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电视剧快讯 1134℃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半边电影人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本期推荐

1982年对张国荣的电影事业算是转折点,那年共有三部风格不同的作品上映,《柠檬可乐》在三月上映,十一月出品了他的经典之作《烈火青春》。这部电影太经典,网上有很多详尽的分析,我们不多说。本期的《半边电影人》先讨论张国荣其中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冲击.21》,在同年的九月上映。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冲击·21》海报

两年前,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了张国荣与梅艳芳的合展,以纪念他们逝世十五周年,其中将张国荣在《冲击.21》的角色形容为“詹姆斯·迪恩式”(James Dean)的演出。

张国荣的其中一个经典角色就是《阿飞正传》的旭仔,这也必定让人想起尼古拉斯.雷(Nicholas Ray)的《无因的反叛》(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香港译作《阿飞正传》),也是由詹姆斯·迪恩主演。

《冲击.21》讲述几个二十一岁叛逆少年的故事,这次的设定由校园移至街头,从演学生到演赛车手。张国荣后来很多电影角色的特质,都是由这部电影发展而来的。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冲击·21》剧照

论创新程度、技巧呈现和导演思维,同期的《烈火青春》更经典,而《冲击.21》是部精彩的电影,其中看到更多张国荣的发挥。相比之前的作品,张国荣在《冲击.21》有较多个人演出,特别是跟母亲的情感戏份。

电影中,张国荣出身在中产的单亲家庭,但跟母亲的关系不好。母亲很疼他,但张国荣爱理不理。他俩的关系,让人联想起在《阿飞正传》中旭仔与潘迪华的冲突。有一场戏讲述张国荣夜归,母亲在旁唠唠叨叨,然后张国荣叼住一口烟,突然脱光衣服剩下内裤。

之前提过,张国荣在早期很喜欢用肉体来演戏,这次他就用肉体打发母亲离开。另一场讲述母亲认识了个老外,但张国荣觉得他人不好,所以打了他一顿,并把他赶走。那种对母亲又爱又恨的交缠,像是旭仔的原型。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冲击·21》剧照

《冲击.21》剧情杂乱、人物出场分布奇怪,在电影头三分一都看不见张的身影,却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分配予一个奇怪搭配:一个外貌不讨好的中年男人与一个胖妹的爱情线,他们分别由钱月笙和何慧娴饰演,她原本想结识帅哥艾迪演的汽车维修员,但后来跟另一个由钱月笙饰演的汽车维修员在一起。

段落中包含了男女之间“第一次”的元素,说胖妹破了处,继而奉子成婚。但这条支线与主线无关,反观女主角露云娜没太大戏份,但她反是与第三男主角贾思乐是一对。两个男主角张国荣与艾迪没有自己的爱情线,反有双雄斗车的场景。

故事最后演变为谋杀案,在超市与警方对峙,有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的《热天午后》(Dog Day Afternoon, 1975)的影子,最后所有人都变得歇斯底里。这幕在真实的超市里取景,现时较少见。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冲击·21》剧照

导演陈全本身是个动作指导,使电影集中在斗车的动作场面,而非情节铺排。其中一幕拍得很有趣。一般的飞车场面都是以跑车类作比赛的主体,但《冲击.21》则用卡丁车。

卡丁车因为体型太小,难以在电影中做到冲撞的效果,在公路上拍摄也不好看,但导演把比赛改为在大货车下互相比赛,要斗快抢走车下的一根绳子,利用卡丁车的体型优势,在大货车下左穿右插,造就一种“危险游戏”的感觉,有别于其他速度竞赛的飞车戏,这个段落除了比速度,更是斗智斗力。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鼓手》海报

《鼓手》(1983)同样以青春为题材,但整体的情感与表达手法都很不一样。电影描写一个刻苦的小子追寻成为一名出色鼓手的梦想,看似平淡,但当中不乏父与子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值得细看。

《鼓手》的导演杨权跟《失业生》、《喝彩》的导演不一样,后者是新浪潮的导演,跟张国荣算是同辈。而杨权当时已是个中年人,在粤语片年代已经开始拍电影,曾参与过《七擒七纵七色狼》(1970)的制作,他视莫康时为恩师,亦跟随过楚原等大导演。

