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杜蔚
疫情的蝴蝶效应,让各行各业都遭遇了不小冲击,尤其是线下实体行业创伤更为严重。
影院关门了,电影还能谋求线上播放;餐厅客流少了,还能靠外卖点单续命;而演艺市场则受限于现场感、舞台感等因素,陷入一停全停的休息状态。
“公司瘫起了,保守估计损失至少在600万元”、“有的剧场仅场地租金就会减少800万元”、“刘德华演唱会取消,票房损失过亿”、“今年演艺市场光票房收入就会锐减35亿”……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演艺行业从业者们的无奈与辛酸,他们纷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过这轮打击,演艺市场恢复起来异常艰难”。
通过与多位业内人士对谈,每经记者试图从他们的讲述中揭开从业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复原当下演艺市场面临的矛盾与困境,并从中挖掘出暗藏的机遇。
演艺市场中场休息
已有上市公司全员降薪50%、靠贷款度日
全国战“疫”,为避免人群聚集,原本热闹的演艺市场,从除夕前夕开始,便紧急按下“演出”暂停键。
“疫情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年前我们有7、8个项目开票了,但现在都受到了影响。目前,公司已经瘫起了。我们3月份的演出全部取消,4月份的还在待定。”疯狂戏剧社创始人曾吕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餐饮业、酒店业不同,演出市场属于中高消费,需要等其他行业都恢复了,才能慢慢好转。“疫情让演艺市场遭遇‘中场休息’,全国各地所有演出全部停止。疫后,大家愿意花的钱会减少,尤其在消费层面,这致使演艺市场恢复周期较长。”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创始人毛修炳告诉每经记者,疫情对消费打击巨大,“看一场电影只需30、40元,但看一场演出平均票价为200元左右,好点则在300、400元甚至可达千元。”
2018年12月,成都电音剧场Playhouse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多位演艺行业人士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旅游演艺大致在5月份可以逐渐恢复,而城市演艺基本要到6月份才能全面恢复。“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给30多家演艺公司打过电话,咨询、评估了相关损失。”毛修炳告诉每经记者,现在各家在2、3、4月的演出基本全部停了。
演唱会的回暖期相对更长。“我悲观估计,演唱会可能要到8月份才能正常进行,因为6月才开始陆续恢复。”一位操盘了多位头部歌手演唱会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刘德华演唱会现场。1月26日,刘德华率先取消了香港红馆的演唱会。据香港演唱会专营机构特艺文化招股书,该公司2019年二、三季度演唱会筹办收入达到了2亿港元。特艺文化参与超600个演唱会项目,其中包括了周杰伦、刘德华、刘若英、五月天等。
据了解,通常情况下,一个演出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就需要把明星的演出费、场地、安保等相关经费全部支出。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演出无法进行,那么就需要将项目延迟,“对我们来讲,演出延迟只会损失一部分,但假如演出被取消,那么所有支付的费用都无法拿回了。”对此,曾吕进一步向每经记者表示,“我的两家演艺公司壹现场和疯狂戏剧社,在2019年共进行了60多场演出,合计收获3000多万元票房,本来我们预计2020年的票房收入能翻2~3倍,但现在希望能维持去年的水平就不错了。”
谈及疫情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曾吕向记者表示,若演出可以在6月份顺利进行,不管演出项目的票房,只按项目成本来评估损失的话,“我保守估计,公司的损失将超过600万元。因为在等待的这几个月里,我们至少会取消5~6场演出,平均每场演出成本在100万元,与此同时,公司每个月的常规支出为10万元。”
受疫情影响,中小型演艺公司的损失就逾百万,更何况大型上市公司。采访中,每经记者了解到,考虑到整个6月份之前没有收入,已有演艺类上市公司,内部通知所有人员均降薪50%,而减薪背后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想裁员。甚至还有新三板演艺公司,不得不靠贷款度日。
演唱会管中窥豹
刘德华取消24场演出 但今后3年受影响最大是他
疫情让演艺市场承受了多大压力?通过备受粉丝关注的明星演唱会,就能一窥究竟。
