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节目中,我曾说过:在中国,仅“二十五史”中的疫情记载就不少于五百次,覆盖了全国各地,以中原和沿海地区较多。针对疫情,历代朝廷都有举措。主要是派官员巡视安抚,追责失职官员,送医、赠药、赐棺,减赋、免税等。在古代,疫情发生后,在治疗方面,基本都是由官方牵头组织。
明朝以前,大多数由官府组织民间郎中医治百姓,药物免费。宋仁宗为了治疗京师大疫,不惜将留给自己的名贵药材分发给百姓。晋代立制,地方百姓染病,诏郡县备医药救治,甚至连监狱里的囚犯有病也要给医药。从明朝中期开始,但凡暴发疫情,皇帝就会调拨一批太医深入民间问诊治病、送医施药。即使进入民国,也同样是赠药赐棺,“施诊给药,分文不取”。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疫情暴发后,官府会出台一系列抗疫措施,除了上面的派官员巡视安抚,追责失职官员,送医、赠药、赐棺,减赋、免税等,还有照方用药,定价刻碑,开仓放粮,国库领银,官员首捐,组织药局等。
(摄影:尹瞳)
照方用药。官府会编纂颁行简便易用的“方书”,放于要道,便于众人了解疫病防治。如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令各州都要抄写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和《百一集验方》,一旦出现疫情,可随时取出照方用药。不久,唐玄宗又“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天宝五年(746年),唐玄宗又颁敕令各郡县长官把《广济方》中常用药方、要点摘录下来抄到木板上,在各村口要道上张榜公示。
唐玄宗还生怕各州县抄写有误,以免用药出现差错,特地让采访使派人去校对。宋朝时则利用雕版印刷技术大量印行编辑医书,向各州县加以推广,向百姓传播预防疫病的知识。如宋仁宗时颁发了《简要济众方》,“命州县长吏按方剂以救民疾”,对照医书来救疫配药。
定价刻碑,国库领银。官府将这些医方连同药材的官方定价,镌刻在公共场所的石碑上,并指令贫病者可以从国库领取银钱购买。公开官方价格也是为了平抑私人药店的医药价格。
开仓放粮或减轻赋税。百姓染上疫病,再按正常年景交纳赋税,实在是力所不及。所以,面对大疫大灾,古代官府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最常见的就是开仓放粮或减轻赋税。唐宣宗大中年间,江淮大疫,宣宗令受疫肆虐的淮南、武宁军等方镇辖内,以前拖欠政府的缺额钱物摊派先放免三年,三年以后再行交纳。所有放免的租赋贡物,州县必须在乡村要路一一榜示,使百姓能透彻地了解。
(摄影:尹瞳)
免费发放药物。宋朝廷还推行免费发放药物的政策,并兴建惠民药局。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太医局承担起了国家编纂出版方书的任务。这些书籍经历几次修改,于1107年至1110年左右最终形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据现存版本序言可知,该方书被发放给城市中所有公共药房。
再看看大疫之年古人是如何做官的,且以苏轼为例。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知杭州,刚上任不久就遇“饥疫并作”,他多方设法救济饥民,并上奏朝廷,多方救济饥疫中的灾民。到了春天青黄不接时,苏轼下令将常平仓米减价出粜给平民百姓,还派专人每天烧粥施舍给穷人,煎药让无钱请医的病人服用。他派出专人带着医生在杭州城内四处治病,挽救了大批穷苦百姓的生命。
官员首捐。由于杭州疫情比其他地方要严重得多,单靠官府力量显然不够,苏轼还发动民间财力支援抗疫救灾。他献出个人黄金50两,再加上筹措到的官府纹银2000两,创办起一所病坊,名为“安乐坊”,收纳贫苦病人。之后,他又将“畜钱粮”作为病坊的运转费用。病坊设立前后三年,治愈病人数以千计。
苏轼屡遇灾疫,看到大批百姓被疫病夺去性命,便开始研习医理,撰有医药杂说及医方,后人将其一部分并入《苏沈良方》。他早年从朋友处讨来秘方“圣散子方”,专治瘟疫。黄州连年大疫,苏轼便公开了此药方,“全活者不可胜数”,为历代医家称道。
(摄影:尹瞳)
组织药局。苏轼是在任官员,那么退休官员是怎么做的呢?晚明退休官员祁彪佳,在退官的八年间,在家乡绍兴的几次严重的饥荒和瘟疫中,组织了慈善病坊和药局。1636年六月,丧子仅仅十天的他——他的儿子死于痘症,可能是天花,就草拟了当年应对瘟疫的药局的规条。他同10位有名望的地方医生签署了协议,共同主持坐落在城中一座古老的大佛寺中的药局。每天有两位医生当值,每名医生被要求轮流工作六天。在六月和八月之间,据称拯救了一万多人的生命。
1641年春天,收容流民的病坊建立后,他便考虑夏季重开药局。这次,他得到了地方官员的财政和精神上支持,药局组织也变得更加紧密。包括一名总理,一名司计、一名司药,而且开设了两间单独的招待室,将男女病人分开。12名医生取代了10名医生轮流值班,药局设于另外一个地方大寺庙中。祁彪佳带着医生,足迹遍及绍兴城四周的穷乡深谷,探视生病的乡民。
知古鉴今,眼前下的事,我们各自思考吧。
(本文根据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重案盘点系列】视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