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因为前段时间实在太忙,所以一直没抽出时间去观影,故此也遗憾错过了《年会不能停!》的最佳赏片时间。
但幸好春节档尚未到来,我仍然可以轻松选择到合适时间与地点的场次,于是赶紧找空暇将这部作品补上了。
这是我近些年看过最好的国产喜剧电影之一,如今票房已经超过了12亿,豆瓣上有超过50万人标记“看过”并打出8.2的高分,热度和口碑有目共睹。
接下来,叶秋臣将根据现有的剧情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进行深度解析,若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讨论交流。
涉及海量剧透,请未观影者慎入。
1.关于主创
这部电影的导演董润年,同时也兼任该片的编剧。
从他的过往经历可以看出,董导是科班出身,最初做编剧入圈,所以讲故事的功底相当扎实。由其出品的作品数量不算多,《年会不能停!》是他迄今为止参与制作的影视剧里评分最高的作品。
董润年对喜剧的把控力很强,2014年首部自编自导的剧集《后宫那些事儿第一季》就拿下了豆瓣7.8分的成绩,而其他题材的表现就相对比较普通,可见并非其擅长的领域。
《年会不能停!》的总体完成度很高,笑点相当密集和高能,节奏把控特别到位,运镜和转场也都相当成熟,我已经许久没有这样评价过一部喜剧了。
在诸多限制内既传达了现实意义,又是以正能量的积极形式来呈现,在瓶颈之下做到了难得的微妙平衡。
不仅如此,电影还顺便给自己贴上了当下正兴的“反腐”标签,同时锁定的受众是数量庞大的打工人群体,能获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这波操作真是做得够漂亮。
期待董润年自编自导的下一部喜剧,相信也一定会非常惊艳。
大鹏在2023年的电影市场可谓是收获颇丰,不仅以导演的身份制作了《热烈》,还主演了《年会不能停!》和《第八个嫌疑人》,参演了《无名》,又为动画片《艺术学院1994》做了配音工作,评价全都在及格线之上,且成绩单上还有一个相当亮眼的高分科目。
他的演技已经可以做到轻松驾驭正反派以及不同层次的角色,但我还是认为大鹏在喜剧里玩摇滚是其舒适度最高的领域,两者合二为一时的效果通常都相当不错。
像《第八个嫌疑人》这类的片子,剧本内容都够不上他的演技,远不如大鹏在喜剧中的适配感更高。
白客选得太贴脸了,坐在那里不说话都有一股隐忍的憋屈味儿,仿佛真是抓了个天天上班的打工人来演的。
那种瞻前顾后进退两难的状态,也拿捏得精准到位。
庄达菲的演技相比之下就嫩了些,外包人员演出了富二代来体验职场生活的感觉。在天台上那段关于理想主义的戏,情绪完全没达到预期值。她下一部女主戏是在徐克自编自导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合作肖战出演黄蓉一角,毕竟众多珠玉在前,感觉完成难度不小,拭目以待吧。
这次参与拍摄的人员中,脱口秀演员的比例不算小,有rock、童漠男和肉食动物等等。
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走出来的王皓,饰演青年胡建林。之前没觉得,看完电影才发现他和大鹏还真像,颇为神似。
通过这个阵容你会发现,喜剧还得找喜剧人来演,否则不对味儿。
2.关于职场
令我很感慨的一点,即《年会不能停!》是一部纯为打工人而拍的电影,没有乱七八糟的感情线和凑cp,因此整体观感很舒爽,不齁也不油腻。
关于职场上的规则和槽点,也都精准又到位。
比如对待新人,一般大家都会比较客气,毕竟不知道背景是什么,总要试探几轮心里有数了再应对。
大多数的职场交流,全靠一个字,就是“猜”。
不断揣摩各方的意图,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读所有的细节。
当时胡建林(大鹏饰演)初来乍到,恰逢是裁员计划进行中。
别人都走你却能来,这情况明显不一般啊。
于是大家纷纷猜测他有很硬的关系和背景。
实际上,他只是个淳朴善良的单身中年男人,连第一天上班都像穿着结婚那天的旧西装来的,人情世故更是啥也不懂。
然而,一系列不寻常的操作把周围的同事们都弄懵了。
握手介绍自己时的一番肺腑之言,竟也被皮特(孙艺洲饰演)理解成更高层授意的对外说法,为了掩人耳目的。
误会就像雪球,越滚越大。
