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前段时间,孙燕姿生日,她发了段视频,向歌迷分享自己的近况。
谈到自己暂时不开演唱会的原因,坦言儿子要参加小升初考试
孙燕姿还发出了灵魂拷问:孩子考试,怎么办?感觉是妈妈在考试。
原来明星也有这样的烦恼,这我就放心了
估计除了海淀妈妈,能把小升初看得如此重要的,就属新加坡妈妈了。
新加坡人口不到600万,面积735.2平方公里(不到北京面积的1/22),但即便是在那么一丁点大的地方,就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两所国际排名相当靠前的大学。
而在2022年的pis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测试中,新加坡又包揽了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第一
所以很多人好奇,新加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都只说新加坡孩子拼、妈妈卷,六年级分流,小学就“一考定终身”……前几天米粒妈看了新鲜出炉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第一集就是专门讲新加坡教育的,看了之后,你就会发现,新加坡的卷,远没有那么简单……
“疯狂”的家长
其实新加坡的卷,绝不是全民卷,而是中产以上家庭的“狂欢”。其实就像海淀,也不是所有海淀妈妈每天都围着孩子的大语文、奥数、kpf、体育打转,你想躺平,也有书读、有学上,只不过你想拼进那条更高的赛道嘛。
新加坡的华人家长有多疯狂?跟海淀的鸡娃家长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国内,我们把高考作为“一考定终身”,但在新加坡,这个年龄被提前到了小学六年级。如果六年级考试,可想而知,竞争要远远早于这个时间,它取决于你进入什么样的小学,什么样的幼儿园,甚至是孩子出生在哪个区域。
新加坡有一所南洋小学,是被家长公认的精英学校之一,非常多的知名校友从这里走出来(包括李显龙)。
虽然新加坡政府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但家长心中自有排名。这个排名怎样衡量?看成绩就好了。
米粒妈有个闺蜜,之前带着俩娃在新加坡读书(源于对新加坡教育的滤镜),但孩子真正在那边上学后,她才发现,比国内还卷,于是又带着两个孩子回国了。
闺蜜说,在天才班选拔中,她家老大就读的普通小学,全校只有两个孩子顺利通过了第一轮考试(她家娃是其中之一)。参加第二轮考试时,闺蜜直接傻眼了,人家名校都是包车送孩子来考试的,因为通过第一轮的孩子太多了
纪录片里的冠侨就在南洋小学读六年级,他的父母移居新加坡之后,做了科技和金融行业的高层,妈妈还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妈妈仍然在对冠侨的教育中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
比如,买学区房。在新加坡,想读非常好的精英小学,也是要拼学区房的。
冠侨妈妈说,当时买这里的房子就是看中它在南洋小学一公里内,属于学区房,有机会比别人早一轮抽签,冠侨上小学那一年有20个名额,但是参与抽签的孩子有38个,当时妈妈觉得比自己高考还紧张,抽中时不由自主地尖叫起来,而没有抽中的家长,当场就哭了。
房子几百万新币(相当于千万人民币),但这也只是买来一次摇彩票的机会而已,即便如此,为了这个机会而豪掷千万砸下学区房的家庭,比比皆是。
当然了,有钱人可以在富人区选择,而中等收入人群所居住的区,也有他们自己的“南洋小学”。大家都想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拼个未来。
“被动”的孩子
人人都想拼最好的学校,但名校的成绩全部来源于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吗?
显然不是,这跟我们在国内一样。好的教育理念+好的师资,必须再配以好的生源。而好生源的背后,是鸡娃家长的步步为营和全权规划。
新加坡的小学,下午2点多就放学,政府本意是为了因材施教,留出更多时间发展个人兴趣,但事实上,大部分孩子都用来上补习班了。
新加坡的商场里,除了店铺以外,一定会有补课中心,他们会把成绩醒目地贴在外面,作为自己的招牌。
这种有点类似咱们的托管班,从2点到晚上8点,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补课、做练习、吃饭……商场也有其它的兴趣班。
纪录片里,一个5岁男孩正在做十以内加减法,孩子不断用铅笔戳自己的脸、头,很不耐烦的样子。
补习老师说,没有孩子喜欢学习,都是家长的安排,补习老师说她身边也是人人补习。有钱补,“没钱就找钱来补”,从5岁补到18岁。
还有一些孩子,不上这种补习班,而是把补习老师请回家一对一。
比如前面提到的在南洋小学读六年级的冠侨,每天下午2点钟到家,3点之前,洗澡吃饭,3点准时开始补课。
冠侨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弹得一手好钢琴,学过高尔夫、击剑,也很听话耐鸡。
他在小四的时候,就跟着小五小六的孩子一起打各种世界级的奥数比赛,拿到了很多奖牌。
即便如此,他妈妈还是会感慨:每对父母在一开始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那前百分之几的天才,但是你看他(冠侨)的奖牌,也不都是金牌呀
华文补习老师,为了让孩子的作文能拿到高分,很早就要开始应试教法,老师会把作文结构化,遇到什么样的情景,就用什么样的描写,反正老师和家长都觉得,成绩是第一位的。
所以一般到了中学四年级,华文考试考过了,以后就不会再学中文了,新加坡的孩子都会觉得,万事大吉。
在米粒妈看来,正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所有,学区房、名校、一对一补习,从出生起就开始精心培养……付出多,自然想要更高的回报。
但孩子不是咱们的体重,吃的多就自然而然长上去。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更何况,当你觉得付出一切的同时,其他家庭也不差,在内卷的世界里,永远没有最卷。
镜头在新加坡小学里一闪而过的同时,我注意到,很多孩子都戴上了小眼镜,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感
“怕输”的国民
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人到底在“焦虑”什么?在“卷”什么?
