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环境拍出浮躁的烂片, 国内影新视人的希望在哪里?

有人说,电影看得是“质感”,电影看得多了,对名导演、明星扎堆这种事越来越不敏感,反而对影片会不会讲故事、能不能引发共鸣有更多的要求。

对一部影片的评价往往是很“感性”的,甚至某个镜头角度不佳、某位演员表演出戏,这部影片都有可能沦为观众眼中的烂片,更别提那些专业影评人一致看好、票房特别惨淡的文艺电影了。

得着是个不怎么挑片子的人,只要题材、导演、主演、话题、热度占了一样,都要急头白脸、囫囵吞枣的看一眼。不过,有些影片很难能让人克服“快进”的冲动,哪怕是不能快进的影院里。说归来,不入大多数观众的法眼,根本原因是完全不把观众当回事。

回想了一下,得着很久没看过国产小成本电影了,最后一部小成本片还是被网友戏称《流浪地球》前传的《最后的日出》。有些作品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蹭热度的山寨货、一看海报就知道是打擦边球的情色片,除了浪费观众的时间和票钱,真不知道该怎么正确的形容它们为何而存在。

想要以新人的身份,迅速获得影视圈的关注,国外的做法是拍软科幻、实验电影、风格化的短片,但在国内,这条路行不通。

平心而论,碍于成本、眼界、把控力、演技等方面的限制,小成本电影想要一鸣惊人是很难的,这也是新人导演、年轻演员很难单纯的靠作品,就能在影视娱乐圈出人头地的原因之一。

于是,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大家一窝蜂的蹭热点、走捷径、打擦边球,拍出了东西很难糊弄得了大多数观众,最终,小成本电影中的绝大多数,要么是“院线一日游”的失败产品,要么在视频网站中靠着诱惑十足的海报和挑逗的故事梗概,多骗一些播放量。

浮躁的环境影响了影视人的心态,这种浮躁通过影视制作的全过程,最终通过作品传递给了观众。但对于观众来说,片子好不好,看了就知道,不好看的作品宣传炒作得再好、说得再完美,也很难引发积极的“口碑效应”,陷入小成本烂片的泥潭,再也走不出来。

得着觉得,越是影视圈的新人、越是拍小成本电影,就越应该精益求精、强调风格化和自我表达,靠着好作品获得好口碑。《哪吒之魔童降世》、《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这些影片证明了,只要你的眼界够高、能力够好、表达欲望够强,一样能在鱼龙混杂的国内院线中获得超乎想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