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节。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选择呆在家里嗑CP呢?
《以家人之名》播到现在,凌霄和李尖尖的爱情线越来越明朗。
但观众却不自觉的分化成了两派。
一方觉得好甜好甜,宋威龙的每一情话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西瓜最中间的芯、锅底的米锅巴、鱼鳃两边的肉、筒子骨里的骨髓、包子里面的馅,我都留给你吃。”
另一方则表示接受不了这种家人到情人的转变。
就像《家有儿女》播到一半,刘星突然跟夏雪告白一样。
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跟我生孩子??
《以家人之名》口碑一路下滑,评分从8.6跌到7.5。
我们真的错怪它了吗?
1
目前来看,扣在《以家人之名》头上最大的一口锅,就是:
三观不正。
前半部分看起来,就是一部温情家庭剧。
两个爸爸住在楼上楼下守望相助。
两个破碎的家庭也在不知不觉中,互相成了对方残缺的那块拼图,逐渐变得完整。
那些专属于90年代的记忆碎片:
小人书、铁皮风扇、黑猫警长.......一点一滴的被拼凑起来。
不少人曾经天真的以为,我们也能拍出自己的《请回答1988》了。
到后面,画风逐渐跑偏,硬生生变成了一部甜宠偶像剧。
凌霄每一次展开爱情攻势,都让观众感到生理不适。
在李尖尖反复拒绝,且还没确立恋人关系的情况下。
凌霄半夜跑到李尖尖房间里,趁李尖尖睡着的时候偷亲了一口。
甜是甜,毕竟也是偶像剧惯用的套路了。
不管这个片段什么时候拎出来看,“姨母笑”都是虽迟必到。
但要是代入两人的兄妹关系,那就不一样了。
不少观众表示:身上的每根汗毛都充满了抗拒:
“妥妥的性骚扰。”
“这哪跟哪啊就准备亲了??有种难以言表的怪异。”
“没经过同意偷亲,这哥哥也挺猥琐的,他俩在一起真是狗血。”
要不是凌霄长了一张帅哥脸,偶像剧分分钟要变成恐怖片。
看到这里,可能你也会禁不住怀疑:
《以家人之名》真就三观不正了吗?
但我想说,在影视剧里谈三观,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亲人之间暗生情愫,在文学作品里其实很常见,并没有人对其提出过质疑:
巴金《家》里的觉新和琴;
曹禺《北京人》里的文清和愫方;
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你真要杠起来也是一个表兄妹相爱的故事。
其实吧,我可以理解大家对于《以家人之名》这种画风转变有点不适应。
不喜欢可以,但上升到抵制整个角色、故事,用现实三观去绑架影视作品就没必要了:
“好好的拍家庭剧不好吗?非要谈恋爱。”
“世界上怎么会有骨科(兄妹恋)这种东西存在?这种没营养的东西就该摒弃。”
如果每个编剧创作的时候,都要考虑这个行为放在现实中对不对,会不会被骂。
渐渐的被舆论裹挟,只敢呆在安全区里。
那么影视剧环境只会越走越窄。
2
事实上,对比10年前的影视环境你就会发现:
那是真敢拍啊。
很多人把一些经典老剧翻出来看,却发现越来越不对味了,甚至有人大呼“毁童年”!
一号代表人物江直树,又被称作PUA十级学者。
第一步,先贬低对方,让对方失去自信。
湘琴借住在直树家的时候,洗澡忘了带衣服,让直树帮忙递一下。
这时候,每一个正常的女生都会下意识的遮挡自己防走光吧。
结果直树冷冷的来了一句:
“像你这种小学生身材,正面背面还不是都一样,就算我们躺在同一张床上,我也一样没兴趣。”
请问是谁给你的勇气可以随口对女性进行人身攻击,就凭你是那高贵的A班之子吗?
第二步,在对方精神崩塌之际,给个甜头让对方彻底依赖上你。
本来湘琴苦追无果,都准备脱离苦海回头是岸了。
结果直树一听到她要去喜欢别人,二话不说把湘琴壁咚到墙上强吻。
没想到,在那个“雨很大”的日子里。
湘琴竟然再次心死,准备说服自己嫁给阿金。
不慌不忙的直树跑到雨中,对着湘琴说了一句:
我偷电动车养你!(搞错了,再来)
你喜欢的人是我!
二号代表人物何书桓,茶艺界的开山鼻祖。
他用一种博爱的精神同时吊着依萍和如萍两位女生,却总能把自己洗的一尘不染。
人前楚楚可怜、岁月静好,人后已经把腿劈到太平洋去了。
当他说:
“一个心死的人哪能去诱惑别人?”
只有“鉴茶达人”杜飞能看穿他的真面目:
“那不见得,你的心已经死了,你的嘴巴没死。”
“你还会强吻别人,可怕得很!”
尤其是,强吻之前他还要先警告一下:
“如萍我警告你,现在的我脑筋不太清楚,你最好离我远远的,要不然我不知道会对你做出什么事来。”
事先解释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了,我拍了拍何书桓的小脑瓜子说: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啊。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得津津有味,也真情实感的为剧情流过泪。
如今看着一个个角色被贴上“渣男”的标签,却连反驳都无能为力。
正是因为,很多人正在被动的陷入一个“非黑即白”的逻辑里。
其实每一个角色,注定都会有一个性格游走的灰色地带。
比如江直树从一开始确实是毒舌、傲慢,但后来也慢慢的被湘琴感化,开始懂得关心对方:
因为湘琴有夜盲症,便迁就她每晚都开灯睡觉;
因为湘琴天资差,便帮助她从F班一路考进名牌大学,到最后当上护士;
而何书桓的性格带点懦弱,喜欢逃避,所以他不想伤害依萍和如萍之间的任何一个。
还真不是装,这一点,从他的记者身份就可以体现出来。
一开始,他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采访社会新闻:
“很怕去面对人类残酷的一面。”
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不仅在两段感情中做出了抉择,甚至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去直面世界上最残酷的角落。
人都是在成长的。
如果有一天所有影视剧里的角色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那才叫可怕。
3
为什么同样是“三观不正”。
有些可以成为经典,有些却永远的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对于后者来说,其实是因为编剧过于偷懒,没有给人物行为一个充分合理的动机,自然难以被大众接受。
一个完整的角色,要从很多方面去考虑。
矛盾、戏剧、冲突、成长......力求呈现出一个多面的人性。
就拿《三十而已》的林有有来说吧:
为情?许幻山根本不敢承诺什么;
为钱?林有有主动辞职前往一个陌生城市,一点也不像给自己留后路的样子;
她就像是一个上前冲锋的敢死队,编剧指哪,她打哪,每一下都击中了你的痛点。
但这样的人物未免过于单薄了。
都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林有有给观众留下来的印象,没有可怜,只有可恨。
同样的,《以家人之名》凌霄的角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长大后的凌霄对李尖尖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希望跟你和李爸建立一种各方面都成为家人的关系!只有我们以后结婚了,才能成为真正的家人!”
What??没有血缘关系,就要用一张9块钱的结婚证去栓住对方。
这又是什么强盗逻辑。
你会发现,这些角色设定都不带拐弯的,永远一条路走到黑。
不管是小三、还是兄妹恋,若是编剧可以用一种更好的、更细腻的表达方式。
或许,观众对角色的理解和共情也会更多一点吧。
素材来源丨网络
编辑丨H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