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的曙光,反对教会封建迷信的发起者——马丁·路德


导语:


在欧洲所谓的"黑暗的中世纪"接近尾声之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场思想上、政治上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洗礼先后到来。在这当中涌现出了有如"美术三杰"、"文学三杰"、马丁·路德、伏尔泰等这样的新思想的大师和发起者,后世将他们称作"思想上的巨人"。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搏击封建黑暗、与教会势力对抗的勇气和对科学及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的那种精神是一致的。


本文将以马丁·路德为主人公,以他为出发点,讲述中世纪将结束、资本主义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时期尚未到来的那段时间的社会现状,并且通过马丁·路德其人的生平及所为,谈谈他对于宗教改革这场运动的意义所在,以及这场运动的影响。


(1) 简述马丁·路德的生平


1483年11月3日,马丁·路德出生在位于德意志东部的艾斯勒本的一个小山村。他的父母原先是勤俭的务农者,但借助着德国商业的发展这一契机,父亲转行当起了矿工,后来通过努力,他的父亲竟然也开了一家矿场,当了小矿主,并且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马丁·路德的父亲:汉斯·路德)


父亲从小让马丁·路德接受先进的启蒙教育,将他送到大城市学习。这样的教育经历使得马丁·路德免受教会的思想控制,并学会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14世纪末期的德国经济比较发达,因其处于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为德国的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虽然有着这样的经济优势,那个时期的德国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国内统一市场的缺陷,使得商业的发展受到阻碍。政治上德国也是乱成一团,政治经济的分裂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在一片混乱当中,德国的天主教会乘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教会的僧侣和教徒们通过传播天主教,强化人们对封建迷信的信奉,利用人们的蒙昧谋一己之私,无恶不作。


少年时期的马丁·路德亲眼目睹了教会对德国民众的种种压迫,他们口口声声说着虔诚信主,克制自己的欲望,而自己却腐败奢侈,生活放荡,于是他下定决心要通过改革戳穿教会虚伪的嘴脸。于是上了大学的马丁·路德背弃父母让自己学习法律的期望,选择在父母诧异的眼光下"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起了修道士,并且开始钻研神学。不像口是心非的教会僧侣,马丁·路德专心于神学,洁身自好,埋头苦干,完成了神学博士的学位。在1508年,马丁·路德成为德国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

(年轻时的马丁·路德)


在历经多年的修为之后,面对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马丁·路德坚定了自己少年时进行宗教改革的想法,并且从实际出发,创建了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马丁·路德曾经多次参加罗马教廷的忏悔仪式,并且反复思考着怎样才可以获得上帝的宽恕。在认清了教会繁复但毫无用处的种种仪式,他回想起在在罗马书籍当中的一句话:"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他明白了,要想获得上帝的救赎不需要教会的什么繁琐的仪式,只要对有真主虔诚的信仰之心。


而马丁·路德的新新神学学说与教会的"因行称义"说大大相反,几乎直接否认了夹在民众和上帝之间的教会的存在。在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的指导下,他本人越发对教会的种种虚假的仪式和行为感到厌烦。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颁发赎罪券,声称"只要信教民众的钱在募捐罐里叮当一响,他的灵魂就会从地狱直接飞往天堂"。这样虚假的欺骗性行为又一次激怒了马丁·路德,他在维登堡大讲堂门前贴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中的内容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直接点燃了人们心中对教会不满的火焰。这《论纲》也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使得马丁·路德成为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马丁·路德正在张贴九十五条论纲)


1519年马丁·路德与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展开大辩论,由于教会行为本身的虚假性,以及路德咄咄逼人的言语,艾克只得灰头土脸地离开。这一论战加速了改革的进程,也使得路德的影响力大大增加。


1520年马丁·路德的神学学说大火。这一年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这三部作品被称为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包括三大论著在内的路德的作品,将矛头对准了整个封建神权统治,反对只会奴役人民而对社会发展毫无用处的教会制度,而主张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