2020年,是刘德华阔别内地舞台7年后的再度开唱,作为娱乐圈的“重量级”前辈,他的票房号召力可见一斑。然而撞上疫情,刘德华方面在1月26日,就率先将香港红馆的演唱会取消;2月3日宣布取消武汉站演唱会;2月12日,上海站、广州站、北京站的演唱会也被悉数取消。至此,从2月到5月,刘德华共计取消了24场演唱会。
“刘德华这次演唱会光票房的损失就过亿了。”一位操盘过刘德华、林俊杰、李荣浩等明星演唱会的资深人士告诉每经记者,2020年是演唱会大年,周杰伦、孙燕姿、梁静茹、刘若英等均会展开新一轮巡演,“从今年到后年,这三年里演唱会受影响最大的是位陈姓歌手。目前他在上海、成都的第一轮体育馆演唱会全部取消了。”
2019年9月,周杰伦最新单曲创下上线两小时收入破千万的成绩,演唱会门票更是一票难求。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了解,演唱会行业有不成文的规定,头部歌手的第一轮演出大都会放在体育馆,因为在相对封闭的场馆内,音响效果好,得先把品质打上来;第二轮走海外,打的是世界巡回演唱会;而第三轮就会放在体育场,挣钱。
“现在,陈姓歌手演唱会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而通常情况下,他一签都是大合同,这次因疫情取消或延期受影响的资金肯定上亿。”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关键今年还有孙燕姿。“孙燕姿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她的演出开得很少,但票一出来绝对被秒光,而且绝对挣钱。同类型的歌手还有梁静茹。”
2019年5月,孙燕姿在社交平台称:“我正在忙于筹备明年的20周年巡回演唱会,我会坚持努力。”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其实,随着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演唱会项目“上岸”(编者注:指这场演出有没有打平,即不亏钱),更多的人开始看好这个行业。“2019年演艺行业发展蓬勃,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这两年好好挣一笔,结果突发的疫情,对我们的信心打击挺大。”一位演艺行业上市公司的高层向每经记者坦言道。
与此同时,“现场音乐节的停演,将对很多小明星造成致命性打击。演出恢复后,肯定是头部明星来强占场次,小明星会被无限期延下去。”上述高管分析认为,停演中演出商的损失更大,“大家的现金流全都压在里面了,不管是歌手经纪公司还是提前打给场馆的费用、安保等都是不会退的。本来‘神仙难过二三月’,现在上半年的现金流都受到了影响,无法回款,要等到疫情结束后的夏天再慢慢恢复,有多少人能抗住?”
“疫情”蝴蝶效应加剧
歇一天损失4000万 拖慢演艺公司资本化进程
在演艺行业里,演唱会只是其中一隅。从每年演艺市场的票房来看,包含演唱会、音乐节、Livehouse在内的现场音乐演出,仅占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剩余的则来自专业剧场演出和旅游演出。
图片来源:《中国商业演出现状与趋势》(道略演艺产业研究院2019年11月)
但不管是哪一类演出,项目承载地都至关重要。一位文旅行业的分析师向每经记者表示,疫情对各大城市演出场地的影响更大。
以四川大剧院为例,“剧院有100多位员工,演出暂停就意味着在空转,还得发工资。”一位曾在锦城艺术宫(四川大剧院的前身)工作了十多年的员工向每经记者透露,“我在锦城艺术宫工作时,一年就能做到近150场演出,粗略估计半年大概有80场左右,而重建开演后四川大剧院一个场馆的租金为10万元,因此,(疫情影响下)剧院仅场地租金就会损失800多万元,这还不算他们自己的做的演出项目。”
“演出时间跟办婚礼的时间一样,最好是在周末。但你要选周末,就得提前报批、定场馆。”上述演艺公司高管亦强调了演出场馆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很无奈,“原来定的演唱会现在都推迟了,而在演出这个行业里,收过的预付金根本没有‘退’的这个说法。”
旅游演艺项目《只有峨眉山》现场,据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持续上涨,由2014年的27.0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58.96亿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可以预见的是,演艺市场恢复后会出现演唱会的井喷,“到那个时候就要比资金、比公司、比关系、比合作方式……对场馆来讲,因为遭遇疫情亏损也多,可能还会出现涨价的情况。”对此,上述高管进一步向每经记者分析表示,“今年弄不好连场地都没有,像一些中小型歌手的演唱会项目肯定活不下来了,全都得给头部歌手的大型演唱会让位,到时候还会涉及很多纠纷。”