在青春片中用中年人的眼光看时下年轻人,是个有趣的角度。而张国荣在《鼓手》中不再是不羁放纵的叛逆青年,而是带有一个躁动青年,为了喜欢的事而常跟父亲顶撞,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张国荣形象。拍此片时,张国荣为了演好鼓手,特意去拜师学艺,十分专业。事实上,香港电影也曾有用鼓手做主角的电影,但演员多没有亲身上阵。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鼓手》剧照

《鼓手》写张国荣年轻人追梦,同时写他的父亲卢大伟,步入中年,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而当中爷、父、孙三人的情感尤其细腻。卢大伟反对儿子打鼓,与之作对比的就是吴回饰演的爷爷。吴回的角色很可爱,是两者之间的缓冲剂。

吴回认为,卢大伟作为一名电影编剧,同样从事艺术工作,收入亦不稳定,应该明白儿子的坚持。一般长辈都是高高在上地批评年轻人的行为,但吴回在教化之余,也能令人反思,年少的我们都是这样。

另一幕张国荣在家打鼓被邻居投诉,尽管卢大伟平时常批评儿子,但在这个关头,他却为儿子辩护:“这是艺术!”虽然他最后一样大骂张国荣,但在此之前他尽了父亲的角色,保护了自己的儿子。这样的情节令人感动,因为长辈能明白年轻人,站在年轻的一方,却是很难得的。

现时很少人提及《鼓手》,一是片源问题,二是《鼓手》的话题性远不及同期上映的电影。当年《鼓手》的票房只有120万港元,而《柠檬可乐》有接近300万票房、洒狗血的《第一次》更是《鼓手》的三倍票房,有370万。在香港,称票房好的电影叫卖座,《第一次》(之后会提到)集合色情和暴力情节,更能卖钱。反之,像《鼓手》这些言情的电影则不受欢迎。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鼓手》剧照

电影其中一幕正讽刺了这个现象。卢大伟是个老派的导演,认为电影应着重人与人的关系和戏剧冲突,但新派导演就只着重票房,认为要在电影中加插时下青春片常见的情节、卖座的桥段。这一幕有一些有趣的设计,当卢大伟与导演们讨论剧本的情节设计时,画面剪接到张国荣与钟保罗去露营、在唱片铺与客人争执的相关情节。

而另一段落也是有类似的手法,当卢大伟与导演讨论得越趋激烈时,更将张国荣打鼓的片段穿插其中,用鼓声盖过讨论的内容,使鼓声跟争论声交集在一起,做成不安烦躁的感觉。这段对话算是杨导演作为老派导演的夫子自道,叹息观众只懂欣赏肤浅的电影。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鼓手》剧照

张国荣与周秀兰当中有淡淡的感情线,跟之前的青春片不同,电影集中在成长的迷惘,而非情爱。在这可以看到张国荣作为男主角自觉地成为故事的重心,讲述年轻人要打工,初出茅庐在社会打滚,喜爱艺术的惨淡收场等。

张国荣在片中亦有拜师学艺,由杜丽莎的爸爸Fernanda Carpio饰演,他一出场就被自以为是的明星批评,诠释对艺术工作者的不尊重。饰演这个不懂尊重艺术的明星不是别人,正是陈百祥这个演员,林振强说过,只要有陈百祥出现的表演节目,都会变成业余和不专业,看来杨导演比林振强更早“发掘”出这个艺人(说他是演员是对演员两字的侮辱)的特质。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鼓手》剧照

《鼓手》的拍摄和场景运用都很成熟。其中张在天台练鼓一幕令人深刻。那幕在佐敦取景,能看到香港的变迁。他的弟弟坐着红色胶凳子,在雨中为他撑着伞,陪他一起练鼓。跟《喝彩》的铺排相近,电影最后以一场表演完结,但比起前者更令人感动,因为张国荣在这场表演上,终于得到家人的认同,一同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第一次》报章广告

