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生活, 值得一看

电影快讯 1263℃

我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是我欠邓超一张电影票。不是说他的电影拍的手法有多好,我是个业余人士不好点评。只是让我想起了我的生活,让我哭让我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怀着的是一颗感恩的心。

先说家庭吧。我刚上大学,家里也不算什么富有,最多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每次打电话,我最难受的时候,就是他们和我说放心花钱,不要省着,需要给我们打电话,家里管够之类的话之时。我需要笔记本电脑,他们一句话没说就买了一个配置很高的给我,美名其曰以后不用买了,可是我知道下次我在开口的时候,他们依旧会这么果断的给我买下。我不想戴框架眼镜,他们给我重新配了角膜塑形镜。我只是在偶尔悄悄听到他们谈话的时候,才偶然会知道他们在精细的算着每一笔的开支,因为家里有老人要赡养,有贷款要还,还要给我余出钱来在异地生活的很好,他们自己用他们的话来讲,凑合就可以了 。看到邓超在为了儿子可以付出一切时,看到他从来不告诉儿子自己当年案件的曲曲折折,让儿子依旧对世界充满希望时,尤其是他刚从监狱出来想给儿子买面改善伙食但钱不够时候,退了自己的啤酒换了饮料时候,那种现实和电影的冲击带给我的,是对父母的感恩。

再谈谈学校吧。我很庆幸,也很感恩,我人生中遇到的所有老师,都是对教育事业十分热爱的老师。我记得我初中的老师们,都是很年轻的刚刚进入学校的老师们。像小高老师一样,虽然没什么太多的经验,可是有着年轻人新的理念,有着年轻人的活力,有着对教育看似有点唐吉诃德式的热情。可是这群老师教出来的我们,在现在毕业四年后,依旧会在每年教师节的时候给老师一起想一个新的创意送出祝福,我们真正的做到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记得当年在别的老师都明令禁止不要谈恋爱的时候,我们老师告诉我们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只是我们在沉溺于爱情的甜蜜表象时候,要懂得承担责任,要会对未来负责。我记得在别的班级紧锣密鼓开始备战中考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们带我们出去堆了雪人,打了雪仗。语文老师说,没有真情实感切身体会的作文,不算是文章,那天我们写了一篇名叫《中考那年的雪》的作文,全班人边写边哭。我还记得我的老师们永远不会用同学们来叫我们,她们永远都在说弟弟妹妹们,或者我的孩子们,他们把我们真正当作了自己的家人。我也记得,在中考之前,班里有同学并不想学习的时候,老师鼓励全班同学写信给这些同学让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她和我们说,人各有志,你们可以不选择学习眼前这些小小的课本,但是你们不能放弃学习这件事,学习才可以让你们有未来更多的选择。最后,我们这些孩子们,有的一步步上了大学,有的去了体校做了运动员成为了青运会的冠军,有的去苏州学了中式茶点,现在还在学习,听说偶尔还会教外国人中式茶点,宣传我们的特色。还有的一直想做宠物美容师,初中毕业上了职高,职高毕业去开了自己的小店。还有为了学习化妆和设计出国留学的,等等。可我们都没忘了要不断学习。

上述的这些,和电影里的故事并不冲突。我们都是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出身的,可这并不妨碍我们有处于不同阶段的美好。反而会让课本里印刷的文字充满温度与回忆。电影在呼唤,我们在寻找。

最后,我想谈谈桥。这是整个电影的主线。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他自己的桥”。当儿子在恳请爸爸放弃翻案的时候,爸爸说他的教育是失败的,可现实中又有多少父亲母亲,宁肯放弃自己一辈子想要架的桥,也要帮子女搭好子女自己的桥呢?我没办法草率的评价这种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因为这样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但身为儿女的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毁桥行为,我们是不是怀着感恩的心?我们为什么总是要靠着父母去搭我们自己的桥,而不能帮父母搭起他们的桥?

我还是儿女,还没有为人父母。但在其位,谋其职。身为儿女的我,只有感恩和懂事与理智。因为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儿女,老师也是第一次做老师。

贴近生活, 值得一看 - 陆剧吧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