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乐再出发》到《花少5》,“熟人局”为观众构建了精神乌托邦

娱乐头条 6125℃

从《快乐再出发》到《花少5》,“熟人局”为观众构建了精神乌托邦 - 陆剧吧

□王晓宇 (武汉学院)

1月25日,《花儿与少年5》(或《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圆满收官,一档随着热议开始又伴着不舍结束的节目在收官之时再次成为了各大榜单上热议的话题。2023年“熟人综艺”卷了起来,其余热依旧延续到了新的一年,从去年一月份的《快乐再出发2》、二月的《种地吧》到后来的《快乐的大人》《跳进地理书的旅行》《快乐老友记》《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它们是“豆瓣2023最受关注综艺的top10”的六档节目,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嘉宾们互为熟悉的朋友,在熟悉而又松弛的氛围中为观众们搭建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乌托邦。

首先,为什么“熟人局”综艺能够构建精神花园呢?综艺一直是人们用来抚慰自己并且渴望从中获得情感共鸣或支撑的载体,在后疫情时代,这种情绪尤为明显,人们与好友见面、相谈甚欢的诉求到达了顶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随着节目发展的同质化,观众们也从以前对外追求娱乐性、竞争性和视觉效果转变为了对内追寻精神的升华、心灵的治愈和情感的共振,此时的综艺基于熟人的关系,呈现熟人之间相对温暖的情绪,综艺节目中嘉宾之间的友好的交流、玩笑嬉戏和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满足了观众们对于美好友情的一切想象和向往。《快乐再出发》中携手共进退的“老baby”们、《快乐的大人》里亲密无间的“野居一家”、《花少5》中真诚默契的“北斗七行”都成为观众心中美好友谊的幻影与期许,在以屏幕为镜像的荧幕世界里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共同感受生活或旅途中的波折与乐趣,成为了为每一个孤单灵魂的搭建的精神乌托邦。

其次,“熟人综艺”是如何将精神乌托邦构建起来的呢?从节目制作方来看,他们选择的嘉宾都是相互有一定的了解的人,前期的策划设定降低了嘉宾之间生疏和尴尬的风险,担任《花儿与少年》前两季的总导演陈韵宇在评价最新一季的《花少5》时就说到了“《花少》的核心故事发生了变化,前面都是陌生人,今年则是熟人的故事”,熟人之间轻松、真实的对话和互动,更能够使观众与其同频共振。从嘉宾们情感和互动呈现上,由于是熟人,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大胆和放得开,不用在镜头面前假装合群、假装搞笑,而是可以在朋友面前互开玩笑、互揭老底,《快乐的大人》中范世琦对于“我没有朋友也很少交朋友”的肺腑之言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共鸣,对于交朋友和交到好朋友的学问始终伴随着每个人,沈月、王敬轩之间友情的治愈和默契也感动着屏幕前的观众和节目中的人,他们欢乐的时刻给观众们营造了一个简单而又纯粹的友谊世界。

最后,“熟人局”综艺的底层逻辑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刺激竞技,也没有恶意的剪辑,真诚仍为综艺节目抓牢观众的密钥。《花少5》最开始背负着前几季带来的差评和“互撕”的标签在一开播就承受着网友们的议论,但是其中嘉宾们互相体谅、热梗预判、彼此之间的支撑与友爱使得观众对其刮目相看,沉浸在了他们旅途过程中的见闻和互助之中,并且性格的契合和相处过程中的共鸣,使得他们每一次的互诉衷肠都无比真实可贵,这也是《花少5》收官霸占热榜的原因。“熟人综艺”填补和满足了现实生活中观众们真实存在的孤独和陪伴需求,淡化了人与人之间可以随时被激化的矛盾,诠释和传递着友情中不可言说的缘分和机遇。

慢下来享受生活,“熟人综艺”不只是让观众进入一个美好的精神花园去疗愈自己,也让观众们去认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给予的观众精神上的陪伴,交到“线上”好友,更是让观众能够立足现实,珍惜生活中的缘分,与朋友相处的时光。“熟人综艺”拓宽了慢综艺的表现方式,使得观众的精神乌托邦成为可存在的现实,但是综艺节目如何牢牢抓住观众的心智,可能还是要看谁能够握住时代和现实情绪的脉搏。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