至于是哪些歌手的演唱会项目无法存活,上述高管表示:”不好具体点名,要不然会对他们形成致命打击。”
可见,演艺链条上,演出商、剧场等各个环节都受到猛烈冲击,这势必会影响2020年整个演艺市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近期在会员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编者注:指2020年1~3月)。
谙熟演艺市场变化、国内惟一专注于演艺产业的研究机构掌门人毛修炳则告诉每经记者,以城市演出和旅游演出来划分,2018年演艺市场合计票房收入151.5亿元,“2019年票房将达160多亿,即便每年2、3月份是演艺市场的淡季,但疫情仍会对今年的演艺市场造成巨大损失。我预计有五分之一的票房会消失,至少减少35亿元。”
倘若2020年的演艺市场没有受到疫情突袭,票房至少会与2019年的160亿元持平,“考虑到上半年的市场会稍微淡一些,预计现在每歇一天的损失将在4000万元。”毛修炳估算。
张艺谋参与导演的《印象·刘三姐》演出至今16年,算得上是“最长情”的旅游演艺项目之一。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此外,毛修炳认为,疫情还会对演艺市场上群众演员造成较大影响,“诸如实景演出,主演数量有限,很大一部分都是群众演员。”毛修炳举例道,“《印象·刘三姐》的专业演员大致有20多个,群众演员则多达200人,疫情导致演出停止,就不需要群演这部分开支了。大部分中小型演艺公司可能就剩下十来个人,对公司来讲没有太大影响,但群演没事干,就没有工资,他们要面对最艰难的时刻。”
整个演艺行业受到重创的同时,也拖累了部分演艺公司资本化路径的进程。
“业内一些演艺公司,如华人文化等都准备在2020年发力,希望在两三年内登录A股或并入A股上市,又或在港股上市、在纳斯达克上市,基本上就是这三个套路。现在面对疫情,大家都非常沮丧。”一位演艺行业资深人士还以他熟知的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为例,向每经记者透露,“2020年是这家公司进创新层的第二个考核年度,若利润或流水翻番,就可以直接进创新层,下一轮冲击精选层。”
据了解,上述这家公司手里握有很多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音乐节,但此番受疫情影响,恐怕进创新层的时间会延后,公司三级跳的事儿只得暂缓,由此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疫后止损举步维艰
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 有现金流者得天下
刚刚才把未来演出怎么办理清楚的曾吕,还无暇顾及市场恢复后,公司如何调整才能将损失缩减到最小。“我们年底的很多演出都排好了,不可能像餐饮那样打折邀客,如果把演出票5折出售,肯定会亏的很惨。”曾吕充满了无奈。
目前,不少演艺界人士均认为止损的方法只有一个——演出延期。“所有演出项目都想延期,但扎堆到下半年哪有那么多档期和场地?市场也消化不了,最终还是只能取消。”对于延期,一位话剧演艺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并不乐观。
可见,停演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未来开演的不确定性,让不少从业者陷入迷茫。不过,危机之下也孕育着新机会。
“我们调研发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演艺公司都选择在2、3月份加深对剧本的创作、打磨。”毛修炳表示,疫情反而对创作是件好事儿,不管是演艺行业的创作者,还是演出承载地的园区,都可以在这几个月里,沉下心来“修炼内功”。
2019年北京德云社“纲丝节”演出,剧场外粉丝扎堆。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一家新三板演艺公司的高层则向每经记者表示,演艺市场的新轮洗牌期已然到来。“非典时,行业就经历过一轮洗牌,很多民营小公司全都垮了,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公司;17年后的再度洗牌,演艺行业会出现‘抱团’,形成2~4个大型公司或者集团化的运作。这种打法,和上轮洗牌不一样。”
“现在是五指捏在一起就是一个拳头,把它伸开,就是5家不同的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需要的时候,一起并表,就这个道理。”上述高层认为,演出暂停会导致一批小型演艺公司倒下,好不容易熬到演出恢复,觉得有希望的时候,还会再倒下一批公司,”剩下来的就是大型公司,通过‘抱团’形成行业垄断地位。疫情后,还能存活下来的演艺公司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个天空可能更蓝,也利于大家更好地发挥。”
