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漫画 1893℃

六和钟

正月假期里,亲朋好友之间微信贺岁,“虎虎生威”“生龙活虎”“虎气冲天”“如虎添翼”等成了高频词。但也有人不忘调侃一句,“你纵有九牛二虎之力,也经不起内卷啊”——的确,“内卷”这个词近年来是特别火,还入选了《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什么很多人说到“内卷”,便谈之色变呢?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首先,什么是“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这是百度百科上的解释。很多人还是看不太明白。如果换成类似的一个词,比如“内耗”、“存量竞争”、“边际效应递减”、“低水平重复”、处于无法突破的“平台期”等,可能会更好懂一些。

对于“内卷”,舆论圈的口诛笔伐是从未止息过。“公司又集体加班到两点,这也太卷了!”“邻居孩子课外报了三个兴趣班,这么卷孩子受得了吗……”内卷喊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而因为“内卷”,“躺平”似乎也成了一种合理的人生态度。

关于内卷的描述,

有两个故事流传甚广: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某个海中孤岛。尽管岛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因为岛内耕地资源有限,而人口每年都在递增,所以岛内民众生活越来越差。以前每人每顿还能吃两个馒头,十年后只能吃一个,再过十年,可能连稀饭都喝不上了。

第二个故事,是在某个边陲小镇。以前这里的鞋店都是傍晚6点就关门,供需基本平等,大家其乐融融。但是,某一天一个店主把关门时间推迟到了11点,分走了更多客流,导致其他店家也不得不也开店到11点。这样就造成所有人每天多上5个小时班,才能获得和之前同等的收入。

故事听起来道理很简单——资源稀缺无法抗衡、恶性竞争损人不利己。

但是,这两个故事却隐藏了

最为关键的前提条件。

第一个前提:海岛和小镇是两个完全封闭的环境,岛民除了耕地种粮食、不能去打渔、也不能上树摘果子,当然更不能出海寻找新大陆。而另一方面,小镇的鞋店店主极度秉持本土精神,有外来者来本地开店坚决抵制,而自己也绝对不会外出发展。

第二个前提:海岛的岛民只知道挥舞锄头耕作,他们发明不出提高生产效率的犁车,也无法研发出像“杂交水稻”这种能提高亩产的粮食新品种。小镇的鞋店店主呢,他们除了只会生产一模一样的皮鞋外,没有人会去卖拖鞋、布鞋、高跟鞋,也不会有人想到去升级鞋的设计和舒适感。在他们的脑海里,想要获得更多客源,除了把开店时间一推再推,别无二法。

两个故事为了凸显资源的稀缺性,把地方都设在了封闭之所。我们可以认可海中孤岛和边陲小镇确实是遗世独立之地,资源恒定不变。但别忘了,资源稀缺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地球又何尝不是一个孤岛?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美国对世界操心不已的一大根源,就是他们经常所宣称的:以地球现有的化石能源和人类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支撑10亿人口过上舒适的生活。

对此,美国坚信零和博弈。以前打石油战争,现在又处处宣扬他国威胁论,大搞贸易保护和贸易战,结果自己国内反而折腾得有点糟糕。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再看中国在做什么?对于世界,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激活资源要素共创未来。对于国内,近十年来,我们将各方资源、大批扶贫干部投入到中华大地最为贫瘠、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帮助群众千方百计寻找发展出路,最终完成近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成就。

因此,什么是内卷?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你对待和利用资源的方式。

一、“内卷”是跟存量反复较劲,

把精力耗散在低水平重复上。

内卷是一个舶来词,英文名称involution,和这个词与之相对的是evolution(演化)。内卷的意思就是“向内演化”,理解内卷的关键就在“向内”这两个字上。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内卷这种现象,最早是一位人类学家在看到了某种装饰艺术后提出来的。这种艺术有点类似于新西兰毛利人的传统图腾,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相同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无限制重复。初看之下,会觉得它精美、细致入理,但看多了就难免单调。因为几种样式大量交叠重复,没有显示出创造力和多样性。

