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35年! 自投300万建电影展厅! 厦门灌口电影放映员老林的光影情怀…

80年代

四邻八乡男女老少

一起观看露天电影

成了许多人心中永恒的记忆

当年电影放映员还是非常热门的职业如今几近消亡

在集美灌口镇李林村大家都知道有位“放电影的老林”坚持电影放映已经35年了为筹建电影展厅投入了300多万元

01

妻子儿子都成助手

一晚最多放映12场电影

▲在林建源(左)的影响下,儿子林晓龙(右)也走上电影放映之路

年轻时,林建源参军入伍,还曾做过小学老师、公社宣传干事。1984年,他进入集美区电影放映站,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没想到,这一做就是35年,还组建了6人的放映队伍。四邻八乡的百姓都围过来看电影,在观影中体会乐趣。

放映电影经常要到深夜一两点,甚至两三点才回来。林建源的妻子王亚践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去帮忙。她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在丈夫的指导下,学会了放映技术,如今也能独当一面。儿子林晓龙从15岁起就会单独放映电影,也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林建源:

资深制片人耿

作为一名老电影放映员,我希望能留下一些东西,希望后继有人。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从事电影放映工作,每天晚上去放映,让我感到很欣慰。

王亚践:

资深制片人耿

早期的放映器材很重,没有汽车,只能用摩托车载着,每天来回跑。我们专门请人在摩托车后座上焊制了一个铁架子,用来载放映机。

有时放映电影遇到下雨,也要坚持放下去。有一次下大雨,我撑着伞,儿子在伞下放映,虽然两人都穿着雨衣,但放映结束后,全身衣服还是湿透了。

林建源家中有8台放映机,均可投入使用,但有时也满足不了放映需求。有一次,一晚上要同时放映12场电影,林建源一家人和其他放映队员都投入工作中,还是人手不够。林建源还从龙海请人来帮忙,才顺利完成放映任务。那是放映场数最多的一晚。

02

电影放映曾遇冷

同行转行他选择坚持

早期电影放映很红火,近的到灌口本地村居,远的去海沧东孚、石塘等,每年可放映上千场次。随着老式胶片电影逐渐淡出市场,电视、网络兴起,放映量随之骤降,一年只能放映一两百场。

放映量上不去,收入自然受到影响,林建源的很多同行都转行了,当厨师、保安,甚至做摩的司机。虽然收入减少了,但林建源选择坚持下来,他一直相信电影会再次迎来春天。

电影下乡

近些年,政府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经常有电影下乡等公益活动,林建源又渐渐忙起来了。特别是在消防、禁毒、安全生产、征兵等主题宣传日,不少部门会请他到基层放映露天电影。在凤泉广场、霞梧广场等人口密集区,每次放映效果都出奇的好,少则上百人,多则数百人,以前人山人海的观影场面又重现了。

如今,林建源每年放映近2000场电影:

我舍得投入,电影设备投资了几十万元,有一块电影布是4米×10米,尺幅比普通电影布大很多。现在使用的8台放映机也是非常先进的。机器要跟上时代、与时俱进,才能吸引观众,服务好观众。

03

在自家建电影展览厅

面积超过400平方米

林建源有个愿望,就是建一个电影展览厅。目前,他已经收集了200多部老电影和100多张电影海报,以及电影史料。他还专门盖新房,把其中一部分作为展厅。

“如果全部布置好,将会有6个展厅,有电影发展史、中华民族魂、光辉的旗帜、中国人民站起来、走向辉煌等展厅以及电影放映厅。”林建源说,金鸡百花电影节即将在厦门举办,他正在策划另外一个展厅,收集与厦门有关的电影。

“这是6毫米胶片机,那是8.75毫米胶片机。”林建源对家里一二十台老放映机如数家珍,他说,去年晚报刊登他的报道后,很多人都很关心他,还有的给他送来老放映机。为了征集老电影海报、老放映机、老电影票、老电影画报或杂志等,他还到网上发布信息,与全国各地的电影放映员、收藏爱好者互通有无。

招聘电影讲解员

林建源已经开始招聘电影讲解员,还制作大幅海报,每次放映都会带着。“为了节约成本,讲解员要兼职做放映员。”他说,放映过程了解影片,才能更好地解说。

令林建源欣慰的是,妻子、儿子都支持他的工作,儿子有时还会帮他整理藏品。林建源告诉我们,展厅面积有400多平方米,已经投入300多万元,还借了几十万元,虽然现在无法一一展示,但等装修好、布置好,一定是个不错的展馆。他觉得这些投入都值得,所以一直坚持在做。

声音

“电影内容丰富,有教育意义,带来人生的启迪。放了这么多年电影,我觉得爱国主义影片最‘常青’,不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帮助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我曾经在部队待过,身上还是有‘红色情结’的。”

——林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