对于行业发展,上述高层依旧充满希望,”在演艺行业,只要你脑子好用、有能力、有资源、有人脉,绝对可以在这一轮洗牌中活下来。当中最重要的是,手里一定要有钱,好的现金流才行能帮助我们尽快恢复、发展。”
旅游演艺项目《宋城千古情》,中泰证券研报显示,主办方宋城演艺自2010年上市以来,收入保持高速增长,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的确,相比几十元一张的电影票、十几元一个月的视频会员,动辄数百元门票起价的演艺行业恢复起来比较慢,提振的难度也很大,但终能寻到攻克之法。“目前所有拟取消、延期的演出都还在协商解决中,证明有问题,有损失,但最终也会有方案,我们大家一起相互支持,共同解决。”曾吕告诉每经记者。
“希望政府能加大支持演艺公司、支持机构对剧目的开发创作。”对此,毛修炳发表了个人建议,现在演艺人士都憋着一口劲在家里搞创作,“如果这段时间,政府能出台一些政策支持大家,包括国家、省级的艺术基金能支持创作的话,将会促进演艺市场剧目水平大力提升。因为,大家之前都还没有一个能够这么专心的时刻,这也是演艺创作的好机遇。”
此外,毛修炳同样意识到在5、6月演艺市场逐渐恢复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档期。“很多演出剧目一窝蜂地出来,市场可能安排不过来,同时演出剧目的宣传也将面临很大问题。后期,还需要剧场方和地方政府展开紧密协调。”
记者观察 | 春天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疫情无情,人有情。
新冠病毒肺炎肆虐让各行业都面临严峻考验,在这个危急时刻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各方的守望相助,终能拨开云雾迎接阳光。
2月7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宋树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新增报告确诊病例数连续两天明显下降,提示前期疫情防控措施效果进一步显现。
当然,经“疫”之后,大众消费受到遏制,需要时间来逐渐恢复。国家也在密切关注,给予帮助。
不久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指出,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尤其是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服务消费影响比较大,但这种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未来,中国将分情形制定出台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尽力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也发布了《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公告提出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以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其中生活服务类涉及文化服务、娱乐服务等行业。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多项政策,为疫情下受困的企业减负。
所以,在防疫阶段,积极投身于内容创作、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演艺市场,无需过于焦虑。内容是演出的灵魂,演出是内容的载体。能促进演艺市场蒸蒸日上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是有温度的内容,待演出陆续恢复后,演艺市场便会迎来分水岭,这是必然,也是现实。
与此同时,演艺产业链上的成员也为行业脱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月17日,国家大剧院、工人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等在内的全国200家剧场联名发布战“疫”承诺:将遵照不可抗力条款,退还演出定金;将积极开发非周末工作日档期,场租不溢价;将以专题演出,慰问防疫一线人员等五大坚实举措与全行业、全社会相携相依、守望相助,共度难关。
春天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我们期待,未来更多、更优质的演出项目能加速提振演艺市场。
视觉:帅灵茜 排版:杜毅 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