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剧本的发展史看中国电影业

电影快讯 1201℃

这篇标题似乎大得有点可怕,我斟酌这一篇也有些时日了。之所以要学习电影剧本的发展史是因为从历史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了解事物发展的脉络,一些普通规律,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为下一步作出更合理的规划,以更快地达到理想目标。打个浅显的比喻,两个人过河,一个人先过了河,并标记出哪里有石头可以垫脚,哪里有深洼,这时第二个人如果够聪明的话就可以根据第一个人留下的记号,再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判断适合自己过河的标准,从而更快更安全地到达对岸。

当代电影剧本是西方国家电影发展的产物。

电影就是一种活动的影像。我国早在汉朝(公元前202年)就有了关于“走马灯“的记载,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便不断走动。1835年比利时物理学家尤瑟夫-普拉托(Joseph Plateau)发现的视觉暂留原理(Persistence of Vision)给电影的播放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也促成了后来的视频帧率的完善,现代电影普遍使用的帧率是每秒24帧,一帧便是一个图像,也就是说一秒需要播放24张连续的图像以保证最佳视觉的连贯和流畅。1879年英国摄影师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J. Muybridge)发明了最早的电影播放器 - 动物实验镜(Zoopraxiscope),是一种可以播放运动图像的投影机,将连续图像绘制在一块玻璃圆盘的边缘,随着玻璃的旋转,将影像投射出去,这样就使这些影象显得像在运动。

从电影剧本的发展史看中国电影业 - 陆剧吧

现代意义的电影最早只是一种聚众猎奇的玩意,并非用于叙事。最早最出名的一部电影是由法国Lumiere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的一个私人聚会上播映的影片。

从电影剧本的发展史看中国电影业 - 陆剧吧

这部影片由十部小短片组成,每个小短片约40秒长,各有一个小标题,如“工人离开工厂“、“宝宝的早餐“等等。这些短片其实只能算作情节,但它们的标题正标志着当代电影剧本的起源,被称为“情节描述格式“(Scenarios)。

为了更好的描述和推广电影,这种格式一直在电影发展的初期被延用,直到1897年被美国艾迪生制片公司(Edison Studios)扩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最著名的一段描述是关于影片“枕头战“(Pillow Fight)。

“Four young ladies, in their nightgowns, are having a romp. One of the pillows gets torn, and the feathers fly all over the room.”

“四个年轻女子,穿着睡裙,正在嬉闹玩耍。其中一个枕头被扯烂,羽毛飞得满屋都是。“

可以看得出这种描述比之前标题式的描述更具体更具画面性,但它也还属于Scenario。

从电影剧本的发展史看中国电影业 - 陆剧吧

1901年后,随着影片长度的增长,叙事的需求日益突出,编写剧本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为了保持叙事的连贯性,电影剧本诞生了。学者Béla Balázs在1970年出版的《电影理论》一书中提到:“当电影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当它的拍摄必须提前安排好,而不再可能仅仅依靠在摄像机前对视觉效果的即兴发挥的时候,电影剧本就诞生了“。简单来说,剧本的诞生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制片服务的。这里不得不提的是1902年法国导演Georges Méliès自编自导的一部默片“月球旅行“(A Trip To The Moon)。

为了这部片的拍摄,他首次编写了以一长串场景组成的剧本,交待了场景的内容以及场景的顺序。

这里我就不翻译了。这样的剧本仅仅只是对导演的技术辅助,它只交待了哪个场景要拍什么,并以怎样的顺序排列。

1903年由Scott Marble为美国导演Edwin S. Porter编写的默片“火车大盗“(The Great Train Robbery)的Scenario在电影剧本格式上实现了一个飞越,它已不再属于“情节描述格式“了,它标志着现代电影剧本格式的诞生,即“主要场景格式“(Master Scene Format),只是差了对话而已。

20世纪初是个很重要的时期,不仅仅是电影剧本的格式已经成形,而且电影制作也开始产业化。那时的电影制作是以导演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从影片的开头到结尾都是导演负责,从剧本到组织制作团队到市场推广,这种体制叫“导演中心制“,一些大导演成为明星人物,如大卫-格里菲斯(D.W. Griffith)。大家记住,这是一百多年前的事。

但是,时代在变。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近20年间,导演和摄像师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他们在片场现场决定怎样拍摄,他们想怎样拍就怎样拍,想怎样改就怎样改,坐在这样的位置上的人确实威风!但是随着剧本故事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由单纯保证故事的连贯性发展到还要顾及视觉的连贯性,制作规模不断扩大,继而制作成本不断增加,导演中心制显然不合时宜了,想一想,让上百号人在拍摄现场等着导演指挥下一步做什么怎样做是多么浪费时间和金钱,于是,一个新的电影制作体制呼之欲出。