因为身处hr部门,又是裁员敏感时期,胡建林为了锻炼记名字的能力,整个实践过程把同事们都吓坏了。
“被那个男人点名字了”成为了最恐怖的经历,那一把随手递过来的“瓜子”更是被过度解读为“瓜子数就是要裁掉的脑瓜子数”。
联想能力逐渐发散,大家开始猜测此时调过来一个标准件厂的员工,刚巧与其他部门都没有利益瓜葛,正好可以用来执行“裁员广进”计划。
裁员“标准”,就是他们来定的。
就连一路从k7升职到k9后,给中层领导做培训时也一样。
明明是因为胡建林此前只是高级钳工,所以最熟悉的莫过于零件组装这些工作,但过程中还是被大家理解为锤子“把儿”里有“爸”的意思。
越传越离谱,就变成了董事长是胡建林他爸。
猜猜猜,全靠猜。
虽然电影为了戏剧化效果有一些夸张的操作,但现实中平日里的谣言传播也是大差不差这个感觉。
这样的氛围不仅局限在基层员工,领导层也如此,或许更甚。
一场假装领导套证据的戏,托马斯只是看着一个背影,听到一些“要处理自己”的对话,就开始心里打起小算盘并犯起嘀咕了。
只要在这个环境和圈子里求存,似乎就会潜移默化变成相同的模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都用来搞勾心斗角那些事儿,那正经业务还“做个锤子”。
讽刺味道,也挺重的。
3.关于讽刺
电影放完之后,屏幕上写着“本故事纯属戏谑,如有雷同谨慎对待”。
“戏谑”是有,但更多的是共鸣之下的“雷同”。
某些爱喝酒和娱乐的领导,某些需要向上递钱办事的下属,某些不问对错真相只考虑立场的事儿。
在片子中,除了“财源广进”被直接修改定义成“裁员广进”计划之外,讽刺的细节到处都是。
庄正直(王迅饰演)本来送了30万,通过侯承石(rock饰演)向更上层的领导疏通,希望将自己调入总公司,目的是能让自己儿子上重点中学。
结果一层托一层,实际执行的人连名字都没记住,就阴差阳错调错了人,胡建林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庄正直本来是可以找侯承石讲清楚,然后尽快修正这个错误的。
但讽刺的是,由于自己不经意间的锁门动作,将老侯与猪肉一起关在了冷藏车里。
这个安排很妙,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作茧自缚”。
一边是怎么也找不到中间人的庄正直,一边是混得风生水起的胡建林。
等到庄正直与托马斯直接见面,最好的纠错时机已经过去了。
而且医生表示,侯承石大概率醒不过来。
若想瞒天过海,就得让信不过的相关人员彻底消失。
像托马斯说的,真相披露的话所有人都会遭殃和被牵连,将错就错看起来似乎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双输”的决定,就没必要做了。
在说这句台词时,年会彩排的节目为“大变活人”,暗示着他要暗中做掉庄正直。
解决不了问题,就只能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这个安排也很妙,通过细节和伏笔,观众完全可以顺着角色的逻辑链梳理出他们的心态变化和计划。
托马斯他们两条腿走路,一边找人去捉了庄正直,一边开始给胡建林洗脑。
他们开始传授做领导的三点秘诀。
这段还真有点脱口秀的感觉。
肉食动物的两位演员,一个负责说,一个负责翻译说的内容。
明明讲的是同一种语言,还能做到说了也让对方听不懂,这就是中文表达的高深之处。
第一,遇事给下面的人留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
翻译:能说不明白,就不说明白,让下面的人揣摩领导的心思。
第二,展示亲和力,做好感情投资。
翻译:说点花言巧语,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你干活儿。
第三,鼓励大家互相鞭策,良性竞争。
翻译:他们斗得足够欢,形成了制衡,也就威胁不到领导身上了,不满情绪和火力也将随之转移。
最后总结了一句,当个坏员工很容易被裁掉,但当个坏领导还是很容易的。
讽刺啊,超级讽刺。
在这个公司里,高层脑袋里是上面这些小九九,大伙儿非得使用术语“颗粒度”这种不易懂的词儿来代替宏观和微观等简单的表达,hr执行“裁员广进”计划只希望让大家自己辞职然后不去赔付违约金。
胡建林曾说,标准件厂的活儿比这脏多了。
但那里脏的是表面,总公司脏的是内部。
外面的脏还容易擦掉,里面的脏甚至很难察觉。
讽刺不?
