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电影快讯 1353℃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台湾猪只分成黑毛与白毛两种,黑毛猪的口感与甜度都明显的高于白毛猪,价格当然也比较贵。

猪跟鸡一样,可以从头吃到尾,没有一处浪费。而且猪肉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不一样的烧法,都可烧成名菜。猪头肉中有最珍贵的龙筋(猪的视神经),我在张昭泰先生家吃的是芹菜龙筋,芹菜脆嫩,龙筋Q嫩,以沙茶烩炒,口感非常别致。龙筋因为量少,取得不易,且口感特殊,大都处理为前菜。

耳朵的部分,最有名的是云南的大薄片,蘸料是麻油加辣椒与醋香菜等。一般的处理大多是卤猪耳朵切丝,要卤得软而Q香,切时的刀工也很重要。猪颊肉则常在米粉汤店看到,蘸点酱油吃。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猪身的部分,肩胛肉即市场说的胛心肉,上肩肉即梅花肉,肥肉较少;下肩肉是一般称的前腿肉;肩胛排即中排;胸排为肩小排;带骨蹄膀也就是德式猪脚用的部分。背脊部分则有带骨里脊,即大排;里脊肉为大里脊;里脊小排;里脊肉位于猪的腰椎边上,油脂较少;覆盖在里脊肉前面的是僧帽肌,又称离缘肉,口感很软,适合给老人家吃,也称为二层肉。腹肋部分有腹肋肉,即五花肉,分成附皮骨三层肉与去骨的三层肉,肥瘦比例约为四比六;腹肋小排;肋软骨。后腿部分则分成后腿肉;后腿;后腿蹄膀;后腿外腱肉。此外猪只中最昂贵的肉,是腰部的小里脊又称腰子肉,一只猪只有两条;嘴颈部分的肉为特级赤肉又称为松阪猪肉,一只猪只有六两。早年台湾猪肉的腰部小里脊与特级赤肉多半为外销。

好吃的猪肉菜肴,一定是混合了瘦肉与肥肉,以文火慢慢地煮,有名的如东坡肉、梅干菜烧肉、杭州焖肉、酱猪肉、焢肉,都是汤汁烧得带点浓稠,香味扑鼻,入口即化,拌饭最好吃。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有一道猪肉的宴席称为烧方席,以前跟餐厅订,其价位仅次于鱼翅鲍鱼席,其中有道“炸响铃”是猪肉以炭火烤熟,猪皮香香酥酥的,片下来再回锅炸脆,配饼与肉夹着一起吃。川菜馆子的吃法是以吃皮为主,肉则切片,以豆瓣酱与蒜苔加上香糟同炒,即著名的“回锅肉”。若不回锅只片下肉片,蘸红油蒜泥,即是“蒜泥白肉”。“炸响铃”因为猪皮取得不易,后来演变为用薄如蝉翼的杭州富阳泗乡豆腐皮代替,包裹上好的里脊肉(肉需剁成细末,加入蛋黄搅拌),入油锅酥炸而成;松脆鲜香,配甜面酱、葱白段、花椒盐蘸着吃。此菜在宴席上桌后,仍有滋滋声响,咬下去也有脆响声。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我阿姨有一道“烧大方”,是以上好的三层五花肉红烧而成。五花肉有一层薄薄的皮、一层淡淡的油、一层瘦肉,再一层油,再一层瘦肉。因为这肉大块又切得方正,我们从小称为烧大方。如果隆重一点,还会在其周边排一圈红烧婆参再排一圈青江菜。“红烧蹄膀”也是阿姨的拿手菜,她有个专门的锅子,刚好扣住整个蹄膀,加少少的水,慢慢的火煨出来。“葱烧排骨”也是一排排烧得酥烂。阿姨烧这些肉,除了万和豆瓣酱油与冰糖葱姜外,也不见她放别的什么加味料,奇怪的是,由她手里做出来,就是漂亮又好吃我想选择猪肉一定是个重点。