面对路德越发紧逼的攻势和民众不满的情绪,1520年,教皇决定勒令让路德在60天之内改过自新,否则开除教籍。面对来自教会的威胁,路德毫不动摇仍然义正言辞地道明自己的立场。这一行为自然得到民众们的拥护,增加了路德的威望。此时宗教改革已经蔓延到西欧各国。

(欧洲中世纪的教皇)


1521年,教皇于沃尔姆斯召开帝国会议,决定给路德这样的"异类"定一个罪名并将其捉拿归案。但是路德仍然毫不畏惧,他在帝国会议上坚称:"我坚持己见,绝不反悔!"于是,国王查理五世和教皇只得对路德进行人身迫害,剥夺了路德的法律权益。失去法律保护使得路德无法立足于社会,只能前往瓦特堡隐居。

(马丁·路德面对教皇审判慷慨陈词)


路德在隐居之时从事经文翻译。1543年,他翻译的德文圣经出世。德文圣经的面世使得广大民众可以直接阅读圣经,而不需要任由教徒们对圣经作出种种解释。而他的圣经译本广为流传,又让这种文字成为德意志各个联邦连为一体的纽带。

(马丁·路德所翻译的《圣经》书影)


但是到了后来,当人民准备将这场宗教改革演变为一场推翻封建制度统治的革命时,路德选择站在了封建统治者这一边。他先后撰写了《劝基督徒勿从事叛乱书》、《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并且宣称:"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死、扼死、刺死,就像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于是,封建统治者们就像绞杀疯狗一样大肆杀害反叛的农民。路德彻底与曾经支持过自己的民众决裂,沦为封建统治者们维护统治的工具。


1546年,马丁·路德死在了出生地艾斯勒本。

(马丁·路德的故居)


(2) 正确认识、评价马丁·路德的一生


马丁·路德作为16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宗教改革的先驱,以及其路德教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的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的行为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从这一点来看,他足以担得上"巨人"这一称号;但是他认同"缓和的、循序渐进的改革"道路,面对民众指向封建君主的刀枪,他选择了后者,这又使得他的晚年名声败裂。

(中年的马丁·路德的画像)


如果不刻意去夸大马丁·路德的成就和放大他的缺点的话,我们便可原谅他的过失。其实路德是一个大大咧咧、直言不讳、固执、粗野中又不失正直的人。年轻时的他痛视教会种种不公正的言论和行为,一心想要去瓦解这样一个"寄生虫"一般的组织。即使面对教会的打压和迫害,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说什么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等等这样高尚的理由才去做这件事,而是他认为教会和封建社会里的条条框框是错的。他本想推动教会进行一次改革,却意外地演变为席卷整个欧洲思想政治运动。其实,他也是一个有自己个性的人而已


他的言语和文字偏激而又热烈,对于那些与自己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他时常恣意辱骂对方。虽然他强调教会对民众的种种压迫和欺骗是不对的,而且在接受教会审判和被剥夺政治权利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后来却接受封建诸侯的保护,路德也是在这期间得以翻译了圣经。作为信教人员,路德自己却与一位离开修道会的修女结婚。


马丁·路德又有其自大和片面的地方。凭借着自己对圣经的多年研究,他只承认自己对经文内容的看法,并且将自己的想法带入翻译成德文的圣经当中,甚至按着自己的神学观欺骗大众,而且绝不容许别人对他持有不同的意见,从这一点来看。路德实在是一个缺少了圣人谦虚包容的品质。他自己也说自己"粗野,狂暴,激烈,好战。"


另外,路德对犹太人心存偏见。他认为犹太人是一种需要通过社会隔离加以"完善"的人,这一行为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否德国后来纳粹反犹太心理与之有牵连。路德极其憎恶巫术,并且将这一心理带到了教会对所谓的"巫女"的批判当中。路德非常赞成对那些被判决为"使用了巫术"的妇女处以死刑,而实际上这些妇女大都是被无辜陷害的。

(被认定为"女巫"的妇女被教会判以火刑)


