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何以走上大银幕?

娱乐头条 3796℃

1月10日,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举办上海首映礼,影片将于1月13日全国公映。导演孙虹、监制雷建军等主创亮相。

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何以走上大银幕? - 陆剧吧

竖屏电影《烟火人间》由887段快手短视频剪辑组成,这些影像出自509位“素人”之手,他们当中有建筑工人、货车司机、外卖员、纺织女工等普通劳动者,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生动的生活影像,质朴与新奇、欢乐与泪水兼而有之,共同构成了千千万万当代中国人的真切写照。

《烟火人间》曾作为2020年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影片。平遥国际电影展创始人、著名导演贾樟柯表示,第一次看到该电影就注意到它“非常具有当代性”。

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何以走上大银幕? - 陆剧吧

从短视频到电影,500多位素人共同“导演”

2018年前后,正是短视频在中国快速崛起时期,短视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也革新了纪实影像的创作方式。“老铁们自己拍的短视频,似乎更有真实的力量。”监制雷建军说。

当时,导演孙虹正在清华大学跟随雷建军导师念博士,他们萌生了做一个和短视频相关的纪录片的想法,随后找到了快手平台,双方一拍即合。

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何以走上大银幕? - 陆剧吧

“看完数百万条短视频,我经历了从震惊到羞愧的过程,就像打开了次元壁。在这之前,我无法想象正在建设的高楼上,有一群非常漂亮的塔吊女工。她们每天早上克服恐惧爬到塔顶上,一上去工作就是一天。在她们的视角里,有我们平常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我们生活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能看到高楼大厦,却看不到这些钢筋水泥背后的人。而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人,其实也和我们一样。”孙虹说,在这些海量短视频中,她看到了太多鲜活的日常,和那些被忽视的普通人。

从传统电影的意义上来说,《烟火人间》似乎无法被称作一部电影,一块16:9的横向大银幕被平行安放的几块竖屏堆满,同时播放着同一主题下、不同时空的短视频内容。影片分成衣、食、住、行、家,共5个篇章,从“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到“家”的精神情感归宿,导演希望能让观众从中找到共同的连接。

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何以走上大银幕? - 陆剧吧

巨浪吞没渔船,台风袭击塔吊,风雪侵蚀高原;建筑工人在忙碌之余展示一把“体操单杠”;泥地里洗澡的工人师傅笑哈哈喊话:“来啊,快活啊”;20岁出头的塔吊女孩唱着歌;丰收时的农民大哥对着稻田霸气一喊“这是我打下来的江山”……509位素人的故事,鲜活而动人,很短也很长。《烟火人间》就像是一部众创电影,500多位短视频作者是他们的共同导演。

一次成功的电影实验,具有当代性

“第一次看到《烟火人间》,就让我注意到了它的‘当代性’,这个影片本身是非常具有当代性的实验意义的,它代表着新的表达方法和生活方法。”在2020年第四届平遥影展,贾樟柯导演肯定了这部影片的实验性。

持同样意见的还有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老师。“《烟火人间》这部电影有些超出了预期,对我来说是创造了一个微型奇迹。”戴锦华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劳动者的劳动,而且他们劳动的状态非常快乐,他们在玩、在笑、在跳,过得有滋有味,活得生机勃勃,这在当前的影视作品中是少见的。”

在戴锦华看来,《烟火人间》在形式上有思考、试验,并且自觉地处理了横屏和竖屏的关系,把横屏和竖屏的关系变成了一以贯之的形式感。

“我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实验:首先它是一个媒介的反向转换;另外就是当它被组织为一部电影,它就一定能够携带着今天的新媒体、短视频所并不必然携带的一种意义和表达。”戴锦华说。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对记者表示,他在看《烟火人间》时是“热泪盈眶”的状态:“你在最普通的中国人身上,看到了生活的不易,看到了他们对美的向往,因为真实而美、而感动。”

刘海波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现实的变化,电影生产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电影的传统概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竖屏电影《烟火人间》何以走上大银幕? - 陆剧吧

第十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也将“最佳创新纪录片奖”颁给了《烟火人间》。颁奖词认为,影片以网友拍摄的内容为基底,精选出800余条短视频。从手机的方寸之间走出,投映在电影大屏之上,普通人共同书写了一部鲜活生动的平民史诗。影片打破了传统视听的规则与束缚,创新采用多拼竖构图,为纪实影像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创新观念。

文字丨记者 何晶

图片丨片方提供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