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出了个“丑”画家。
1993年,著名演员巩俐在电影《画魂》中,演绎中国女画家潘玉良的一生。从贫寒家庭中出身,父母走前又被所托之人舅舅贱卖红楼,不甘于寄人篱下,遇见“贵人”潘赞化,成就了这一生的传奇故事。
2003年,香港小姐美人李嘉欣也曾再度饰演过潘玉良,影片中的她,从娇美丫鬟到优雅知性画家。在剧中与田守信、潘赞化俩大主角上演着一幕幕爱情故事。
尽管娇媚珠玉的美人刻画在前,然而,看到潘玉良真实的照片,你可能会大所失望。“潘玉良的狮鼻梁、厚嘴唇、小眼睛、驼背的体态!”与刻画饰演的明星美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真实的又是怎样呢?
1908年,年仅13岁的女孩,被自己50多岁的舅舅,醉意朦胧地带进一家颇有名气的红楼,卖身于红楼,也只为换取些银两讨酒喝。
红楼老鸨伸手抬起眼前这个孩子,女孩的面相让老鸨着实嫌弃,很不屑地说道:“你这孩子,长着张驴面似的、腰身粗壮、小眼厚嘴唇、关键还是个驼背的,这苦面像,那个客人都不稀罕,给人家擦鞋都嫌弃!”
酒鬼舅舅一听到这话,愤怒的一把抓起外甥女的头发,骂她就是个“丧门星”。
女孩头皮都快被抓起,疼得嗷嗷叫,不断哀求着眼前这个男人:“舅舅不要再打了,我去外面做工,挣钱了给您买酒!”
正当舅舅骂骂咧咧地准备把女孩抓着往门外拉走时,不料女孩一把推开舅舅,扑通一下跪在老鸨面前:“求求您,就收了我吧!我很能干的,求求您了!”
在女孩不断地哀求声中,让老鸨的心也软了起来,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也是从一个小丫头端茶倒水,忍辱负重的才走到今天。
因为女孩样貌毫无特点,“国”字脸的丑陋,但老鸨还是把她留下来了。
老鸨见状叹气道:“两担大米,一坛酒,合适的话就把它还给我!”
舅舅一听,怒气愤然的表情瞬间变成喜笑颜开,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点头哈腰说道:“我愿意,谢谢老板!”东西到手后,刻不容缓的丢下这个13岁的女孩,头也不回的走了。
说起来,这个女孩也是命苦。
女孩叫潘玉良,1岁丧父,8岁丧母。母亲临走前把潘玉良交给了舅舅照顾。
谁也没想到,这个舅舅烂赌成性,每天不是在赌场里赌钱,就是在酒管里喝得不醒人事。
舅妈也不是个善茬,一脸尖酸刻薄的样子。自从被舅舅收养后,每天捡柴烧火、打扰庭院、洗衣做饭、端茶倒水的的活,一样没少过。辛苦劳勤的“寄人篱下”生活着,幼年时期的成长都在一件件的农家小事中度过。
其实,在买到红楼前,潘玉良也曾被舅舅带去过两家红楼,只是都因为她的长相而被拒之门外。
因为年纪太小,很多家庭小作坊也都不敢用她。第一,给人做丫鬟,嫌年纪太小。第二,长相不仅不出众,还特别“丑”。
急于喝酒的舅舅就只能带她到红楼里,碰碰运气,换点酒钱花花。
潘玉良一开始也知道,红楼是个是非之地,而当时答应舅舅的时候,也只是为了不挨打骂。于是,她不断地试图逃跑,但还是被红楼的人给抓了回来。
老鸨上下打量着潘玉良,摇摇头说道:“你长着一张驴面、厚嘴唇、小眼睛,如此苦命的面相,不是吃这样饭的人!”
见她宁死不屈的样子,又花了米和酒买下来,老鸨只好让她学习唱曲。
这姑娘生得不好看,可在学习上却颇具天赋慧根,学习吹拉弹唱,一点就通。
17岁那年,她遇见了当时新任的芜湖盐督来红楼庆祝。在红楼生活的这几年里,她非常懂得看人眼色,最后成功地以一曲《卜算子》吸引到潘赞化的注意。
盐商拉潘赞化来红楼,也成为了她命运的转折点。庆祝会结束后,正要转身离开的潘玉良被叫住了,俩人逐渐在唱曲的讨论中交谈起来。
一来二去,俩人萌生了爱情的火花。潘玉良的眼光不错,这个男人思想开明,为人又正直,是自己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老鸨懂得来红楼的男人都是为了什么?见潘玉良如此沉迷潘赞化,对她好言相劝,可潘玉良并不认为她的眼光会看错人。事实证明,潘玉良是对的。
没过几天,潘赞化不惜花费为她赎身,还把她接入府中,成为了潘太太。潘玉良的人身得以自由,可她并没有像他人一样,贪图享乐。而是,研究起了绘画。
在潘赞化的支持下,1918年潘玉良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院,而后又去法国留学,成为了巴黎美术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又去了意大利学习雕塑。
七年的学成归来,让她成为了中央大学教授。眼红的位置让她坐得并不长久,有人扒出了她以前不堪的经历,最终,忍受不了言论的攻击下,只能只身前往法国。
成立画室后,出色的作品受到众人的喜爱和认可,还屡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无数。
画作也许是她的生命,也是她唯一的财产。可由于当时国内引发战乱,身处异国他乡的画作却被禁止带回国内。
既然不能把画带回自己的祖国,那就把画卖掉,将画款转变为物资,从欧洲运回祖国,支持抗战。
将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却又因种种原因不得不推迟回国日期。战乱的动荡让她与家人一度失去联系,直到再次与家人取得联系时,才知道丈夫早在1959年就去世了。
有丈夫的出现和支持,才有了自己现在的成就。
而此时,潘玉良的朋友知道她在法国的艺术上颇有成就,主动联系她,邀请她加入法国国籍。
可身心都系着祖国的人,又怎会答应呢?
她拒绝了。
在后来的访谈中她说道:“坚守三不原则,不加入外国国籍、不谈恋爱、不与任何画商合作。”
无论在哪里,她总是强调她生为华夏人,她是“中国女画家潘玉良”。
是的,她是第一个以雕塑作品走出国门,走进巴黎现代美术天地的中国艺术家,第一个在罗马画廊陈列作品的中国人。
她不仅为自己感到骄傲,更为自己生为华夏人而感到骄傲。对于祖国的感情,就像刻进血液里的文字,即使走遍千山万水,她也一直都在。
她的国画也是如此,一反文人画作的淡雅,充分发挥出西方艺术文化背景,用烘染和厚朴、浑厚、沉静的韵味,将中国的笔墨精神和西方画作的实体质感融于一体。既弥补了中国国画的形体结构欠佳,又充分发挥传统国画的独特的自然,线条勾勒精炼呈现富有独特的审美差异。
变幻莫测的机遇是人为不可控制的能力,潘玉良的一生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努力和天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善于抓住机会,才能不轻易向命运妥协。然而她的转折点,所认识的“贵人”潘赞化,给了她花开赋予花香的意味,成就了她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