将这种无限重复的艺术形式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之一,有人说就是为人熟知的哥特式建筑,每一处看起来都精雕细琢、耗费了大量心血,但久观之下,却又找不出太多新意。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人类正因为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出现;因为拥有向上探索精神,才会有今天的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而内卷则反其道而行之,在一个固有的模式里越来越复杂。内卷的核心症结就在于,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低水平重复,和存量反复博弈却无法创造增量。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内卷”产生的后果有一定的滞后性。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你可能正在“内卷”,但是你意识不到,因为工作和生活变化不明显,但当真正发现却为时已晚了。

比如社会热议的“中年危机”和大厂裁撤老员工,很多员工心里很委屈,凭什么自己奋斗了几十年,随便来个新人就把自己换了?这可能就是因为在几十年前,你就内卷式发展、停滞不前了,所谓十年经验,其实也就只有一年,往后九年都是在低水平重复。

如果说压力大和内耗是明面上可视的危机,那内卷就是一种无声的侵蚀。陷入内卷的人,可能长陷其中却浑然不觉,深受其累反而甘之如饴。

比如,当年的柯达公司影像拍摄业务遍及全球,是一个跨越两个世纪的百年大企。但面临数码技术出现时,它无法摆脱思维定式,深信曾经带来巨额利润的传统产品还能继续发挥效益。所以,它的关注点非但不在研发新科技上,反而在原有的胶卷和胶片式相机上持续开发,耗费了大量精力,这相对于新的数码产品来说根本无济于事。

比如,人们热衷于看的某些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人摆了个流水宴席,长达一百米,紧接着就有人摆两百米、三百米;有人编了一个井盖大小的蒸笼,随后就有人编个比花坛还大的。虽然每次都能引来大量围观、甚至引发一波热搜,但除了徒耗人力又有何意义呢。

总的来讲,内卷是藏着慢性毒药的蜜糖,身体微微有恙,但好在暂时有甜头可尝。身处内卷之中,你累得筋疲力尽,以为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但它会经不起考验,或许只是飞来一颗石子,就轰然碎裂。

二、既然知道“内卷”不好,

为什么还是走不出来?

1、固有的价值观念无法正确识别对待“内卷”,甚至将其奉为圭臬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教条视为宝典。譬如早已过时的观念仍有人不明就里地执行,一些旧的民间风俗早已失去了其原本涵义和现实土壤,但还是有人花大量精力投注其上。二是把复杂看作高级。像微雕微刻只是形式上的艺术,艺术内涵并不会超越正常的艺术创作,但还是有一些人愿意死磕在核桃、米粒甚至头发上练习。一项工作明明清晰明了,却还要召开大量的报告会和评审会。这就是把表面的精细、形式上的复杂当成高级、看成先进。三是把时间等同沉淀。不把目光放在产出和提升效率上,而是比谁工作的时间更长,谁在办公室坐的时间更久,谁周末补的课时更多,连焦虑的方向都没搞明白。四是把从众当成上进。出现一个热点,大家趋之若鹜,别人干了自己没干就很紧张,不管和自己原定的目标是否相干、和自己的主业是否相符,就硬着头皮凑上前去。媒体说要培养艺术细胞,就赶紧让孩子去学音乐和美术;媒体又说学习智能机器人、scratchPython编程很重要,你怕输在起跑线,又把孩子匆匆送上阵。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2、过于沉湎于舒适圈、缺乏从内突破的动力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资源陷阱”,坐拥“金山银山”反而导致社会倒退。比如委内瑞拉在上个世纪初发现石油后,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年均GDP增长率也一度高达6.4%。但是直至今日,委内瑞拉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一旦油价下跌,经济就会立马衰退。再如巴西,从殖民地时代出口红木、黄金,再到今天的各种矿产,巴西的自然资源不可谓不丰厚,但到现在经济发展常常被经济学界说成是“看天吃饭”。还有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未能幸免于内卷,凭借着原有的厚实家底意气风发地搞福利社会,结果许多国民懒于工作更何提创新,整个社会暮气沉沉、积重难返。内卷就是个舒适圈,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3、外部竞争持续加压,对“外卷”的要求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GDP的年均增速十分亮眼,这也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对比某些发达国家,美国的GDP增速是2-3%,德国在1%左右徘徊,而日本几乎是零。这并非指这些发达国家没落了,而是他们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期,也就是“增量时代”。在增量时代,百业待兴,遍地都是机会和舞台,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开发和各行各业趋于稳定,社会便逐步进入“存量时代”。

