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勒》影评精选10篇

电影快讯 1395℃
《西比勒》影评精选10篇 - 陆剧吧

《西比勒》是一部由茹斯汀·特里叶执导,维尔日妮·埃菲拉 /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加斯帕德·尤利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比勒》影评(一):颠覆三观

维尔日妮·埃菲拉([她])、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加斯帕德·尤利尔、尼尔斯·施内德([我杀了我妈妈])、桑德拉·惠勒([托尼·厄德曼])、劳尔·卡拉米([保持站立])、保罗·艾米([鸟类学家])主演,贾斯汀·楚特([床上的维多利亚])执导的第三部长片[西比勒](Sibyl,暂译)即将在美国电影市场开始销售,首张剧照同时释出。 影片剧本由楚特撰写,编剧老搭档阿图·阿拉里提供部分建议。故事围绕西比勒(埃菲拉饰)展开,她从一个小说家转变为精神分析师,并在过去十年中一直致力于精神分析。然而在再度开始写作的欲望驱使下,她决定让她的大部分病人离开。当西比勒寻求创作灵感时,年轻女人玛格特(艾克萨勒霍布洛斯饰)在一个夜晚与她联系,祈求去见西比勒,西比勒最终表示同意。然而玛格特所诉说的内容,彻底把西比勒的生活颠覆。

《西比勒》影评(二):寂寞诊疗室(Sibyl,2019)

1、寂寞诊疗室(Sibyl,2019)电影中有两个创作者,一名作家,一名导演。好的艺术作品,比如电影尾声诞生的一本小说或一部电影,确实是以生命血泪所孕育的,意谓:创作的过程可以纠结跌宕,但成品必须沉淀而清澈。

2、电影开头以严密的语言节奏和语量、瞬息切换的场景,带出故事主人翁转换跑道所面临的压迫和阻挠:出版社经理人告诉她市场已改变,家人忧心她自砸饭碗,病人指责她的行为草率,欠缺责任感。心理治疗师到作家不过是外部职业的变换,属于人物表象上可知的追求,其隐密而不自觉的欲望实则是重新体验身而为人活着的感受(注意片头设计“庆生”段落象征“重生”)。从姨母指导小男孩逗弄母亲心理的片段,我们充分察觉故事主人公多年来对外部世界采取封闭性的保护措施,让自己遁入客观、理性、冷静,然而一片死寂的内在精神囚牢,以躲避包括未婚生子(回扣诊疗室中的女病患)、丧母(回扣诊疗室中的男童)等一系列现实遭遇的打击。

3、随着电影播映时间的推移,最后的试探、越界,终于失控的搅乱了故事主人公生活的各面。当波过水无痕,一切似乎回到了原貌,然而主人公观看世界与人事的角度已经不同:有了情味,也就是有了生机。

《西比勒》影评(三):《西比勒》:关于“女性”

有趣的女性故事,也必须引入精神分析来应对。

女医生重拾写作表面的动机当然是逃离枯燥的生活,深层的动机则是克服掉母亲与前男友给自己带来的创伤并重获能动的主体性。也正是因此她才会如此认同于女演员以至于“越界”引导她去堕胎——女演员与母亲的关系让她回忆起了自己的母亲,而女演员与男导演的关系让她回忆起了自己与前男友的往事,因此“堕胎”正是女医生对前男友的想象性报复(那时,为了留住前男友,女医生生下了孩子,但前男友还是走了,因而对女医生来说,孩子成为了一个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征兆”,一个创伤)。

但女医生始料未及的是,用齐泽克的话说,(精神分析意义上的)女性是“歇斯底里”的“癔症主体”,是表象下彻底的空洞,换言之,女性所有的装腔作势都不过是对男性欲望的认同(片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前男友叨叨着一个近来和自己纠缠在一起的女人,女医生听见后立刻和前男友疯狂做爱——此处,女医生主动让自己成为了那个“不在场的女人”的实体支撑,去满足男性欲望)。因此,当女医生以为自己“重拾主体性”、可以抽身而出调度全局时(想想酒会时那个意大利人跟她说的话),她却已经被刻写在了文本当中——她屈服于男性的幻想,跟男演员发生了关系(也难怪她随后在“导演”完一场戏之后就崩溃了:她惊恐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导演,自己早已在戏里面了)。

