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了。
有点认床,睡不着,晚上躺在床上翻了过往的留言。
我发现留言中有一个感受出现的频率还蛮高的。
遗憾。
当自己意识到某些事情,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自己却不再年轻和活力。
这些遗憾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短片,
内容是几位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女性,在谈自己过去的遗憾和经受的压力。
她们说,
年轻的时候,总是习惯用别人的眼光衡量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妻子、完美的朋友、完美的母亲、事业的成功…
在追逐这些事情时,却忽略了自己需要什么。
时过境迁,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错过了这么多。
她们一次又一次重复:
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当下;
如果我还年轻,我不会创建一个 ' 待办事项 ' 列表,我会创建一个 ' 不要去做 ' 列表;
会给自己一些时间,沉迷于现在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我不会放弃多抱抱孩子;
我不会忘记说晚安时的亲吻;
如果给女性的一生划分一个重要节点,我觉得是 40 岁。
40 岁,对于很多女性来说都是一道门槛。
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在心理上的。
无论这个女性处于社会哪个阶层,
“ 40 岁”都会在她们头脑中敲响钟声,暗示着中年危机的到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女人 40,与其说是一场危机,不如说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要经历的一次重要的“自我概述”的转变。
转变带来的压力,才是“危机”的主要组成。
那么,还没到 40 岁的你我,要如何在未来避免并平稳健康度过“中年危机”?
我想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危机感从何而来?
一名叫埃里克森的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观点:
“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正向、负向两种心理发展方向。
只有每一个阶段都顺利朝正向发展,我们才能平稳健康地进入下一个阶段。
40 岁处于中年期,这个阶段的人,要么是精力充沛,要么是颓废迟滞。
精力充沛者。
在工作上勇于创造,追求事业的成功,不仅是满足个人需要。
颓废迟滞者。
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放纵,重索取、轻付出,对改进自己再无兴趣。
关注我的朋友可能还处于较年轻的阶段,在 40 岁以内,或刚满 40。
为了避免进入“停滞”期,避免“中年危机”,当下我们还有机会调整自己。
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活力,而非一潭死水。
40 岁之前的你我,到底该做些什么,未来才不会后悔?
40 岁之前,坚守本心很重要。
前半生的我们,会遇到非常多的选择和困惑。
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坚守本心。
根据本心来做决定,哪怕做错了,也不会后悔。
早一点明确自己的三观,设立底线。
不管是交朋友、婚姻、事业、生活都能轻松许多。
读书时期的我,其实非常迷茫。
因为没有方向,所以学习会计,进事务所,那段时间自己过得并不舒心。
后来转行到了心理学,做了公号,码字,才发现了生活的乐趣。
现在回想,如果当初选择留在事务所,也许我的收入会比现在高上许多。
但如今的我,从没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我坚信这才是适合我的方向。
“后悔感”对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大 .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
40 岁之后,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再允许自己选择改变自己的生活,强烈的后悔感就会让人走向颓势。
“后悔感”越低的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都比较好。
所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量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也许你会失去一部分东西,但若干年后,你不会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那便是无憾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怂恿大家放纵自己。
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而不是头脑一热、抛下一切,这种行为只会让“后悔感”有增无减。
40 岁之后,用大钱的时刻说来就来,挣不到钱的风险却越来越高。
我今年住了两次院,花了很大一笔钱;我的猫咪也连续住院,又是一大笔钱。
还好我早早就意识到,钱不能随便糟践,断掉一些没必要的奢侈追求,从断舍离中找到乐趣,虽然挣钱能力一般,但至少有积蓄应对一切。
我属于例外了,对许多已婚女性而言,40 岁之后,钱不仅用于救急,更是掌控自己生活的底气。
我看过一名女士的自述,她今年 42 岁,结婚 15 年。年轻时候她算个风云人物,不仅长得漂亮,还有份不错的工作。
步入婚姻后,她收敛了自己的光芒,安心做起了家庭主妇。
她老公是成功人士,刚结婚时就已经营一家公司,所以结婚后她也安心当全职太太。
那时候老公很疼她,一般她要什么都会满足。她以为可以靠着丈夫,一辈子无忧无虑地生活。
可随着时光流逝,她美貌不再,老公逐渐对她不耐烦,晚上经常不回家。
她怀疑丈夫有了外遇,便抓着他大吵了一架,结果他二话不说就搬到另一个住处,再不管她。
那时候她的父母已年迈,她自己也已经 40 多岁,没有经济收入,连生存都不易。
最后,她只能拉下脸来找丈夫要钱,结果不光要不到,还被他用言语伤害。
说已经养她 15 年了,已经够了,以后不会再纵容她。
女性保持长期的经济独立,才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保障。
踏入婚姻的女性,不管现在感情有多好,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工作和收入。
经济独立,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权。
婚姻也好、爱好也罢,钱能给你更多的底气。
经济独立,不仅仅是为了让你有一份成就感,更是为了让你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至于陷入不堪的处境。
40 岁之前,请学会接纳自己。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提出过一个概念:终结错觉定律。
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很多事情。
但事实上,我们能改变的事少之又少。
因为环境的变化,岁月的流逝,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改变了很多。
甚至有人还想改变自己的性格,从内向变成外向。
这种想法太不现实了。
性格如何,主要和体内激素相关。
人类学家海伦费雪说过,
影响人类性格的主要是四种激素:多巴胺、血清素、睾丸素、催产素。
多巴胺能量高的爱冒险,但没耐心。
血清素高的比较自律,但社恐。
睾丸素高,性格暴躁,无法共情他人。
催产素高温和友好,但害怕冲突。
刻在基因里得东西,很难改变,只能稍微改良一下而已。
到 40 岁,早该接受自己的性格。
不要勉强,不要浪费时间。
就像我不善社交,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
在事务所的时候,我尝试过许多训练,想要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
后来我重新学习时,终于搞明白,我就是这样子,无法改变。
与其改变,不如找更合适的。
同样的,我无法改变自己,更别说改变别人。
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别人的是神经病。
也不要试图去改变任何人的性格,包括你的女儿、伴侣、兄弟姐妹、父母……
娘胎里自带的东西,我们可以引导和支持,但最终只有各自经历了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觉醒。
周国平曾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
任何年龄段的女人,都有在那个年龄阶段呈现出来的、无法复刻的美。
愿你我这辈子都能有一段时光肆意洒脱地活,不枉此生,不负此生。
如果,发展心理学的思路
让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不同看法
不如动动发财的小手
右下角帮我来个赞
叭 ~
小楼好文分享
小楼,你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