太讽刺了。
接着是狠狠戳中35岁中年人的一场戏,被裁员的人准备集体闹事,带头的就是技术部扛把子徐永森。
能力很强,但依然要被“优化”掉。
道理很简单,同样的工作或许其他人没你的效率高质量好,但他们足够便宜啊,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实在不行就便宜点让新员工去搞,总能弄出来的。
最重要,是省钱。
美其名曰是在优化公司的结构和成本,实际上全是权力内斗并清除异己的牺牲品。
裁掉徐永森的整个谈判过程都被直播出来了,全公司都在看着这个难啃的硬骨头怎么解决。
胡建林登场就把钳工的家伙事儿放桌上了,不走寻常路,一下就把对方给震慑住了。
鸡同鸭讲一番,竟然双方惊人达成了共识。
握手的时候,胡建林来了一句“涨薪10%”,画风突然转变。
接着,讽刺的台词又来了。
“优化”不是个好词吗?
的确是个好词,但被坏心眼的人给利用了。
大家都以为是胡建林错误理解了“优化”的意思,殊不知真正错的并不是他。
以为自己领盒饭了,结果意外获得升职加薪,徐永森站起来开心地感谢了集团,脖子上的闹事条幅也像围巾一样变成了装饰物。
哪有那么多戾气,都是人逼的。
看似皆大欢喜,但结果与计划不符。
马杰(白客饰演)直接把门卡从脖子上拽了下来,面色凝重。
胡建林问:热吗?
马杰回答:凉了。
复盘会上,托马斯说胡建林此举是为了分化下面闹事的群众,通过大智慧解决了大问题。
但办事的人心里清楚,这就是歪打正着,阴差阳错。
胡建林一路光环加身,级别从k7逐步进阶到k9(年薪100万),又被传与董事长胡启明是父子关系,更是被众人追捧和献殷勤。
之前在会上公开质疑他的马克(童漠男饰演),都主动提出要在年会上给胡建林当伴舞。
虽然胡建林是假太子,但其他人是将其当真储君来对待的。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现实中,到处都有被皮特骚扰的“潘妮”们。
但这些姑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能遇上马杰来挡酒,胡建林给台阶。
她们大多只能忍耐着,妥协着,崩溃着。
公司一边喊着穷要裁员减小成本,一边愿意花6000万去请明星搞年会的排场。
胡建林问,咱公司不是缺钱吗?
是啊,一个正确的问题。
但没有人敢回应。
最后,还是他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
我们花了很多钱,是为了证明我们很有钱。
也许,现实里的结局只会停留在胡建林转变思维,选择与托马斯等人坐在一条船上,然后变成了那种打工人最不喜欢的膨胀领导。
但这是电影,电影要结合现实,却不能完全现实。
否则,哪里还有希望的种子呢?
于是,很多观众感觉到此处的节奏和剧情突然开始变味儿了。
讽刺环节结束,正能量的火苗开始燃起。
曾经标准件厂的徒弟们带来了有问题的零件,胡建林迅速意识到这是有人从中使坏,拿其他厂的货以次充好。
当找到代工厂的负责人时,得知庄正直还拖欠他40万的款,意味着做错事的执行者就是这位供销科的科长。
剧本写到这里,处理得很聪明,也很巧妙。
如果庄正直身上没有这些附加罪名,那么他仅仅是托关系办理调入总公司,事情不好收场。
若反派身上有了两重罪,其中一个性质恶劣,那么结果自然是数罪并罚了。
而讽刺的是,就连庄正直这个反派,原始初衷也只是为了给儿子安排个好学校,才成了公司高层权力内斗的工具和牺牲品。
调查清楚后,大伙儿都意识到了,兹事体大。
马杰怕丢了饭碗,于是要在31层的天台上扔掉关键证据,毕竟披露此事就意味着调错的问题无可避免会拿到台面上去说,那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伙儿都要遭殃。
但讽刺环节已经结束了,希望的火苗必须点上。
这才有了潘妮(庄达菲饰演)那段关于理想主义的喊话。
接着是向来谨慎胆小的马杰也打算冲动一回,仿佛茅塞顿开,吟诵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意思是,虽然要被炒鱿鱼和扫地出门了,可这是我们这类人自己选择的路。
世界很复杂,但总有想追求简单的人。
于是,三人组决定在董事长还没回来之前,找其他领导先行汇报此事。
讽刺的又来了,正好撞上了庄正直搞零件替换小动作的上级,徐云锋(李乃文饰演)。
作为在年会上能与董事长坐在一起的人物,他秉持着不同的公司发展理念。
互联网时代,不搞转型就要被淘汰。
其实他说的没错,只是请不要偷换概念,搞掉300人的标准件厂只是你为了削弱董事长的势力而已。
毕竟那是他发家的地方,可能还有很多我们不知情的内幕。
面对胡建林理想化的共渡难关建议,徐总又输出了一句更现实的话。
那些留下的员工,真的愿意自己降薪留住其他人吗?