一个精彩的辅助性角色是男演员的“正宫”,一个强悍、不摆姿态的女导演(说她“不摆姿态”是在于她不愿,至少不太愿意对鬼混的男女演员表示一种伪善的宽容),但这并不妨碍她依然是个“癔症主体”——电影里最为引人注目的镜头都是属于她的:一个摇拍女导演的镜头里,片场的镜头与电影的镜头无缝衔接,宛若一个莫比乌斯环,“电影中的电影”和“电影”被缝合起来,不是女导演走出“片场的镜头”然后进入到“电影的镜头”,而是这两个镜头简直就是同一个镜头——完美符合拉康对女性“在它之外又没有什么不属于它”的定义;第二个就更明显了,大他者的视点(大俯拍,从大全景开始逐渐推近)下,女导演看着监视器、窃听着女医生的自诉,妒火中烧(到底是谁掌控着一切,是盯着屏幕的女导演,还是高高在上的“大他者”?)。

女医生回到巴黎后精神一蹶不振也就顺理成章:幻想的主体性瓦解了(书没人读,感情创伤无法消化,与前男友偶遇不仅没有带来和解反而摧毁了支撑自己的隐秘幻象:痛苦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是大他者的欲望客体了)。

最终的问题就是:要如何解决呢?只能是“恋物”式否认,女主角把她和前男友生下的孩子从“征兆”转变成了恋物对象,孩子不再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黑洞(画中孩子的双瞳),而是一个寄托回忆、填补匮乏的原质。也只有通过恋物,女主角才能把现实体验为可以理解和掌握的。

《西比勒》影评(四):何尝不是另一种“登堂入室”?

西比勒的生活一团糟。从事精神分析工作已愈十年的她,此时想重操写作的旧业。但写作并没想象中的容易,面对莹白的屏幕,她陷入一片茫然。需要灵感,她明白。无数病人的经历于她的写作无补,她要写的是自己的人生,需要有人触动。玛格特到来了,带来一段激烈动荡的人生。无心再做精神分析的她不得不成为再次化身医生。卷入其中,改变事情的进态,并被它改变。

在玛格特身上,西比勒看到的是年轻的自己。年轻时,西比勒过着一种放荡的生活,如同玛格特。她同样未婚先孕了,并被迫把孩子独自抚养至今。玛格特如同普鲁斯特笔下的那块玛德莱娜蛋糕,帮助西比勒寻回了逝去的时光。这是被意识压抑在潜意识底层的痛苦记忆,贵为精神分析师的西比勒无法独自将其打捞,她接受同事的精神分析,但于事无补。西比勒同样有精神问题,只不过因为洞悉精神分析的机制,她无法获得治愈。

某种程度上,玛格特为西比勒提供了自我精神分析的引子。不是在同事身上,而是在自己身上,西比勒将得到救赎:她通过写作对自己进行精神分析。正是在玛格特的触动下,西比勒才真正发现导致自我精神压抑的因子,而将压抑因子疏导出来的方式不是躺在另一位精神分析师的躺椅上,将被压抑的内容说出来,而是通过写作。躺卧的姿态被端正的坐姿取代,言说被书写代替,写作在此行使着类似于精神分析工作的活动。

西比勒不断地卷入玛格特的生活,写作不断地与日常生活重叠。到最后,观众再难分清出现在画面中的情节,到底源自玛格特真实的生活,还是西比勒写在书中建构的想象。对于西比勒而言,通过书写这一行为,虚构与现实的界限打破了。与此同理,玛格特眼中的表演与生活也再难有太大差别——玛格特爱上了戏中的男主角,并意外怀孕。

西比勒与玛格特形成了一组镜像。她们是相似的:作家和演员的身份,都是在虚构和现实的边界创造真实,并因短暂的激情陷入麻烦之中(怀孕)。但从话语权力上看,西比勒凌驾于玛格特之上。西比勒为玛格特做精神分析,并从玛格特的遭遇中摄取灵感,她甚至进入玛格特的生活来改变玛格特的人生走向。玛格特是西比勒手中的棋子,被利用、被操控。

