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再看《十二怒汉》, 那份对于生命的敬畏, 让人振聋发聩

电影快讯 1783℃
十年后再看《十二怒汉》, 那份对于生命的敬畏, 让人振聋发聩 - 陆剧吧

前些日子,律所里新来的实习生让双哥推荐一部经典的法律题材电影。

双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十二怒汉》。

大约正好在十年前,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里表达的那份对于生命的敬畏。

“Life is in their hands,Death is on their minds”

这是电影《十二怒汉》的海报宣传语。

类似古文中的,“生杀予夺,皆系一念”。

古代,刑罚之权只掌握于极少数人手中,但随着法治的发展,陪审团制度的产生,让普通民众也参与到刑事犯罪的审理中。

在陪审团制度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由陪审团决定,然后法官再根据法律适用对应的刑罚。

因此,涉及人命案件时,陪审团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的认定,很可能会决定这个人是否会被判处死刑,或者终身监禁,陪审团的一个决定将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每个人都曾幻想过成为伸张正义的侠客,但当自己真正拥有这种权力时,又是否会谨慎的使用它呢?

《十二怒汉》告诉我们,很难。同时,它也告诉了我们,应当如何去做。

十年后再看《十二怒汉》, 那份对于生命的敬畏, 让人振聋发聩 - 陆剧吧

《十二怒汉》第一版出自美国,之后被多个国家翻拍。受到如此拥戴,不仅因为它极高的艺术水平,更在于它传递的价值观念——在审判一个人是否有罪时,我们该秉持怎样的态度。

电影开幕,一场刑事审判已进入尾声。法官对十二名陪审员说,本案中已有一人身亡,另一个人的生死掌握在你们手上。这句台词,道出了这部电影的核心观点,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不仅是一项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同时也告诉我们,电影是关于一起刑事杀人案件。

仅一句台词就完成了交代前情和点题,足见导演功力。

十年后再看《十二怒汉》, 那份对于生命的敬畏, 让人振聋发聩 - 陆剧吧

随后,陪审团进入会议室并立刻进行投票表决。投票结果,仅有一人投票认为无罪。于是旁人问道,你为什么认为这个嫌疑人无罪。他说,我并不知道他有没有罪,但是我们的决定将影响他的生死,我认为我们应该经过谨慎的讨论再做决定,不能如此轻率。

于是,其他人勉为其难的开始讨论案情。

这是一起杀人案,一名贫民窟的少年被指控杀害他的父亲,对面和楼下的邻居是证人,还有一把凶器,该少年没有不在场证明。

当所有人都认为证据确凿,不用再浪费时间讨论案情了,有的人急着看球赛,有的人急着办事。但投无罪的人不这么认为,他坚持对每一个证据进行分析。最终,陪审团发现,每一个证据都存在疑点。

杀人凶器是一把款式精美的折叠刀,少年曾在某家商店买过一把这样的刀,老板在警察审问时说他的店里这样的刀只有一把。刀上其实并没有任何指纹,但人们认为这把刀可以作为少年杀人的证据。

然而,认为无罪的陪审员曾在少年居住的街区买到过同款的折叠刀。因此这种刀具并非极其少见,仅靠这把刀定罪,不足为凭。

同时,两个证人的证词串联起来后,也自相矛盾。对面的邻居说案发时一辆电车经过,她透过车窗看到了案发经过。但她是一个近视,当时也没有带眼镜,在一片黑暗中,不可能看清杀人者的模样。楼下的老人说案发时,他听到楼上的少年说我要杀了你,然后有人倒地。但杀人时是有电车经过的,噪音非常之大,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可能听清楚楼上的对话。

因此,陪审团基于对证据的合理怀疑,认为证据不足,少年无罪。

那么这时,人们会问,到底是谁杀了人?

电影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世事有时就是如此,不团圆的结局才是真实的结局。

我们常说,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愿望终有一日可以实现。但事实上,面对极端复杂的案件,想百分之百确定罪犯,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们往往要面临这样的选择——是不放过一个坏人,还是不冤枉一个好人?

出现犯罪,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抓住凶手,我们无法接受一宗犯罪最后没有个了断。

因此,一旦出现了嫌疑很高的人,人们就不假思索的觉得他是罪犯。

越是骇人听闻、令人愤慨的案件,往往越是如此。

因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对被害者越是同情,对凶手就越是愤怒。这种情绪极需一个出口,即使没有那么确定谁是真凶,人们也会想赶紧处罚,还被害者一个公道。

但如果错了呢?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巧合,又有那么多心机深重的阴谋家,如果这个被千夫所指的嫌疑人其实是被冤枉、被嫁祸的呢?

这时,我们会细细思索其中的可疑之处吗?

还是仅仅凭情绪主导,只凭借片面的证据就在内心对他人处以死刑?

《十二怒汉》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后者。

那么这时会有人问,万一找不多更多的证据怎么办?万一这个人就是凶手怎么办?

这正是为什么我说,我们需要选择究竟是不放过坏人还是不冤枉好人。

这个问题一直饱受争议,在近代法治建立后终于达成一致——疑罪从无。

既是说,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证据不能达到确凿无疑,那么就不能判定这个人有罪。

毫无疑问,这是强调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为什么这样选择?这部电影说出了两大原因:

一、谨慎的判断是对生命的敬畏。

当你的决定将影响另一个人一生命运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秉持最谨慎的态度,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法律惩治犯罪,其原因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因此,在判断是否有罪的过程中,我们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来做决定。就像电影里说的,“如果被审判的人是你呢”。正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公平的审判,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罪才需要谨慎小心,而不是仅因一时激愤便给人处以死刑。

二、排除偏见

电影中的少年从小在贫民窟长大,陪审团中的一位老人说,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小孩,他们总是满嘴谎言,不值得相信。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社会偏见,当你看电影时,你会觉得老人的想法很荒谬。

但仔细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也一样吗?总是通过标签和印象来判断他人。当这种判断会影响一个人一生时,也依旧如故。因为在你心中,早已认定事实就是如此。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放过一个坏人”是一句很理想的话语。

虽然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无法侦破的案件,如果我们一定要不放过一个坏人,往往就会酿成冤假错案。

而让无辜者蒙受不白之冤,是法治最大的失败。

现今,全球已进入网络时代,在每一起大型司法案件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类似陪审团的角色。

我们对案件的判断会形成舆论,舆论会变成民意,最终一定程度上影响司法,我们的言论也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这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谨慎地行使这种权利。

深思熟虑之后再发表言论,而不是将一时激愤自认为是伸张正义。

因为,你的错误判断可能关乎另一个人的命运。

保持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

十年后再看《十二怒汉》,那份对于生命的敬畏,依然让人振聋发聩!

撰文:Lawyer_C

运营:罗易

让冰冷的法条温暖生活,从生活的视角服务大众;

双哥说法,说的不仅是法律,讲的更多是生活!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