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考》大结局,一锅小火慢炖,煨了二十多天的汤,沸腾了!
金和县的考生,历经疫 情、洪灾、高 考延期,完成答卷,告别中学时代;
四中校长史爱华,送走职业生涯蕞后一批学生,不留遗憾地迎来了退休时刻;
一中校长王本中,把意气风发的学生,送回父母身边,潇洒地转身,向学校走去;
忙于生计,未曾停止奔波的父母,放下一切,来到校门口,迎接大考结束的孩子;
孩子们,放下长时间背负的压力、责任和焦虑,迎接新 生活的到来……
场面煞是感人!
满屏的青春气息,满屏的正能 量。
谁的青春不张扬?
温馨感人的画面引发观众的回忆杀。
细腻真实的情感流露把观众感动得一塌糊涂,网友直呼:
“够真实!”、“没看够”、”有股魔力一直吸引着我!“
追剧到此,我们知道,伴随着剧情落幕:
学校的大考,结束了!
孩子们的大考,结束了!
但是,家长们的大考,仍未结束!
这部剧依然留给家长很多未完成的课题,值得家长深思!
分数和成长,哪个更重要?
大结局很圆 满,但是,留给观众的悬念却一个都不少:
很多人都想知道他们考了多少分;
周博文有没有考上目标学校?
田雯雯和周博文大学在不在一个城市?
吴家俊考上艺校了没有?
高铭宇去哪上学了,他的爷爷怎么办?
然而,剧情在欢乐中落幕,并没有对这些现实问题给出交代。
这引发了一个思考:分数和成长哪个更重要?
回想一下,近几年,但凡关于孩子教育的影视剧,关注点多在鸡娃、课外班、特长培养、名校情结等话题上。
对于分数的追逐已经到达高点,家长们焦虑不已。
这部剧,恰恰相反,并没有着重于分数,而是展现了分数背后,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因素:父母的陪伴、父母的婚姻感情、家庭氛围,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着眼于孩子备考过程中,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以及他们的成长。
剧中既有非常重视分数的校长王本中,也有看重成长的校长史爱华,两种理念的碰撞贯穿始终。
王本中看重分数,看重升 学率,管理更加严格,但是他的初衷不是因为自己观念传统,而是他发自内心的爱孩子,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在一点一滴中感化学生。
史爱华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校长,做教育的格局和眼界也更高,他教育敏锐性强,对学生更加宽容,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斗志。
在高 考因洪灾延期一天时,少部分及时赶到考场、等了一天也没能考试的家长和孩子非常不满。
其中,有一个家长吵着闹着要带孩子离开学校统一安排的住宿地点,回家去住,其实是借机表达对考试延期的愤怒。
校长史爱华捕捉到了考试延期的安排会影响学生的心态平衡,临时向全体考生做了一次演讲。
他从自身讲起,讲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他让考生知道高 考制度的公平性,让学生从国家和社会的视角来看待高 考,理解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放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瞬间。
他把成长看得比分数更重要,升华了观众对高 考的认知。
双减之后,关于分数的导向问题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
教育场域内平静海面下依然波涛汹涌,对分数的追求并未得到完全消解。家长们依然对学生的学习感到焦虑。
这部剧,也是从这个问题上给了家长答案,希望家长更多地看到分数背后,孩子心智和情感成长的巨大价值。
目标和感受,哪个让人更幸福?