阿姨跟东门市场的每个猪肉摊子都很熟,她总打破砂锅问到底地向肉贩询问猪只的来源及猪吃些什么。她的鼻子灵,买的时候就判断有没有腥味,用手按按测试弹性,颜色则选鲜红明亮的;还把猪肉对着光线照,看肥瘦的结构比例。此外也会看状况给肉按摩或是敲打一下。煮时如果太油,她会丢入一片瘦肉去吸取过多的油分。她说大块肉与排骨,烧得好的,整块上桌,是不需要动用刀子分割,轻轻用筷子拔,就可以拆开的,这就可以想象她处理到的酥软程度。她炸大块猪排,则需要用刀背拍打得薄一点,炸起来才好吃。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快炒猪肉也很普遍,川菜有一道特别的“甜烧白”或名“夹沙肉”,是炒五花肉的上品。做法是先将五花肉煮熟后抹酱再炒,冷冻后切片,覆上糯米饭蒸,蒸到软烂,抹上花生粉反扣入碗,既是一道菜也可以是一道点心。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台湾的担仔面与卤肉饭海内外驰名,重点就是肉臊的制作。担仔面的肉臊通常是用五花肉与胛心肉配上蒜头、红葱、虾米、干贝、五香粉与冰糖炖制而成。卤肉饭的肉,则采用胛心肉,配料和担仔面的相近。江浙料理著名的狮子头,则是用五花肉与胛心肉依个人喜好混合调制。我看杨管北家大厨烧狮子头,不用机器绞肉,而是将肉切成小丁,敲拍使其有黏度,混以少量蛋白、姜汁,还有面包屑做成大肉团;炸过后放入铺有鸡爪与蛤蜊的砂锅,慢慢炖煮,有时也放入蚕豆同煮。我的做法清淡一点,绞肉里掺一点碎洋葱,配上大白菜煮,最上层则用全片的大白菜将肉团包住;有时也会加点蟹粉同煮,清淡而鲜美。我也很喜欢红糟炸肉,用的是三层肉,与红糟、蒜头等腌过,裹点番薯粉油炸。记得蔡辰男先生请客上这道看似简单的菜时,平日注重健康饮食的长辈,抵挡不住美味当前,一下子吃个精光,还要求续盘呢,可见其实也有其采买独到的功夫。

肉丸是孩子们的最爱,绞肉的瘦肉与肥肉比例在七比三与八比二之间。如果买机器绞肉,回家最好再用刀剁得黏一些,再拌搅太白粉或番薯粉,捏成丸子后摔打出空气,入滚水以小火制成。

小时候我们家请过一位厨子到家里烧菜,妈妈说他的“肴肉”是用腱子肉,做得肥处不腻、瘦处不柴,切成小正方块,胭脂色、凝脂透明,搭配镇江醋与极细的姜丝,是一道亮眼的前菜。“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江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这首不可考的诗中的水晶肴就是对肴肉最恰当的形容。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肴就是硝,亦即芒硝,有致癌物质,一斤肴肉只能用零点六五克的硝。肉要洗净晾干,戳很多小洞,将硝、盐、花椒混合涂于肉身,且需用力揉搓,最后以棉布包裹,入缸,垫上板子,以大石头实压三五天滗出水来(滗出的水要存起来当老卤)。肉取出冲洗干净后,在水中浸泡半天,再刮除表面的硝末。然后再以棉布包裹入锅,同样压上石头,加回卤水煮半天,取出后再用石头压紧,待冷后即可切块入盘。这道人间极品,手续繁复,且要靠化学物质制作,看看就好,不要多吃。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内脏则有猪心;猪肝;猪肾(通称腰子);猪肚;猪连又名条子肉;小肠又名粉肠;大肠;猪血又名猪晃子或液体肉;直肠又名大肠头;子宫又称生肠,也有人称脆肠。

猪肝汤配点麻油与姜丝,是台湾人很常见的街边小吃,也可以煮猪肝面。此外,女性生产后常吃腰子补肾,切成腰花状,以麻油、姜丝炒腰花或煮汤,都很滋补。福州有一道腰花的菜很特别,是和海蜇皮、老油条一起爆炒,非常爽口。猪血汤与猪血糕在台湾很风行。台湾小吃的米粉汤中,常见其他内脏跟高汤同煮,煮久煮烂,蘸酱油与姜丝一起吃最好吃。麻辣火锅中也常见这些食材同煮。

猪的其他部分称为副产品,有猪油;大片中油;中油;前后脚爪;猪尾;下肉(即颈部下);腹胁尾赤肉;脚筋(又名虎掌);粗排(又名龙骨);大骨分前肢与肩胛骨两种;后肢骨与骨盘骨等。

“卤猪脚”要选年龄轻一点,且骨头较小瘦肉较多的前脚,卤后冷切,不油腻却也Q软。“猪尾煲杜仲”,是调理腰骨的药膳。美其名曰“虎掌”的脚筋,以往南货店卖的是干筋,现在则连超市及传统市场都买得到发好的蹄筋,颜色透明淡黄,与海参搭配即是江浙名菜“虎掌烩乌参”;如搭配白萝卜红烧即为蹄筋萝卜,热滚滚地吃,很过瘾的。猪蹄冻是以猪蹄与猪皮煮烂再冷冻,因为有大量的胶质,可以成型。图中的蹄冻看起来像个生日蛋糕,是用模子脱出来的。

荐读 | 《传家》书摘之:中国菜中的猪肉 - 陆剧吧

猪皮富含“明胶”,可以萃取胶原蛋白,每只猪大约有四点五公斤猪皮,可萃取约两百公克胶原蛋白,而每百克猪皮中含蛋白质百分之二十六点四,为猪肉的二点五倍,脂肪则只有二点二七克,为猪肉的一半。胶原蛋白具有增加皮肤贮水保湿的功能,现在成为美容圣品,据说卖价不凡,价值连城。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