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出鞘》 年度最佳推理片, 还是古典派说了算

文/曹雪琦

你有多久没有看到好的推理电影了?我是说,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结构精致、人物饱满,方方面面都严丝合缝的,正统的悬疑推理。11月29日上映的《利刃出鞘》正是这样一部电影,它的英伦做派够纯、够古典,仿佛让人重回侦探电影的黄金年代……

推理小说家之死

与几乎所有侦探类型片一样,《利刃出鞘》的开始,也是一场死亡。只是,它玩得比较“野”,死去的,是一位推理小说家。

小说家叫霍华德,在85岁生日的第二天,被发现在自己的庄园离奇死亡,脖子上有一道长长的伤口,匕首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自然,在IP当道的今天,小说家的畅销著作也意味着财富,他留下了亿万遗产。

嗅着死亡的气息,心怀鬼胎的家族成员一个个登场。

傲慢自负、并不依赖父亲、自己白手起家的大女儿,出轨却又极力掩埋的窝囊女婿,整日无所事事、不过是处置父亲推理小说版权的无用儿子,利用孙女生活费做假账、活跃在社交网络的“主播”儿媳,时时刻刻都在刷手机、冷不丁就冒出一句极端冷语的“纳粹”小孙子,还有看似温柔的家庭调和剂、“自由派白雪公主”二孙女,以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由“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的大孙子,一个浑身泛着油腻气息的花花公子,粗暴、无礼、傲慢,甚至可以随意嘲笑自己的家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每个人都想得到遗产,每个人都有杀人的嫌疑。

在他们之外,还有一个线索,护工玛塔(安娜·德·阿玛斯饰)。她是霍华德的护工,也是他的知心朋友;但同时,作为非法移民者的女儿,她处在阶级鄙视链的底端。站在旋涡中心的她,似乎知道所有真相。

而有趣的是,她还自带诡异的技能——一说谎就会呕吐。对于推理小说,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看点。

而另一边,是站在旋涡之外的,观众眼熟的“007”。风流倜傥、冷酷多情的特工詹姆斯·邦德,在这里化身成了“乡村神探”布兰科,他行为古怪,并且操着一口古怪的南方口音。

当然,作为解谜关键的他,仿佛自带转折,所有人的供诉在他听来,都显然没那么简单。

古典的本格推理

《利刃出鞘》有着本格推理的古典和严谨。

早期的本格推理,都是很讲究公正公平的。比如,埃勒里·奎因会在每本小说解密前,留下一个“挑战读者”的环节,也就是,很嚣张地说:所有的线索都在书里了,现在你能猜出凶手是谁吗?

《利刃出鞘》也是如此。不仅案件严丝合缝,环环相扣,并且,在揭晓最终谜底之前,导演确实已经将所有的线索,铺陈在了明处,有所暗示。

但《利刃出鞘》的特别在于,完成了第一轮的人物口述后,我们已经梳理出了每个人物时间线,也都从他们的所谓秘事中知晓了他们各自的“杀人动机”。

但一切却又在这里戛然而止。

如果说在本格推理里,读者的视角是随着侦探而走,读者=侦探;那么,在这部电影里,观众拥有的是全知视角,就好像是狼人杀游戏的“上帝”角色。也就是说,读者>侦探。

电影行至中途,突然以“上帝视角”为观众揭晓了霍华德在当晚死亡的真相。你很快就会在导演莱恩·约翰逊的大胆颠覆中知道,在这座好似建造于几个世纪前的哥特建筑里,发生的,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死亡方式的揭晓,并不意味着电影开始泄气,恰恰相反,这才是正式打开这部电影的钥匙——真相背后还有多重真相,反转之后还有疯狂反转。

但即使如此,信息量如此丰富的前提下,观众也终究不是“上帝”和“法官”,我们看到的,只是导演所希望我们看到的。事实上,在不断的怀疑、推翻中,真相本身已经不那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所造成的观影心理的巨大跌宕,才是影片真正想要突出的部分。

无处不在的隐喻

推理小说好看之处,不光在于层层架构和反转,更在于故事内核。我们不仅在寻找凶手,也在寻找人物的弧光。

故事看似发生在一个七十年代的豪宅里,所有人都盛装出席,画风极度奢华复古。但是,随着调查展开,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代故事。

这个家庭里有社交网络的网红、有“川普”的拥趸,一家人喝大了聊起来的,也是拉美移民的问题。这是一个发生在2019年的故事,这些人谈论的话题,正是这个世界所关注的问题。

隐喻无处不在。故事中心的年轻女护工,是一名拉美裔移民。这些有钱人看似对她关怀备至,把她当做一家人,但始终带着高高在上的轻慢。

提起这名女护工时,他们说她来自“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巴西”。是的,每一次国籍都不一样,他们根本不在乎,打心眼儿里歧视。

而同样可怕的是,女护工从来没有试图纠正过她们,也从没有提到过自己真正的国籍。而当遗产结果终于揭晓,人们开始各执一词,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狐狸尾巴尽显,变脸只在一瞬间。

而复古的场景设置也颇有意味。片中有象征着权势的、无比浮夸的“铁王座”;也有明晃晃写着“我的房子,我的规则,我的咖啡”的马克杯。整个家族的设置,会令人联想到 《权利的游戏》,至于最后反转时的点题,更是玩尽了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