,创伤无法改变,那些痛苦的经历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看自己的眼光,去容纳、理解,去接受和放下。

心理学有句话叫“看见即疗愈”。看见此刻的自己,不仅能打破旧有认知,还能扩展自己看待世界的宽度。

快乐有时,悲伤有时,低落有时,骄傲有时。这就是人生。暗夜和白昼共存,痛苦有时大于快乐,但是,我也想去看。



02你不用去讨好全世界

2003年4月1日晚,张国荣因抑郁症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坠楼身亡。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可以说震撼了整个华人社会。

事业有成爱情满好、人见人爱的张国荣,当时是带着怎样的一种绝望跳下去的呢?人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可是,回顾他的人生,我们依然能发现,童年的经历带给他的创伤,在他的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也在影响他。

张国荣出生于一个十个孩子的大家庭,他是老幺,而且是孤独的老幺。

他的母亲是一个委委屈屈的正房,在不幸的婚姻里终其一生。夫妻感情不合,加之工作忙碌,嗷嗷待哺的孩子反而成了累赘,更不要说什么母爱了。他的母亲在他成年后跟他说话也如陌生人一般客客气气。

而他们家父母与孩子是分开住的,他的父亲一年到头除了节假日很少回家,他与父亲几乎没有交流。

冷漠的亲情,给幼小的张国荣的心理投下阴影。成名后的他曾回忆说:“小时候不跟父母一起住,那种心酸、那种不开心,现在提起心里仍好像有根刺。”

他甚至认为小孩子被妈妈打是一件好事,因为他连被打的机会都没有。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人最核心的对于自我的认知,来源于最早期的母婴关系。

在年幼时,孩子与母亲之间建立的关系中,孩子没有从母亲那里确认自己是被爱的、是足够好的,那么这份匮乏和对于自我的不确定感会蔓延到这个人的人生中,蔓延到他所有的关系里。

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认同和肯定,是所有人的认同和肯定,不容有差,所以他什么事都追求完美。



圈内的人都知道张国荣是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人。他在电影《枪王》中饰演一位偏执的杀人狂瑞克,这是一个精神病人,片中所表现出的迷茫无助,让人几乎疑心他真的患了病,实际上,这时距离他患抑郁症还有两年。

张国荣在自传中坦言患上抑郁症的原因,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没有任何关系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全符合期待的。

所以你不需要向别人去证明自己。从小“不被爱”,只是因为父母没有给出爱和肯定的能力。不被爱,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即使足够好,没有“爱”这种能力的人,仍然不可能给予真爱。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某件事情中,而是体现在这个存在里。

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从现在起,学会在心里对自己进行肯定吧,并锻炼这种能力。宽容地对待自己吧,自己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更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规则吧,别被任何人的规则绑架。

毕竟,无论何时,一个人的存在本身,才是最大的价值。

有时候,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但也不要成为他人伤害自己的合谋。

你可以改变自己,但不要攻击自己。



03和内在的自己相处

大部分处于痛苦或愤怒状态的人,都是由于内心有一种冲突,而他们又无法整合这种冲突。

那么,这种内在的不和谐不统一,一定会延展到他的外部世界,以挑衅别人、攻击别人、抱怨别人或与他人起冲突的方式呈现。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不和谐时,他的外在世界,也会充满不和谐的人、事、物。

如果身边刚好有一个人常常被激怒,你可以这样去想他:也许那是因为他内心有很多冲突没法平衡积累下来的愤怒,在无意识中流露出来蔓延到了周边。

这样,是不是变得容易接纳了呢?

换句话说,很多时候,外界引起你的不高兴,只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你对自己不高兴。

其实生活中冲突总是不断的,并没有完全不存在冲突、完全和谐的人生。

生活中的关系总是充满着大量的投射,自己消化不了的情绪,会通过各种攻击、指责扔给别人,这就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怎么保护自己少受伤害呢?只有划清界限,更多地接纳自己、接纳他人,让内心的冲突减弱能量,让自己更舒服,也让别人更舒服。不与自己为敌,也就不与世界为敌。

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这个样子可以不够好,甚至很糟糕,但是真实。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带来极大的安慰和安全感。

人人都爱好的事情、好的结果,但这不是爱的全部。当我不好、做不到、不想做、很糟糕的时候,你仍然喜欢、接纳、理解、不离不弃,这就叫“爱”。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好好守护你的内在小孩吧,不要把它当作“坏孩子”,这是为了爱自己。

当你没有达到预期,觉得自己很糟,觉得沮丧时,你仍然不攻击自己,不处罚自己,不离自己而去,这就是爱自己。

当你感到疲劳困难、难以为糨时,如果没有别人来帮助你,那么你需要去做一些疼爱自己、关注自己、安抚自己的事情,这是一种自己为自己补充能量的方式。

原生家庭的问题是差不多的,原生家庭引发的伤害也差不多。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会有需求没被正视或满足过,所以每个人心底或许都有个受伤的小孩,期待着被“看见”和“疗愈”。

但,光期待是不够的。只有你选择去看清楚,这一切才会改变。

周小宽老师的文字像钥匙,可以打开尘封的认知黑暗,颠覆你的自我认知,不再活在别人的认知里,不再被外界的评价标准绑架。

要做一个成年人,更多的是去做一种选择:选择构建属于自己的全新认知。正如心理学家胡慎之所说:打开这本书,就是你成长的选择。

亲爱的,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去看见自己,认识自己,重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