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的崛起------《我和我的祖国》

电影快讯 1260℃
主旋律电影的崛起------《我和我的祖国》 - 陆剧吧

以前对于主旋律电影,尤其是这种带有浓厚的完任务色彩的电影,真的期待值不高,因为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这种主旋律电影的普遍拍法都是:一些重要历史进程的重现,顺带堆明星脸蹭流量,其实故事和人物都很干巴,让人不禁会产生“枯燥”、“假大空”的预期。

不过这个情况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开始有所不同,2017年的《战狼2》一扫观众对主旋律不买账的旧观,登顶我国影史最高票房。2018年的《红海行动》延续了这一良好的状态。

而2019年迎来了大爆发,在国庆70周年之际,这个国庆节的三大主旋律电影都有不错的票房,也就是说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片方找了七位导演分别选取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拍七个短片,七支短片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是整体质量不差,算是圆满完成了对祖国的献礼。电影对建国70年历程中的7大“核心现场”,进行了别致的拆解。每段故事,都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输出”,而是采取平民化的视角,聚焦每场事件背后默默无闻的平凡者。我印象比较深的是

1,前夜

客观而言,《前夜》是七个故事中,拍摄难度、导演技巧和演员表现上最佳的作品。如果要在其中评选“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非管虎和黄渤不可。但个人旨趣上,它在核心创意上稍显保守,这是有些可惜的。

这段故事的题眼,是片中至关重要的阻断器。虽然它只是一颗小小的金属球,在整个规模空前的开国大典上并不起眼;但如果它出了问题,那么五星红旗就无法稳当地停住,有被顶飞的风险。这颗小球,其实就喻指开国大典背后,在各个环节里付出努力的每个人。

导演管虎一直擅于描绘极端情境下被逼到绝境的人物,如何爆发出自己的潜能和毅力。《前夜》是他擅长的题材,再加上黄渤看似外露、实则饱满稳当的表演。整个故事在完成度和情感表达上,是不出意料的高分。

2,《相遇》

没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而张一白却选择将目光聚焦于一对被命运捉弄的恋人,可谓极为微观的视角。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上背诵这件事情的历史意义,却从没想过这件事背后的个体印痕。

参与原子弹研究是向所有人保密的,“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要把在基地看到的一切,永远烂在肚子里。”高远就是为了研究原子弹工作,隐姓埋名生活放弃了自己的家人和爱的姑娘,他的女友方敏便苦苦寻了三年。后来因为工作受到辐射生病,这也就是他戴着口罩的原因。当他被辐射后,他急着先汇报工作。那一刻,大量鲜血透过白色口罩流了出来,首长望着他的背影说出:“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

后来高远回北京养病,两人才在公交车上相遇。这辆车是以往二人约完会后高远回家的车,也是女友方敏三年来希望遇到高远而经常乘坐的车。方敏一眼就把高远认出来了,但高远却不敢和女友相认。戴着口罩的高远,目光闪躲地对女友说:“我不认识你,你认错人了”,可方敏还是很确定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她等了三年的人。

任素汐和张译演绎得实在太好,从刚在车上,任素汐的内心挣扎到底要不要相认(内心有思念,也有对男友的怨念和女性的小傲娇),到回忆两人相处点滴,可以从张译眼神的逐渐温柔转化看到他们曾经的甜蜜。再到最后任素汐用手指指着报纸示意,张译的演绎简直绝了,没有任何多余的话,就只有看似云淡风轻的眼神轻微颌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同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铺天盖地卷来。两人被欢呼的人群冲散开来,直到这时,高远才揭下他一直戴着的口罩,隔着人群热泪盈眶地看着方敏。

十多年年后高远爱的女人从电视屏看到了高远的名字和他的照片,终于知道这么多年高远离开自己的原因,也明白他这么多年到底做了什么。

5,《北京你好》

这一章节的背景时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那一年还发生了“汶川地震”。影片将这两件事作为关键点相融合,借着一个叫“张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讲述了一个温暖入心的故事。

葛优扮演的“张北京”算是一个失败的男人,因为不靠谱妻子跟他离了婚,想关心儿子却连他穿多大鞋都搞不清,有了事就装傻蒙混,还嘴贫话多爱炫耀。

葛优作为出生于北京,又演多了“京味”影视作品的老戏骨、实力派,正如这一章节的导演宁浩所说,是出演“张北京”的不二人选。

宁浩的作品向来能将简单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妙趣横生。他故事里的角色给人的感觉是“极具特色”,因为他善于用特点鲜明的语言、动作来辅衬人物、烘托氛围,常常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成就一幕经典场景。

比如《疯狂的石头》中那个被奸商坑了、悬在半空进退不得的“大盗”;因为汽车溜坡挡住了井盖,被困在下水道的“笨贼”,至今仍是许多人的笑点。

这一次在《北京你好》中,他同样为“张北京”设置了许多语言、动作细节。

而被宁浩称为“国宝级”演员的葛优“葛大爷”,用他自然娴熟、自带喜剧效果的“葛式”表演,让这些语言、动作设计呈现出了“1+1大于2”的效果。

成为公司唯一的幸运儿,拿到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后,葛优花式展现了“张北京”的兴奋、得意。先是给朋友们挨个打电话,用北京方言调的英语炫耀自己的“歪瑞嗨皮”。

这还不够,他还将“北京爷们儿”的“贫”发挥了个淋漓尽致——一边开车一边放声高歌《我和我的祖国》,经过鸟巢吐槽一句“这得养多大鸟儿啊”,去超市购物都得炫耀一下“您说我这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搁哪儿合适啊”……一腔快乐遮掩不住,他也不想遮掩。

跟路人炫耀够了,就去找前妻,在对方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儿子的关心。明明是显摆,还要用最克制的那种“我给儿子准备了件生日礼物”。

被前妻怼了也不反省,按捺不住满心雀跃,对着一个乘车的孩子也忍不住要拿出来展示展示;去儿子的生日聚会上,把票拿出来前还要再自吹一番,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成功地将自己变成全场焦点后,才“仪式感”般地揭谜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每个场景都有笑点,每个细节都是功力——宁浩的把控+葛优的表演。随后的街巷追逐一段,那一句疲累、沙哑的“同志们,跟我上”,又让人想起《非常勿扰》中他误入葬礼和小教堂忏悔,真是让人笑到肚痛。而宁浩设置的“赛车音效”、医院轮椅梗儿等,又将笑果提升了不少。

但葛优的“张北京”,又不止是不靠谱和搞笑的,随着故事的推进,他的善良开始体现出来。为了那个来自汶川的孩子能摸到去世的父亲修的栏杆,他将那张用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展现父爱的门票,无偿送给了对方,还嘴硬地说“我有萨马兰奇呢”。一张门票他恨不得显摆给全天下的人看,但是真的做了好事,“张北京”却又低调了。若不是影片“巧合”地让那个孩子出了镜,讲出了“穿红鞋子的光头出租车司机”送票给自己的事,他或许不会跟任何人提起。

这七个风格各异的故事,由各自开篇时的手写串联在一起。这些故事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却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被这些优秀的电影人再度呈现到我们的祖国和人民的面前。希望以后我们主旋律电影越来越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