接下来讨论的两部电影都是张国荣和翁静晶的对手戏,《第一次》和《杨过与小龙女》。单看名字,会以为《第一次》是讲男女初夜的,但原来不是。编剧是陈韵文,充满陈韵文式的奇情。导演俞凤至是《官人我要》(1976)的监制,同样走奇情路线。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第一次》剧照

电影的结构和情节杂乱。翁静晶的设定是刚从女童院出来的,而张国荣是小巴司机的儿子,是个不良少年,他们都是在社会上失去希望的青年,然后相遇。

有幕张国荣和潘宏彬到凶屋探险,发现有个女生临盆在即,潘宏彬忽然喜欢上了这个未婚妈妈。电影混杂了很多色情、暴力且狗血的场面,如翁静晶的朋友和黑帮大佬有很多床戏,未婚妈妈喂奶时特写她的胸部等等。

而在《第一次》的电影海报上,张国荣壁咚翁静晶,并用手抬起翁的大腿,十分艳情。承接上面杨权导演说的,这些电影之所以卖座,是因为加了色情、暴力的元素。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第一次》剧照

喜欢看电影场景的朋友,可以欣赏在新宁大厦取景的一幕。大家对新宁大厦的印象是在《英雄本色》,Mark哥从大厦走出来的一幕。在此之前,已有电影在此取过景。现时新宁大厦都变成利园三期了。而从维园走上行人天桥,看到避风塘的一幕,现时已没什么机会了。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杨过与小龙女》海报

《杨过与小龙女》是邵氏的出品,上映时是1983年12月。无线电视在10月时已播放了最广为人知的《神雕侠侣》版本,由刘德华和陈玉莲主演,不知是否以此为宣传。《杨过与小龙女》这部电影没太多人讨论,可能因为刘德华与陈玉莲的形象已植根在观众心中。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杨过与小龙女》剧照

但电影的选角,不论主角杨过与小龙女,或配角如郭靖和李莫愁都很不错。刘德华演杨过太深入民心,形象正气,张国荣则滑头一点。翁静晶的实际年纪比张国荣小,但戏中演年纪比他大的小龙女。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杨过与小龙女》剧照

在戏中,杨过也避免叫小龙女做“姑姑”,而是叫她小龙女;而小龙女也不叫他“过儿”,叫他“过仔”,明显是有意避开电视版的叫法。比较特别的是小龙女的形象,她并不是穿着一身白衣出现,而是穿上宝蓝色的长袍,带有黄色的绸缎,妆容冶艳。那时小龙女的形象都有点像小朋友,翁静晶演的小龙女算是第一个突破。

这也许影响了之后的作品:例如吴倩莲的黑衣小龙女和日本动画版的粉红衣小龙女。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杨过与小龙女》剧照

若要评论《杨过与小龙女》的情节,我们要重看影视作品中改编金庸小说的历史脉络。

第一个演杨过的是罗乐林,第二个是谢贤,但这两个版本都没有太多人看过。

而张国荣的版本,是第一个以跳脱小子式演法的杨过。在九十分钟内,没有胡乱添加情节,反而大幅度减省情节。电影删去郭父斩断杨过的手、分开十六年后再相遇的情节,并以与金轮法王决斗作为电影的结尾,是在忠于原著下亦不太杂乱无章的改编。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海报

脱离了演学生阶段的张国荣,在1984年拍摄了《缘分》,跟张曼玉和梅艳芳合作。这是梅艳芳的第一部作品,亦凭这部电影取下最佳女配角,是她演艺事业的第一个奖项。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剧照

张曼玉和梅艳芳虽然是第一次演出,但荧幕上的形象比张国荣成熟。

张国荣这次在戏中演一个害羞的角色,故事讲述他在地铁上遇到张曼玉,对她一见钟情。而梅艳芳是个富家女,整天无所事事,在张曼玉和张国荣之间打转,既喜欢张国荣,又会捉弄他,有时又会帮他追求张曼玉。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剧照

《缘份》(Behind the Yellow Line), 英文片名“站在黄线后”开宗明义是个发生在地下铁的故事。以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为题,观众更能投入。虽然现时地铁的形象对香港人来说已变成噩梦,但那时港人对地铁充满了不少憧憬。

电影利用地铁错综复杂的结构来阐述纠缠不清的男女关系,开展一场地铁缘份游戏,充分运用地铁为重心。不过一旦脱离地铁站的场景,情节就变得混乱,张曼玉就只是几名男角间争夺的战利品。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剧照

最后以分割荧幕(split screen)分别写张曼玉与张国荣缠绵,对比和梅艳芳的暗自失落,但对梅艳芳的情感写得不够深入,究竟梅艳芳是不是甘于放弃张国荣呢,电影没有解释?

