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照进电影, 《吹哨人》的价值已远不止题材突围那么简单

传媒内参导读:《吹哨人》透过一桩事关几百万人性命与权力金钱的阴谋,实现的正是对正义、良知等全世界共通话题的深刻表达,最终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谁能看到自己,遵从良心的选择,谁就能得到最后的救赎和安宁。

文/安哲

相信在观看《吹哨人》前,会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心存疑虑,单从影片名字完全猜不出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题材,镜头对准的是哪一部分群体,以及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甚至,有人从字面意思出发,单纯地以为这很可能是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

毕竟,距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仅仅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大众对一项新制度架构起较为全面的认知与理解,注定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行。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部大众题材的电影作品聚焦于此,很有可能就此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探讨。能够在这一时间和社会背景下,第一次将镜头对准“吹哨人”这一群体,电影《吹哨人》的价值已经远不止于题材突围那么简单,而它从题材尺度到探究深度所带来的社会意义,也早已超出了一部电影本身。

关注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题材,

才是电影人最应触碰的内容

一部电影能有多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价值选择,甚至有能力影响法律的制订与推行,进而改变整个国家的未来。就像韩国电影《熔炉》那样,上映第37天即影响国会做出“对幼童性侵罪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并废除公诉期”的法律修改,并因此被人们称为“熔炉法”。

纵观国产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人也始终以满含社会关怀的镜头,深入到那些被大众所忽略的角落,去关注中国电影长久以来所缺少的、同时也是观众急迫想要看到的社会现实题材。

那么,究竟何为吹哨人?它用来指代那些在企业或组织存在重大问题、严重威胁到公众利益时,不惜面临巨大危险站出来揭露问题的人。历史上最著名的“吹哨人”,莫过于1972年“水门事件”中“深喉”。正是因为他的告发,才导致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下台。而直到2005年,大众才知道“深喉”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副局长马克•费尔特。

在中国,不管是20多年前轰动中国的河南艾滋村艾滋血祸事件,还是震动中国食品卫生安全的三聚氰胺等重大的社会事件背后,其实都有吹哨人的存在。他们有的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在原有的生活轨迹前行;有的甚至还会遭遇到死亡的威胁。但正是因为有这些人为正义、为良知发声,才让我们能够远离“黑血站”“毒奶粉”。毫无疑问,他们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电影《吹哨人》讲述了雷佳音饰演的在澳华人员工马珂,在一次“普通”的跨国交易中,经历了前女友假死、竞争对手离奇死亡、被追杀等一系列离奇遭遇后,发现公司的UCG(煤炭气化项目)技术存在安全隐患,面对一整座城市的安危与金钱利益,最终选择揭开真相的故事。电影以吹哨人作为主体,对准的正是这一群勇于挺身而出的无名英雄。

能够在影院中看到这样一部汉语语境下、带有中国社会问题的国产影片,直接把正在进步的社会中不为大众关注的一面呈现在大银幕上,《吹哨人》在题材上的突破已是难能可贵,也足够令人在观影过程中产生某种审美上的愉悦快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筹备拍摄期间,国内尚未正式建立吹哨人制度,导演在艺术作品创作上的前瞻性和敏锐度,着实令人叹服。

而在影片结尾处,对我国《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建立“吹哨人”、内部举报人等制度,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等相关知识的科普,以及对世界著名“吹哨人”的致敬,让此前还没具备穿越壁垒的分量的“吹哨人”制度,借由这样一部大制作的镜头真正走到聚光灯下,让大众在“吹哨人”马珂的故事中亲眼见证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去倾听认知壁垒松动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吹哨人》能够未映先火的原因所在。该片不仅在今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也得到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卢燕“为中国有这么好的电影而骄傲”的赞誉。

以人性光辉直抵心灵,

才是铸就作品灵魂的最佳方式

事实上,在观影过程中最让人感到惊讶的不仅仅是影片的前瞻性和“题材”带来的巨大能量,也不局限于作品在角色设置、地域设计方面的精妙,甚至是在那些充满反转的悬疑、动作元素,无缝连接的起承转合以及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外,所呈现出的足够贴近现实的深度探寻和人文关怀,才铸就了影片的真正灵魂。

《吹哨人》自点映以来,获得了向来众口难调的中国电影观众的肯定:“发人深省,体会到吹哨人的不易、勇敢与伟大”“一个人的成功,能不能被他的错误所掩盖”“电影的格局很大,场景也很宏大,在安全与繁荣的背后永远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

这些赞叹和感动,不是因为纷繁复杂的剧情反转,而是由于马珂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经历了被追杀、家庭成员被曝光、记者围追堵截、大众质疑其为钱举报等众多艰难后,仍然无法扼止他揭露真相的坚定决心,在选择成为“吹哨人”的前一刻,他克服了内心的怀疑、犹豫与反省,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做出了自己的正确选择。

借由马珂对生与死的抉择,对正义与私利的权衡,以及对个体得失与国家大义的取舍,有效勾连其每一个生命个体与整个国家间的微妙关系,让更多人了解吹哨人的抉择与勇气,进而呼吁全社会去更多关注这一群体,传递出作品对信仰、良心、社会责任的强烈关注与大声呼告。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虽然不会经历马珂这样的重大事件,却经常在工作或是与人相处中陷入犹疑,正如马珂在面对前女友的背叛时所发出的感叹:“我真的想相信你,可是我看不清你。”

《吹哨人》透过一桩事关几百万人性命与权力金钱的阴谋,实现的正是对正义、良知等全世界共通话题的深刻表达,从而提炼、升华出人性的光辉和精神价值,并最终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呈现在世人面前——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谁能看到自己,遵从良心的选择,谁就能得到最后的救赎和安宁。

当然,影片已为我们展现了其中一种选择的结局。当失去公司担保的马珂不得不被遣返回国,在澳洲15年的奋斗只能化为乌有,面对如此困境,妻儿的理解与回归则是对他最好的回馈,这份来自亲情的柔光,又何尝不是对当事者最柔软的报答?

说到底,这份温暖人心的力量,才是故事中的人物以及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你我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