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电视剧快讯 1513℃

“妈妈这都是为你好”!“妈妈还能害你吗”?这样的话语,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我最近听这样的话,听的耳朵都快起茧了。贡献出这样最具“中国父母”特色的经典金句的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的妈妈宋倩。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我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你却“不领情”?

《小欢喜》以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为主题,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这一年的故事。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家长们自然是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后援支持”,尤其是作为“单亲妈妈”的宋倩,视女儿乔英子为“自己的一切”,为了女儿乔英子能考上“清(华)北(大)”,更是“操碎了心”。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在《小欢喜》这部电视剧里,宋倩原本是区重点春风中学的金牌物理老师,因为女儿乔英子即将高考,事业有成的她果断辞职,当起了辅导班老师,只是为了灵活的工作时间,让她有更多精力照顾女儿的学习生活。

高三的孩子,学习任务重,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全心投入学习。为了保证女儿一日三餐营养健康,宋倩为英子制定了严格的食谱。她每天早早起床准备丰盛的早餐,煲安神补脑汤等各种药膳,为英子调理身体。听说海参营养价值高,她逼着女儿清早起来生吞海参;花好几个小时熬的燕窝,自己却不舍得喝一口。

可是,英子更喜欢的早餐是油条豆浆,喜欢和爸爸一起涮火锅,喜欢吃各种被妈妈宋倩称为“垃圾食品”的零食。“最有营养”的海参被英子吐出来,“舍不得喝”的燕窝,到了英子眼里,却成了“鼻涕一样”的东西,如果小梦(爸爸的女友,妈妈的情敌)不喝,就会被倒掉。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为了给高三的女儿乔英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宋倩给家里新装了隔音墙,隔音量可以达到四、五十分贝,让英子的学习环境不受干扰;神似银行柜台的透明玻璃窗,配上卷帘可以随时拉起放下,女儿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她给乔英子制定了从高三开学到高考的时间安排表,精确到每天每分钟;还主动从学校要了乔英子的各科成绩动态图,查漏补缺,乔英子语文上下浮动9分就让她紧张不已;乔英子高三需要反复做练习题,宋倩从试卷选择到疑难解答,全程参与。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乔英子在妈妈的安排下,几乎成了一个“学习机器”,连基本的个人隐私都没有。这一系列行为,别说英子,观众也感受到了那份窒息。但宋倩沉浸于这些精密的部署和自我牺牲中,因为这些都是“为你好”。

可是,英子却对对父亲乔卫东哭诉,自己每天就像在“监狱”里一样,多次“装病”,逃课到父亲给她布置的“航天基地”。英子和好友方一凡吐槽说自己的妈妈“贼专制”,称自己和妈妈的关系是“塑料姐妹花”,甚至在被气急了的时候,说小梦阿姨要比妈妈“强百倍”。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我知道你是“对我好”,可这样的“好”,我真的“不需要”

今年年初,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调查报告,中国父母除了在“教育支出”上碾轧了世界,报告还显示: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个人时间。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七成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却没有换来热气腾腾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亲子关系的困局。

关爱可以无微不至,却不能无孔不入。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家长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是却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就比如《小欢喜》里的宋倩,她对英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却逼的英子精神崩溃,患上了中度抑郁症。如果父母总是以“为你好”的名义,“绑架”孩子,最后的结果常常是,最爱孩子的父母,变成了孩子最大的敌人,甚至比陌生人都要冷漠。就像宋倩对医生说的“我女儿(英子)是判给我的,可是她和她爸爸的关系更好一些”。

英子对天文极其热爱,当宋倩希望她能考上清华北大时,自己却更向往充满魅力的南京大学。那里有她一直在期盼着的天文系,然而这样的想法却遭到了宋倩的反对。擅自修改英子的冬令营志愿,成了压垮英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被逼得喘不过气的英子最终爆发。在乔卫东和宋倩的追逐下甚至爬上了大桥的栏杆上,任是他们怎么呼喊都不肯下来。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宋倩无微不至的包办了女儿的一切,她经常挂的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可是妈的一切啊”!这种充满强烈控制欲望的爱,渐渐的让英子感到窒息,透不过气。当英子吼着“我就是想要逃离你”时,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抑。