时代的轮子,总有人要在底下增加摩擦力。
这叫人性。
人多了,竞争就会多。
理想化的世界永远达不到的。
为了打消他们继续告状的念头,徐总给了三人组自以为足够诱惑的条件。
胡建林升k11,马杰升组长,潘妮可以转正。
坦白讲,这个提议太失策了。
没什么心动的可能性。
于是双方形成了抢关键性证据的局面,徐总他们竟然当场用手机就操作了裁员。有人觉得后续安排胡建林过系统才能正式裁员的戏份不合理,其实作为hr的领导,他的离开应该有更高级别授权的人走流程才能结束,他也有权审批其他员工的离职,所以这样理解下来倒也不算太勉强。
徐总准备把三人组全都开除了,眼看着势单力薄,正义一方就要输掉了,标准件厂的人赶来加入了这场群殴。
有效给胡建林他们争取了时间。
这种级别的爆料,唯有捅给董事长才能出效果。
然后就是一顿狂奔,反套路的跑没劲儿后求助外包人员(感觉完全是为了让潘妮这个角色有存在价值才加的戏)。
年会上,外包人员表演的舞蹈和主持人的讲话速度都慢到离谱,终于把进度拖到了他们到场。
这段rap表演,有人说很鸡肋,但叶秋臣观影过程中看到这些歌词,居然很想哭。
其实并非是联想了自己,而是回忆起了当年的新东方年会。
加上此前的风波事件,顿时觉得人心复杂难测,就深深共情了。
一段庄正直讲述偷梁换柱的视频,一段吐槽值拉满的rap表演,加上《我的未来不是梦》的歌曲,里面写着“你的未来不是梦”的歌词。
气氛都烘到这儿了,场子也沸腾起来了。
董事长无论如何,都必须站起来表态。
此处插入了他从标准件厂的年会时就不愿意裁掉工人的初心,还正巧被年轻的胡建林听到了。
此处的台词扣题——年会不能停!给大家打打气。
当时是悄悄地两个人说,这是真心话。
现在当着所有员工说,还是真心话吗?
他表示一定会查清楚,并且不该裁员的人不会开除。
这两句话很有意思,既解决了现有问题,也没有给公司增加额外的负担。
毕竟,他没说把那些被裁掉的员工找回来吧?
中层走了,再聘和提拔其他人即可。
永远不缺想要向上爬的人。
标准件厂是块大肥肉,因为其产品基本都是供应给内部的其他企业,价格还不低。这样的肥肉若不是涉及权力斗争,还附带了起源地的意义,根本不会去动的。此类重大决策,董事长不可能完全无辜和不知情,他的同意也绝不是被迫。授权给胡建林签字同意,只是为了激化厂里人员的矛盾罢了。
刚好就是印证了电影中做领导的第三招。
高层领导在管理时,最佳手段就是通过中层领导给基层员工施压,把问题导向中层和基层的矛盾,然后自己装作一副不知情的模样。
这是领导们惯用的手腕和手段。
最后只能是牺牲宰相保全帝王。
4.关于台词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叶秋臣印象最深的台词几乎都来自马杰。
他在为胡建林介绍公司情况时,向其展示了食堂、健身房和游泳池等等设施。
吃喝都是免费的,环境还宽敞又明亮。
胡建林的感受总是简单又直接——这么舒服,这还是上班吗?
公司环境越适合居住,员工的加班时间就越多。
看似是福利,实际是束缚。
你不离开,就总要回来干活儿。
果然,下面的镜头就转到了加班的员工们。
马杰给加班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玩电脑都不用花自己的电费,在哪不是待着。
那家人呢?朋友呢?生活呢?自己呢?
都丢了。
身边坐着的人,就如潘妮所说,朋友根本算不上,挺多是同事。
套用并改编一下电影中的台词来评价,大家并非是对现在的情况一无所知,而是据我所知他们也没有办法。
总有一些潜在的规则要遵守。
马杰还有很多关于领导的金句。
领导总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能当领导说明他有能力。
领导都是大智若愚的。
存在即合理。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将领导与火车作比。
火车全靠车头带,如果每个车厢都有自己的想法,那火车不就出轨了。
这还需要展开吗?