在存量时代,想要“外”拓的难度越来越大,要追求更大的利得,一是争夺他人的机会、陷入高强度竞争,二就是拼命向内求、把同一件事情做到精细再精细。比如,日本的汽车工业,会拉上一条几十米长的日光灯带,通过照射和反射,寻找那些肉眼无法发现的、最细小的缺陷。但是一旦上路,这辆车可能会被路上的飞溅的小石子再次砸出各种凹痕,所以偏离主要矛盾的如此“精益求精”,其实意义也不是太大。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而今,中国GDP的增速也在放缓,这样的放缓给我们带来了明显的感知:竞争愈演愈烈了,找工作和赚钱也越来越难了。致使这种感知产生的原因,就是资源的收缩和社会对技能的更高要求,我们需要拥有更强大的本领,才能逐浪前行、走在前列。

三、身处内卷时代,

我们该如何破局?

从整个社会来看,内卷本质上是经济增速放缓,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切换,带来的一种短期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原先的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有的甚至还未摆脱。“存量时代的高强度竞争”,是我们向更高阶段发展迈进的过程中,必须逐步适应的新常态。与此同时,所谓的内卷,其实也是对社会的一次洗牌。过去那些善于追求数量、力求速度的人占到了先机、获得了机会,但在现在,固化不变、躲在舒适圈和过于单维的精细化就会成为被“内卷”淘汰的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一是坚持学习,持续追求突破创新。过去一项技能管用的半衰期,大概是30年左右,现在这个周期已逐渐降到5年甚至更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更新已知、探索新知,否则就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存量舒适圈中打转。摆脱内卷,就要去创造增量,保持蓬勃朝气,敢于逆风前行,勇于争先创优,走出“舒适区”、步入赛车道,做更多生产性、创造性的努力。

二是清晰了解个人的特长优势,差异化发展。去上哪个大学、选什么专业、毕业后又从事什么行业?很多人总是习惯于把未来的目光放在他人身上,而人一扎堆就容易造成资源紧张,演化为高强度竞争。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绽放出各自的精彩,不必总是做和他人一样的事情。抛开功利主义,深入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也可以打造自己的风口。

三是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想成就一番作为,压力大点再正常不过。但是现在有的人一说到“内卷”,仿佛就找到了自身可以“躺平”的理由,“你看,那么努力其实没有意义”“只要我躺得够平,内卷就卷不到自己的头上”。实际上,躺平从来都救不了内卷,推动社会发展的总是源源不断的奋斗。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躺平之后,欲望依然趋同,那么躺平也会衍生出内卷。

六和钟丨“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 - 陆剧吧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壬寅虎年,我们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

这个时代给予每个普通人的机会有很多,国家全力保障每一个人的公平正义,在各个领域的成果榜单上每年都能看见活跃的新面孔。前进路上,我们既要敢于突破内卷,跳出固有的竞争状态,摆脱“红海”,进入“蓝海”;更要丢掉“佛系”、远离“躺平”,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使命感一展身手乘长风破万里浪,岂不壮哉!

(原标题《“内卷漩涡”,怎样认识、如何破局?》。编辑 吴盈秋)

标签: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