宋倩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生活的第一位,真正做到了为孩子无私奉献。然而,过多的“你是妈的一切”绑架,终究让母女关系失去了平衡,母亲的爱成了禁锢她的牢笼,她不能为自己而活,她失去了自我,也觉得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有一种家长(妈妈或者爸爸),他们的确是倾其所有的对你好,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牺牲”和“帮助”也许并不是你想要的。当宋倩倾诉自己的委屈,再次说出“我都是为你好”的话语时,英子哭喊道:我知道你是“对我好”,可这样的“好”,我真的“不需要”。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被以爱之名“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我是为你好”“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耳边的这些“义正言辞”,从许多人的童年时代便已开始,伴随着他们人生每一个重要时刻的选择,从报兴趣班到升学,从择业到结婚生子。“我是为你好”,这句话承载了家长们的含辛茹苦,无私付出。很多家长每日辛苦工作,就是为了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保障,宁可委屈自己,也要让孩子吃、穿、用最好的,至少是在自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做到最好。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但是,很多家长说“为你好”,潜台词其实是“听我的”。骂你一顿是为你好,这样才能快速成长;强迫你假期补习是为你好,开学就能名列前茅;一旦反驳,得到的就是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我是你妈,会害你吗?”

“养你这么大,我容易吗?”

“爸妈没别的要求,只要你挺好就行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行为叫做: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进行强制性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打着爱的旗号,剥夺了孩子选择和判断的权利。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很多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一般,习惯了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替孩子做决定、为他设计人生。很多父母都非常自信,觉得自己特别了解孩子,但很多时候这种自信其实是个错觉。严格掌握着孩子的一切,并不能让家长真正地了解他,就像孩子遵守家长的意愿做事并不代表他认同父母的观点。把自认为的“好”盲目强加给孩子,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的意愿和选择。而一旦孩子不服从自己的指示和意愿,就会被扣上“不听话”的帽子。

也有家长会认为,孩子还需要依靠成年人的照料,没有自主生活能力,便进而也忽视了他内在的能力和已有的天性,对于孩子的好奇与探索行为,用“你还不懂”来随意搪塞。殊不知,这样不仅会磨灭孩子学习的热情,更会让他因为被忽视而受到伤害。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除此之外,孩子还经常承担的一个角色就是,替父母去完成未完成的心愿,例如,妈妈儿时对绘画感兴趣,但迫于经济压力没有能够发展这个爱好,那么孩子很可能就成了爱好的“继承者”,无论他自己是否感兴趣,妈妈都会强迫他“爱”上画画这个爱好,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不到丝毫的快乐。

父母总是担心孩子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希望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为人处世,故而总会用“我是为你好”来要求孩子,却不知道,这句话已经位列“毁娃”榜首,让无数孩子心生疑惑、非常难过。当父母感觉已经控制不了孩子、孩子会反驳父母的意见的时候,也会发动“我都是为你好”的大招,用传统的“孝道”来压迫孩子、促使其服从。这时的“为你好”,其实不过是“为我自己好”而已。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不少父母以“过来人”的身份,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框住”孩子蓬勃的生命。当他们习惯了这样去要求孩子,有时候会忘记初心,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为了成全孩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分不清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关爱,还是控制。而这些做法带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许多孩子无法感受到爱,反而颇有怨言,进而出现各种“逆反”;有些孩子则缺乏独立思维和自主能力,永远“长不大”;还有的孩子会在精神满负荷后崩溃,导致自杀、杀人等惨剧。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一种不幸。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真正为孩子好,是要让孩子快乐,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塑造正确的三观、遵循并坚持自己的意愿。家长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千万不能将他培养成毫无主见的提线木偶。过于强势的爱不是爱,而是心灵上的伤害,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更加不能称作爱。

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是人类最大的恶意。相比较之下,父母充满尊重的关爱、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伸出的援手、对孩子苦恼与困惑的理解、对他真正兴趣爱好的发掘和鼓励,才是让他获得幸福感的关键。真正的“为你好”,是放手让孩子做自己!

《小欢喜》宋倩乔英子:被父母以“为你好”绑架的孩子,实在悲哀 - 陆剧吧

懂得适时放手,才是对孩子最高级的爱!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父母把孩子带来这世上,是为了让他们认识世界,融入世界,享受这世界的美好,而不是把孩子作为附属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走父母走过的路。控制欲下的亲子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漫长的灾难。懂得放手,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

在《小欢喜》这部剧中,方圆有句话,“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该他们走的弯路一条少不了,该他们撞的南墙挨个都得撞,咱们自己也是这样跌跌撞撞一路走了过来,没人能替代”。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父母比孩子年长,经历了很多,有很多人生经验,他们觉得如果孩子听自己的话,那么就会免受许多困境和挫折。故而,“我是为你好”就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和万能金句。但是,人生不是复制粘贴,父母的走过的路不一定适合孩子,人生来就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平时不要总是摆出一副权威的样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对话。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对待,你也会收获到孩子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爱孩子正是因为他们是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件可以被掌控的物品,懂得适时放手,才是最高级的爱。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