而梅艳芳的角色亦很奇怪,她常无故出现,亦要配合她百变的形象,造型奇特。故事的支线亦很不集中,这是当时普遍香港电影的弊病。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剧照

张国荣这次的演出比较纯情,之前的作品都是围绕“第一次”,而他在这里的角色就象是个一窍不通的恋爱初哥。在电影的中后段,他与张曼玉同居。一晚缠绵后,张曼玉选择离开,而张国荣像女生一样委屈地拉着被子,演出了年轻人那种对关系疑惑的心态。跟张国荣早前在《柠檬可乐》中,半哄半骗跟周秀兰上演第一次相比,演出的对比度很大。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剧照

除了在地铁实景拍摄,电影亦在港九很多地方取景,有很多景点都已清拆了。八十年代的香港,马照跑舞照跳,在这部电影我们能看到香港最辉煌的年代。

像张国荣和梅艳芳到访的新东方皇宫夜总会,是当年黑道和富豪都去玩乐的地方;讯号山的讯号塔,红砖建筑现时为古迹;兰桂芳的酒吧、唱片铺、海港城下的霓虹灯、湾仔和铜锣湾天台的广告牌云云。我们能在此看到旧香港的美,但现时的电影已失去了本土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只能留在上一代。公共机构私有化之后,只能在城巴拍摄,不能在九巴或地铁取景。

地铁曾允许在香港站拍摄,是王祖蓝的《你咪理,我爱你!》(2019),但只有两小时拍摄时间。生活上的细节在眼前消失,没法用电影记录下来。先不要说电影情节是否与生活有关,而是单纯纪录生活的景点也少了很多。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缘分》剧照

那个美好年代亦见证当时娱乐圈丰富多变的生态。那时新演员都可以成为男女主角,像张曼玉和梅艳芳,有很多发挥的机会。但现时的青春片都要加插大明星角色才能开拍,因为没有捧新人的资源。因此电影没有年轻感,同时与生活脱节。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为你钟情》海报

《为你钟情》(1985)像《追女仔》(1981)的设定,张国荣再次饰演一个花花公子,在街头见到李丽珍就跟她一起,并有“第一次”的元素。

《喝彩》有意探讨“第一次”后女生的心理,但《为你钟情》只是以“第一次”为电影的噱头。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为你钟情》剧照

张国荣和李丽珍完事后,李丽珍有点不安,而张国荣一打电话过去,李丽珍就立即原谅了他,没有再深究下去。原本可以借此进一步探讨男女关系,但电影都一一略过。《为你钟情》的情节很低俗,像是在街上强吻李丽珍,又偷看她洗澡。因为主角是张国荣,所以感觉没那么猥琐,但这些行为本质是性罪行。新艺城的出品的电影充斥不少男性主导的元素,电影不是讨论情爱,反而利用及消费李丽珍的身体。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为你钟情》剧照

《为你钟情》整体制作精良,也包含了很多八十年代的香港色彩,像遮打花园的水池、片头的霓虹光管、广东歌插曲等等。此时,八十年代追女仔的套路已去到尾声了。直到1997年的《求恋期》,有点接近那时的爱情片,反观近十年都没有这样纯爱的电影。

《烈火青春》以外,在《英雄本色》之前—回顾张国荣十部早期电影作品(下) - 陆剧吧

《为你钟情》剧照

张国荣在拍了七、八年的青春片后,自觉要转型。在《为你钟情》之后,接拍《英雄本色》,即使只是第三男主角亦不介意。自此,我们就在荧幕上看到张国荣的另一面。

END

作者半边电影人@电影文化中心

排版:谷芊睿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