路德打击教会的肆意妄为,相应的封建王权得以加强,而路德·自己也迎合封建君主,反对民众进行暴力革命的行为;他所倡导的"因信称义"和信仰自由,以及种种偏激的言语和看法,又间接地使得基督教下各种教派分裂,他本意是想通过改革教会使得德国统一安定,摆脱旧有的落后宗教体制,却导致教会分裂,社会混乱。


我们必须承认,马丁·路德并不是一个完人,毕竟圣者是少有的。生活于那样的一个时代,历史人物的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出生于小山村的小教士,建立了自己的教派,发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并且让他们得到实践,获得过德国多数民众的拥护。路德告诉人们如何"获得上帝的救赎",他曾说过:"教会的全部生命和本质就是上帝的话语"道出了教会存在的真正意义。于宗教而言,他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被封建教会隐藏的真相,使得欧洲在走向理性和科学的道路上不再蒙昧。


马丁·路德的一生,有过伟大的时刻,也有阴暗、虚伪的一面,但是从大局上看,前者大于后者,其瑕不掩其瑜。


(3) 深挖宗教改革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前面两个部分已经阐述了马丁·路德的生平和对其所作所为或多或少有了客观的评价,也提到了宗教改革对于当时的欧洲的影响。现在,我们需要回顾前两者,并且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正在进行中的宗教改革)


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文学和思想上的一次革新的话,那么后来的宗教改革则是一场席卷宗教乃至政治的风暴。从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看成是社会对于封建教会的弊端一些反应。那个时候的教会的影响力已经有所下降,比如14世纪的"巴比伦监禁"事件和14世纪末的"教会大分裂"事件,以及民族国家观念的提升使得封建统治者和民众越发地将教皇看成是外国人,后来还发生了像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这样恬不知耻的事件,这更加激起了民众对教皇的不满情绪,而马丁·路德的九十五论纲则是点燃民众怒火的导火线。

(教会正在向信教民众兜售赎罪券)


从更深的层次上讲,宗教改革其实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显然,之所以开展宗教改革最为直接的原因是天主教那帮人极其腐败的行径。作为社会中人尽皆知的"寄生虫",他们又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教皇曾经让一个企图夺回控制权的封建君主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而在教会满口道德正义的话语下,大多数时候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金钱,教会所制定的各种教义和制度组阻碍了当时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和文化前进的绊脚石,这是宗教改革的根本推动力和封建教会土崩瓦解的缘由所在。

(早期资本家的矿场)


宗教改革大大有利于西欧文明的现代化。它使得宗教文化广为流传,民众们的识字率提高,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桎梏。其时民众觉醒和参政的程度是亚欧大陆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当然,宗教改革也引起了教义上的争执和互不相容,并且因此引发了许多流血的宗教战争。在西欧分裂的基督教世界中,各教各派开始明白:想要获得全世界的宗教垄断地位是不可能的。于是它们只能委曲求全,逐渐放宽对宗教的控制和宽容,以争得存活的一席之地。


从直观上讲,宗教改革将中世纪时统一的教会打散,分为大量地方性的教会。而这些教会不再原先的政治地位,服从各地封建统治者的管束。虽然没有彻底改变欧洲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但是已经伤其筋脉,推翻封建世俗统治者则是下一阶段的任务了。总之,宗教改革是封建帝国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阶段性事件。


结束语:


马丁·路德是一位诗人、改革家、不拒世俗的修道士和人尽皆知的伟大神仆。不管是人们眼中伟大的"宗教改革者",还是那个脾气暴躁,容易发怒和时常放纵自己的粗鄙老人,马丁·路德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虽是这样,他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刻苦钻研、身上那种与旧势力抗争到底的执着和不因世而改变、随波逐流的傲气却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少有的,为此我们应该向年轻时的路德学习,敢于追逐,寻求正义,而不是成为"网络愤青。"


宗教改革作为一场宗教领域的改革,前承文艺复兴,后接启蒙运动,掀起了蕴藏已久的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浪潮,是人类从封建愚昧走向文明开化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马丁·路德小传》

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

阿里斯特·麦格拉斯《宗教改革运动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