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觉醒时代》,追到第十二集。
前面几集,除了被人物故事以及台词吸引之外,更多地被美食所吸引。
从陈独秀在日本捡了个饭盒吃开始,后面每有人物相聚,便来一场人间烟火,什么荷叶黄牛蹄,铜涮羊肉,肉包子,饺子,腊肉饭等等,这些先驱大咖们不仅要为天下苍生探寻新出路,还不忘人间烟火,正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也增加了电视剧的烟火气,真实感。
随着剧情渐渐展开,剧中呈现的东西越来越大,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所持理论一一展示。
很喜欢辜鸿铭对中国人的精神的诠释: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 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洋人就会高看我们, 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辜鸿铭说的是至理名言,引人深思,但是在当时刚被列强瓜分过的中国正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稳定尚不能求,更何谈发展,何谈独立精神。
我们中华的精神与文明,要想真立起来,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否则,中国文化只能是历史,只能引起西洋人的好奇,而不会让他们尊重。
辜鸿铭的演讲之所以掌声雷动,因为他激起了所有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真正要想获得到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非得有一条新路来拯救当时已经千疮百孔,溃烂不堪的旧中国才行。
路在哪里?当下是迷茫的,但也已现出微光。
就在第十一集快结束的时候,里面有一个的镜头,在陈独秀居住的四合院旁边的箭杆胡同,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正走过一条泥泞路。
乍看到这条路时,我深有感触,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小时候在农村老家走过的泥泞小路。
下雨之后村里的泥水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这里一汪水,那里一滩泥,踩上去,鞋底鞋帮沾满污泥,遇到比较粘的泥巴,甚至连拔脚都难。
夏天的时候,小孩子会直接穿了凉鞋踩在泥水上面,心一横,像穿了雨靴似的,“吧唧”“吧唧”一路疾走,一副爱咋地咋地的样子。
回家之后到压水井那里,抓起舀子,舀几舀子水,浇到脚上,踢踏踢踏脚也就好了。
其他季节就盼一双雨靴,但一般农村人家也只有大人有双雨靴,于是,有时候就穿父母的靴子,拖沓着走,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扯远了,回过神来,继续看电视。
居然发现就这条泥泞小路的戏份还挺多,远拍,近拍,路上不仅泥泞,还有积水,陈独秀、李大钊和蔡元培不得不拿旁边的砖头扔到积水里踩着砖头走过。
砖头扔到水里,溅起的混着黄泥巴的水花,特别有画面感,突然感觉这泥泞小路就是一种隐喻和象征吧。
此时的先驱大咖们,不正在泥泞中探寻中国的出路吗?
那随砖头入水溅起的水花,就如同思想的火花一样,在镜头的特写下,浪漫绚烂,让人相信这水花也一样可以燎原。
禁不住网上查了一下资料,这条小路居然还真是导演煞费苦心,精心制造出来的。
为了拍出当时的风貌,并且给镜像带来一定的象征意义,导演想把陈独秀家门外的这条胡同,弄成泥泞路。
这条泥泞路用可以载8吨土的车,连续拉了38车,导演张永新还嫌不够。他说:“20多米的路程,我们全部铺成了渣土加黄土,最后再放上碎石子,几层摞在一起。”
工作人员拿着铲子,将渣土、泥土、石子混合,导演就在旁边叮嘱:“别弄平均了哦,就有高的、有低的,就可以了。”
泥土铺上去,没有“泥泞”的味道,于是导演叫人找来了一辆马车,让工作人员带着马车,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压了三天,终于造出了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泥泞小路。
只看到这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先发文一篇,《觉醒时代》是一部匠心独具的以小见大的精良之作,可圈可点的地方确实很多,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喜欢且为之振奋的东西。
其实剧中还有很多这种以小见大的场面,比如那只蚂蚁,那只青蛙等等。
偶感缺憾的是,人物对白的时候,欠缺一些真实感,口型有些时候对不上,估计有些录音是后期加的缘故吧,也许因为台词太过精深,记忆起来有难度吧,毕竟现在的影视剧还是讲求效率的。
总之,瑕不掩瑜,我再继续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