不管是家长、补习老师、教育部门,都在强调新加坡人“怕输”。
这要从他们建国说起。新加坡刚建国那会儿,从领导者到民众,都对前途一片茫然,不知道他们(从马来西亚)独立出去,到底能不能生存得下来。
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在演讲中,不断提醒大家:新加坡面积小,人口少,但是在人口素质上,在行政管理、组织管理,在人民的勇气和性格上,谁也别试着挑战我们!
那时候的新加坡,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儿。
他们在课本里会反复教给孩子们这段历史,告诉大家今天的来之不易。包括现在,新加坡拥有的一切,也是极其脆弱的。
因为地少、人少、自然资源少,所以新加坡只能去强化人的作用,人才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崇尚精英教育,因为要一层层选拔精英,为国效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教授,研究了中产阶级的流动规律,他把新加坡教育,称为“社会阶级流动的游戏”。
中产阶层都希望孩子能向上发展,成为各领域里的专业人士,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等,这些工作在新加坡工资高、地位高,所以其实中产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在玩这场“社会阶级流动的游戏”了。
即便南洋小学这样的顶级名校,一个班三十多个孩子,在“一考定终身”的小六考试中,最多每个班也只能有三五个考上最好的中学。但这不妨碍,近乎每个中产家庭都会参与到这场“豪赌”中。
不断改革的教育
新加坡升学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分流到适合自己能力的通道。
米粒妈闺蜜从新加坡回国后跟我讲,在新加坡,幼升小想要上名校,要拼关系、拼学区房、拼运气。
拼进小学后,孩子们还要面临不停的分班。
首先,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时,会根据母语水平(中文、马来语、淡米尔语)来分班。
华人的孩子会根据中文成绩分成高级中文班和普通中文班,中文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六年级的会考。
到了二年级升三年级时,会分快、慢班。
三年级下学期还有全国统一的天才班选拔(gep programme)。经过两轮考试,最终选出1%的孩子进入天才班。
四年级还有全国统考,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em1、em2、em3。
2008年,五年级分流制度终于取消了。
可六年级会考(psle),依然是套在孩子和家长头上的紧箍咒。
考得最好的进入直通车学校,六年后直接考大学,考得最差的进普通班,其余的进快捷班。
简单总结就是:小六会考结束,有的孩子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有的孩子还在为考上初级学院(相当于国内的高中)奋斗;还有的孩子就等着进入技校早早出来工作。
所以从新加坡政府角度来说,分流是为了让每个孩子进入适合的赛道,但是家长可不这么想,在家长看来,这种教育制度是设置了重重关卡。孩子一定要走好每一步,才能争取到上升通道的门票。
为了降低普遍的焦虑感,其实新加坡政府也在不断调整。
2023年开始,新加坡宣布教育改革,取消所有中小学的期中考试,小六考试也进行了计分改革,来弱化这场考试在升学当中的决定性作用。
新加坡教育部的官员说:每个人的发展速度跟途径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大器晚成,那么如果你在中学才开始发酵,制度上也会允许你在中学阶段受到栽培,强化你感兴趣的地方。
其实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是很成熟的,给了不同孩子多重的选择,比如你去学厨师,也有非常专业的师傅带着你,学一年,实习半年,后面你可以去饭点工作,也可以自己开餐厅。
有时候,学习一项技能,和追求更高的学历,很难说哪个更让人安身立命。
而且在新加坡,事实上,那些在小六考试中没有拿到好成绩的孩子,也未必就没有光明的前途了。
纪录片采访了一些人工智能的研发者,他们当中就有不少,当年在小六考试中,成绩并不高,比如当年满分300分,考250以上能进名校,但他们当中,有215分的,有200分的,还有150分的。
对他们来说,虽然没考上大学,但是他们有探索精神、对人工智能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不喜欢做科研或案头工作,他们一样可以在产品研发上发挥自己的专长。
新加坡的故事讲了这么多,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熟悉的感觉。
“内卷”不是家长或孩子单方面推动的,也不是某一项政策导致的,它其实是个层层包裹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政策上不断松绑,给孩子减负的同时,如果除了读书考名校以外,其它的培养路径、晋升通道都跑通了,整个社会对工作属性的阶级性更弱化,换句话说,各行各业都有足以养家糊口的保障,和应有的职业尊重、职业地位,那么其实孩子可以回到更天然的状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
没有人喜欢一直从众,或被推着往前卷,别人学奥数,我也学奥数,别人研究计算机,我也研究计算机。
世界之所以运转,不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同吗?这种独一无二的独特性,才能碰撞出推动社会和人类进步的火花。
“卷”不能绝对地说它“好”或是“不好”,更重要的是,“卷你所爱”,而不是做无谓的“卷王”。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