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又放大招了, 《战狼2》保持三年的票房记录这次难保了

电影快讯 1558℃

近日,电影《封神三部曲》的官方账户发布了微博,陈坤和袁泉分别将在《封神》饰演元始天尊以及姜王后两个重要角色。

而在今年九月份,影片方就已经曝光了包括黄渤、费翔、李雪健以及夏雨等演员在内的主要角色。再加上这次的陈坤和袁泉两个实力演员,电影《封神三部曲》强大的演员阵容既有实力演技派,也有明星号召力。

北京文化又放大招了, 《战狼2》保持三年的票房记录这次难保了 - 陆剧吧

至此,电影《封神三部曲》除了妲己等少数角色,其他重要的主角角色都得以公布。与主要演员曝光的还有影片的档期,早在今年九月官方已经公布了影片三部曲将分别定档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暑期档,这也意味着这个耗资30亿制作的三部曲,将成为未来三年暑期档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头部影片。

而在这背后,《封神三部曲》或将开启中国电影的新格局,带领中国进入另一个大片领域,中国电影也极有可能就此进入一个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的新工业时代。

北京文化又放大招了, 《战狼2》保持三年的票房记录这次难保了 - 陆剧吧

周期十年耗资30亿,《封神三部曲》突破《战狼2》的票房并非不可能

在将开启未来三年的《封神三部曲》之前,北京文化已经成了业内最受瞩目的电影公司,从2017年的《战狼2》、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今年的《流浪地球》,北京文化已经连续三年打造了三部市场爆款影片。而此次《封神三部曲》真能成功,北京文化也将成为连续六年都有年度爆款影片的“明星公司”。

北京文化又放大招了, 《战狼2》保持三年的票房记录这次难保了 - 陆剧吧

《封神三部曲》可以称得上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电影。根据官方的信息,在2014年,《封神三部曲》影片的剧本策划工作就已经启动,2016就开始建组筹备,而拍摄周期也经历了300日,再加上三年的后期,以及三部曲分别在2020上映、2021上映、2022年上映。这个系列从时间制作上看已经成了中国电影最漫长的电影。

其次是制作规模,对比《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制作成本在3亿到5个亿元的规格,《封神三部曲》的三部曲制作成本规格高达30亿元,单部影片平均10亿元,制片人杜扬也向外透露影片制作成本的70%都用在制作环节,称得上国内耗资最高的影片(此前中美合拍片《长城》成本也高达10亿元,但中外明星的片酬占了不少的比例)。

此外影片的主创团队,视觉特效来自曾为好莱坞科幻动作大片《独立日》《真实的谎言》《星球大战》做过特效的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美术则由曾完成《卧虎藏龙》《英雄本色》《胭脂扣》的叶锦添。

因此无论从时间,制作成本,还是主创团队等,《封神三部曲》都是一部史诗级工业化的国产魔幻大片,影片更是有意媲美好莱坞大片,有意打造国内的《指环王》《霍比特人》。

而在档期上,包括林超贤的《紧急救援》、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3》、陈可辛的《中国女排》以及徐峥的《囧妈》等多部重量级影片都选择了春节档上映,明年的暑期档上映的很可能只剩下《美人鱼2》《战狼3》《八佰》等少数影片上映。

同时再结合北京文化曾出品了《战狼2》,《封神三部曲》的首部已经定档暑期档上映的情况下,《战狼3》即便能够上映,也不会在暑期档。在这种情况下,《封神三部曲》面临的对手要少很多,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影片本身工业化的基础,《封神三部曲》的首部影片突破《战狼2》的票房,完全有着很大的几率。

开启中国重工业之最,中国电影是否进入新的大片时代

从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3D》开始,军事动作片作为一种新的类型正在逐渐国产片的创作方向,而在影片类型背后则更多是华语工业化的不断试水。在此之后,2015年的《捉妖记》与《寻龙诀》、2016年的《长城》以及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这些高制作成本的影片都有意重塑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

不过相对而言,中国电影工业化大片也只是在最近几年才真正成熟,这主要得益于《湄公河行动》《战狼2》的相继成功,此后《红海行动》《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以及今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也真正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时代。

明年的春节档,上映的多部影片也都带着工业化影片的基因,《紧急救援》《囧妈》《唐人街探案3》《中国女排》这些影片也都不是常规的中小成本影片可以比拟的。而随着《封神三部曲》在未来三年的布局,以及其它工业化影片不断上映,中国电影已经来到了大片时代。

当然中国大片之所以在近两年再次风生水起,更离不开整个时代背景。首先是中国电影长时期停留在小作坊时期,这也拉开了与拥有工业基础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差距。而国产片要想摆脱这种小格局,甚至是像好莱坞影片那样出海,实现全球卖座,那么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制作成熟的商业大片。因此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看,制作工业化程度高的大片是一种趋势。

其次,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在目前整个市场已经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电影要想卖座,要想让国内的电影市场得以持续的发展,在常规类型片逐渐疲软下,创作出成熟高的工业化电影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突破。

比如《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种新类型的成功,是市场成熟的表现,也是观众对于这种新的类型的需求。

可以说,中国电影需要成熟的工业化大片,无论是从电影人自身的职责,还是观众观影的需求。

风险高易翻船,中国电影的大片之旅不会轻松

中国电影需要大片,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并不是每部大片都会有好结局。最近比较显著的失败案例是《长城》以及去年刚上映三天就迅速撤档的《阿修罗》,当然如果往前追溯,2016年上映的全明星阵容的《封神传奇》也是个失败案例。

实际上,相对于中小成本影片,制作成本达几个亿的大片面临的风险高得多,一旦上映后市场反馈不好,这种血本无归带来的甚至是公司倒闭。而制作方特意在片尾留下的未来影片的相关彩蛋或是此前雄心壮志的三部曲打造史诗之类,最终也只能镜中观花水中捞月。

所以,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大片,但不是每个创作团队或是公司都适合做大片。客观地认清自己的能力,也不会出现不现实的梦想被残酷现实击碎的情况。

大片能够成功,背后是需要巨资,但又不是仅靠资金能够堆砌的。这背后更重要的是整个团队的专业度以及专注度。正如《封神》的制片人杜扬所言,乌尔善为了这个项目,愿意投入十年的时间,这背后的毅力与专注度,是国内其他导演或团队极少能看到的。

而对于专业,整个团队为了实现《封神》的工业化,更汇聚了全球最顶端的人才和技术,这些也不是任何一部大片可以轻易比拟的。

越是大片,越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更多的人力,更专业的人才。放眼美国好莱坞,那些成熟的商业大片也都是耗费多年才能制作出来的,而这还是建立在好莱坞已经有了成熟的工业化以及拥有全球顶级人才的基础上。与之相比,国产大片要想成功,不花费多年,就匆匆制作上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过眼云烟。

在告别了早期国产电影拼明星、拼大场面的商业化,如今国产大片进入了新的时期,在深耕内容的同时,特效的助力以及类型的突破也成了新的标签,也让国产大片步入正轨,构成国产电影工业化重要的一环。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