1911年9月,一个小电影制作人托马斯-因斯(Thomas Ince)穿着借来的大衣和租来的钻石戒指走进了纽约制片公司(NYMP)老板Charles Baumann的办公室,请求在美国西海岸设立一间公司来做西部片。

因斯如愿以偿,他签了一份三个月的合同,以每个礼拜150美金的薪酬,带着妻子、摄像师、常用女主角等一行人前往西部,直奔加利福利亚州。很快,因斯等人到达了位于洛杉矶现在Echo公园所在位置的NYMP的分公司办公室,开始布置他的工作。在靠近落日大道和西太平洋高速公路处的一个1.9平方公里的农场上,因斯成立了他的制片公司Inceville,也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的电影制片公司。

因斯开始了一场电影产业革命,他首次将汽车生产巨头亨利福特的装配生产线理论应用到电影制作上,通过前期对电影的仔细规划,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剧本格式-“连续性剧本“(Continuity Script),包含了各种对制片有用的信息,如谁会在场景中,有什么样的戏,室内还是室外,摄像机的具体要求,以及成本的控制。通过对剧本的解析,他就可以规划出最合理的拍摄计划。

因斯是现代制片公司的始祖,他最卓越的贡献是在于把电影剧本由单一的电影叙事转变为整个电影制作的蓝本,它把电影制作由一次只能做一部片转变为同时可以制作多部片,制片公司的发展也因此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剧本作家、导演、摄像师、灯光师、录音师、演员、后期编辑师等等各个环节上的人紧密合作,同一时间可以进行多部影片的制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导演中心制“的制片方式因此瓦解,因斯的角色也从一个导演转变为一个制片人,他开启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一个全新的制度诞生了,那就是“制片人中心制“,而这一切都是归功于他对电影剧本格式的革新。

因斯发明的“连续性剧本“格式成就了好莱坞的黄金发展时期,几间好莱坞制片巨头公司控制着从影片的产生、制作一直到发行上映的各环节,形成垄断,引起小制片公司的不满。1948年的出名的派拉蒙案中,美国高等法院裁定好莱坞制片巨头们必须放弃电影放映权的控制。在那之前,巨头们拥有电影院的所有权,可以强迫电影院成批购买整个季度的影片,在案件之后,巨头们只能一次性向电影院绑定五部电影,可想而知,如果他们想让电影院放映更多的影片,就得做足推销功夫。从那以后,巨头公司的兴趣逐渐转向融资和市场营销,而远离了他们成立的初衷-制作电影。好莱坞巨头系统开始瓦解。

与此同时,独立制片人开始兴旺起来,他们的兴趣所在是制作电影,他们找到好剧本,找到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然后包装项目向巨头公司推销,获取融资和发行渠道。这时,电影剧本的格式随着电影业的变化又发生了改变,“主要场景剧本“格式又重回舞台,一直延用至今。与“连续性剧本“不同,“主要场景剧本“的重点在可读性,它侧重于故事,成为一个吸引各方参与影片制作的文本,于是摄影机镜头的描写、场景编号、怎样转场等这些信息从剧本中退出。但是,一旦剧本被放绿灯,获得投资可以开始拍摄的时候,它便会在导演的指导下被改为“拍摄剧本“,也就是之前的“连续性剧本“,作为拍摄时的具体指导文件。

不难看出,电影剧本的发展史完全是电影产业发展的缩影,电影剧本格式的改变是应电影制作需求的改变而发生的。以后我会专门详细介绍好莱坞剧本的格式。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迫切地感觉到规范中国电影剧本格式的必要性。

我在网上搜索电影剧本,英文的随便一搜就一大把,中文的我至今没有搜到一份象样的。在美国洛杉矶,电影剧本写作的课程、讨论、讲座等等可谓铺天盖地,写剧本几乎成了一种全民爱好,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业余的。在中国,我丝毫感觉不到这方面的氛围。网上搜到的中文剧本让我哭笑不得,查到的电影剧本写作的课程也是令人失望至极,从我开始写这个专栏至今,经常会有人问及一些剧本格式的问题,一些十分基础的问题在很多人眼里都还是模糊不清的,其中包括一些从业人员。

好莱坞一百多年前的导演中心制在中国的现实中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好莱坞是全世界公认的电影中心,全世界都在向它看齐,向它学习。它就好象过河的第一人,后面过河的人其实可以借鉴经验,更快更稳地过河。我无法更加强调电影剧本格式的重要性,电影始于剧本,要繁荣电影产业,必须从规范电影剧本格式入手,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