第 一天考试结束,其他同学都有家长来陪,高铭宇只能和爷爷通电话。
画面中,爷爷坐在屋子门口,气色很好,屋子里也有人在帮忙,爷爷告诉他自己在家生活很好,村里人对他非常照顾。
不用说,这应该是爷爷怕高铭宇担心,把一天中蕞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场景拿出来给高铭宇看了。
作为一个高龄、患了中风的老人,哪怕有村里人的照顾,独自在家,心中的孤独和酸楚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硬撑着等到孙子高 考结束,看着孙子上大学,恐怕爷爷很难支撑下去。
高铭宇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只有考上好大学他才能向爷爷有个交代,才对得起关心他和爷爷的老师、同学和村里人。
很长时间以来,生活逼得他要把自己炼成不被一切困难打 倒的硬汉,考个好大学是他给自己下的死命令。
然而,通话中,爷爷并没有跟他说自己有多么期望高铭宇上大学的事。
他对高铭宇说的是:
“我知道,你一定能够考得非常好,但是你记住喽,不管你考得好也好,不好也好,你永远是爷爷的好孙子。”
听了这一番话,高铭宇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开心的笑容。
这是很难在他身上看到的愉快和放松。
爷爷这句话对他来说简直太疗愈了,他感到前 所 未 有的释然。
恐怕这样的笑也治 愈了爷爷,让爷孙俩都不再紧盯着高 考和大学,生活里没有了其他。
看着高铭宇开心的笑脸,爷爷哽咽地说:
“有你在,爷爷特别幸福!”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因为对目标的执着忽略孩子的感受。
偶尔也会逼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甚至态度严厉,导致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加紧张。
这个时候,孩子一定会认为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取得的成绩,他做的某件事。
陪伴孩子过程中,尊重孩子的感受或许比达成目标更重要,告诉孩子:
我不是因为你学习好才爱你,而是,因为有你,我才幸福。
家长和孩子,谁才是老师?
这部剧中,一直被网友吐槽的田雯雯父母,也抛下一切来接考试结束的田雯雯。
可是,就在高 考的第 一天,洪水淹了老宅房屋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想到应该在孩子考试前回来。
缺席田雯雯成长的点滴时刻、重要时刻,甚至危机时刻,是这对父母蕞普通的日常。
对田雯雯来说,不是她的父母不值得依靠,而是她根本就不敢依靠他们。
直到考试期间接到电话,妈妈说要回来的时候,田雯雯还是一副不需要她们的样子,她让她们先不用过来看她,说:“我自己在这还安静呢!”
父母对她的影响微乎其微,她记忆深刻的很多成长和感动都来自身边的其他人。
田雯雯在高三开始时就建了一个学生分享群,名字叫“蓝 光”。
大结局里,她终于说出了这个名字的由来。
原来,她是03年非 典期间出生的黄疸婴儿中的一个,田雯雯说:“想到她们这批黄疸婴儿,在小芸阿姨的照顾下沐浴在蓝 光中的样子,就感到特别幸福,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再造之恩,永生难忘。”是田雯雯铭记在心的信念。
她志愿报考护理专 业,把小芸阿姨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
在周美仁找到她,把她救出被洪水围困的家时,她也说了这样的话:
“周叔叔,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她还说:
“真羡慕周博文,有你这个好爸爸。”
只能说,有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真的很难。
即使是这样,田雯雯内心依然很深地爱着她的爸妈,还有妹妹菲菲,渴望着来自他们的爱。
这一点,从田雯雯懂事的体谅父母的难处,以及她与妹妹互动的细节感受得出来。
好在,在田雯雯一次次绝望的呼喊,经历的一次次危机,和她的懂事里,她的爸妈看到了她坚强背后的脆弱,感到了自己对孩子的亏欠,也在不断地成长。
对田雯雯来说,爸妈能够放下一切,回来接她,她已经非常满足了。
终于,她也可以感受一下爸妈在身边的幸福了。
一直以来,不是爸妈教育了她,而是她教会了爸妈该如何去爱。
这样的例子,还有一直被周博文教育的周美仁。
周美仁曾经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说自己是儿子的猪队友。坦言被儿子教育的感觉太爽了。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 一任老师,没有家长不想当好这个老师。
但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像周博文妈妈那样,成为一个“领了毕 业 证的家长”。
偶尔,我们还是成了孩子的猪队友,在孩子的引 领下,才学会了如何去爱。
结语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当你准备好了,老师就会出现……“
其实,当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是父母该准备好学习的时候了,这个老师,就是我们的孩子。
他会带我们走上为人父母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