我相信,所有打工人都知道这些话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5.关于笑点
我属于笑点比较低的人,所以感觉有趣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胡建林听说自己的年薪远远高于预期时,赶紧拿出手机录下来当证据。
不会英语,记在笔记本上的都是中文形式的“英文”。
意外起了一个john(壮)的英文名,昵称也可以叫johnny(庄尼)。
巧的是“庄尼”与“庄正直”同姓,在调换身份上竟然就此蒙混过关了。
住3个月的样板间时,发现杯子黏在桌子上,往里面倒水平着喝。
环境奢华所以到处找人视频得瑟,话题枯燥硬撑着聊,毕竟幸福来得太突然。
大鹏演得相当传神,真的厉害。
接着马杰就发现了调错人的事实,但怕自己丢了工作所以想办法替胡建林遮掩。
一旦有活儿,马杰就主动揽过来避免露馅。
这种啥也不干就发钱的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啊。
实在闲得慌,胡建林发现办公室灯坏了,主动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并在潘妮的提示下打算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记住人名。
大裁员的环境,员工关系部的新人,把公司各个地方遇到的人都点了一遍名,还提到了“名单”这样的关键词。
人心惶惶,“我叫你的名字你敢答应吗”竟成了一种诅咒。
大家都想讨好胡建林,又不想付出太多的成本,就把食堂发的苹果和吃的东西堆了一桌子。
这段戏拍得节奏紧凑,情节搞笑,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另一处爆笑的点,是董事长来视察中层员工培训。
本来就流传着董事长和胡建林是父子的谣言,可公开场合两人看似毫无交集。
大家心里正犯嘀咕呢,胡建林跑出去和董事长打个招呼,剪影呈现的内容完全就是父慈子孝的画面,甚至还有摸头这种极为亲密的互动。
胡建林打个招呼回来,一切都不同了,大家心甘情愿变成“标准件厂”的员工。
开始准备年会之后,基本都是走剧情的状态,只有马杰说的那句“年会完了再告,至少把奖给抽了”让我感觉挺有意思。
最后,我真的很想看完k11高管们的《学猫叫》表演,可惜电影没给机会。
6.关于结局
《年会不能停!》的大结局,看似是美满的大团圆式收尾,但通过故事中一些扎心的细节,我们可以脑补并重组另一个隐藏结局。
表面上,胡建林回去做了副厂长,马杰升职加薪连跨两级到k10,潘妮在转正后选择辞职捧着吉他去追梦。
实际上呢?
大多数人,应该根本没看懂这个结局。
胡建林做了副厂长,虽然是最适合他的归宿,但却在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事实——有能力有良心的领导,只能待在小厂这种简单的人际关系环境里。
潘妮说,世界这么大,她想叛逆一下,于是去参加了《想听你唱》的海选。
名字本来就谐音了“叛逆”,她也的确在做着叛逆的事情。
可进入娱乐圈也依然还是被选择,而且还是被这个比职场更复杂的娱乐圈来选择。
在职场都只是个小透明的外包人员,那在娱乐圈就会有资源和人脉吗?
现实又不是电影。
所以这段内容是黑屏呈现加背景音处理的,有些结果不能说。
阶段性的情节不算全部的真相,隐藏结局大概率是她勇于追求梦想但根本没机会实现。
升职加薪连跳两级的人,是曾经最听话的马杰。
不论什么时间,顺从都是选择下属和心腹最佳的衡量因素。
留在总公司的人,类型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那段吐槽的rap表演,只有马杰是看着手机屏幕唱的。
你可以说是他忘了,也可以理解成那是在向外传达这是别人写的词,非他本意。
最重要的,是90%的员工已经被裁员,所以这根本不是彻底的大团圆,只是用小团圆粉饰太平罢了。
更黑暗的现实是,35岁的“徐永森”们全都已经被迫离开了公司,缺少了养家糊口的工资,离开前还要被压榨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如果这不是电影,徐永森当然也逃不出这样的命运。
其中大概只有一处情节是既荒诞又真实的,即所有被裁人员对着hr大吼大叫说自己有多么不容易,但仍然只能换来冷冰冰的一封辞退通知书。
世界的本质很残酷,电影只是美化了现实。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