在此,点出的难道不是作家与精神分析师两者的相似性?西比勒妄图挣脱精神分析的束缚,重回自由的写作,但她无非回归到另一种精神分析情境。写作,就是作家对自己所展开的精神分析。书,是作家自我精神分析后的产物。玛格特就像西比勒为写作构想出来的致幻剂,为了让自己曾经的遭遇可以被接受。

同样可以这样理解:玛格特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她来自于西比勒的想象。西比勒需要借助玛格特这样一个人物(及其遭遇)的想象开启小说的书写,而整部电影如同对小说机制和内容的呈示。就像欧容的《登堂入室》,只不过在欧容的电影中,是读者进入小说人物的世界,西比勒的“登堂入室”则是作者进入小说人物的生活中。

《西比勒》影评(五):寂寞 · 诊疗室

今年在坎城因为待的时间太短,前后只观赏了五部主竞赛片;回来后拼命补看,从上个月的金马影展开始。昨天去看了主竞赛片之一的法国女导演洁斯汀.楚特(Justine TRIET)新作《寂寞诊疗室 Sibyl》,意外地非常喜欢。

《寂寞诊疗室 Sibyl》在今年坎城场刊的评分不高,英美评价也是一般;不过自家法国[电影笔记]倒是非常捧场的给了满分。在这种评价两极的情况下,很难去说这部片到底好不好看?如果之前有看过台湾国际女性影展放映的《恐慌年代 Age of Panic》,应该对洁斯汀.楚特掌镜与叙事的调理不会太陌生。不过凡事总有意外,洁斯汀.楚特这次的《寂寞诊疗室 Sibyl》将视野内收到个人,特别是女人、西碧儿这个女人的情欲与精神纠葛之上,很传神地阐述了一部心理悬疑片。

《寂寞诊疗室 Sibyl》是很见仁见智的片型;发行商在操作上通常会朝情欲、尺度以及女性视角上作文章。不过身为观众的我却很想知道,在这部以女性为主观描述、主视角的电影里,男人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情欲的宣泄品?美好与痛苦的回忆?或者根本不必存在?

该片令我想起茱丽叶 · 毕诺许今年柏林影展的作品《别问我是谁 Who You Think I Am》。故事原型虽不相同,但整体氛围、虚实交替的叙事(或倒叙)手法有些相似之处,而且同样都是心理悬疑片。

据说洁斯汀.楚特在《寂寞诊疗室 Sibyl》采用了伍迪 · 艾伦1988年电影《另一个女人 Another Woman》里男性对男性眼中的女性观点;的确在西碧儿(Sibyl)这个角色上显得有点惊悚。虽然导演说,电影中的三位女性有各自家庭、爱情与困扰,却依旧是独立的个体;人生的选择很多,不必急于走向传统。不过三个女人各自都有些状况、歇斯底里,甚至跟她们的男人之间,保持着一种情欲以外的疏离。

观众可能会觉得心理诊疗师摇身一变成为作家这种设定套路有点平淡,不过个人觉得正因为洁斯汀.楚特的剧情铺设方式,让一出原本可能毁掉的剧本,变得可期。国外影评点出在意大利斯特龙伯利岛拍摄戏中戏的桥段,令人想起《轻蔑》与《阳光普照》(不是那一部啦),个人觉得也是蛮合理的。

如果西碧儿重拾写作是为了逃脱枯燥的家庭生活,逃离母亲的角色;那么个人认为生活就是一部小说,以此层面来说,无论戏里戏外都很成功。《寂寞诊疗室 Sibyl》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缜密与精彩的小说。当人物从虚构与幻想的主题返回了真实生活,匮乏似乎又变成了一种劳役;不由得替她捏一把冷汗。

当洁斯汀.楚特设法将这些复杂的关系与关联性并置于电影里,一方面充分地展示了当代女性在创作力与母性之间平衡的艺术,另一方面其实也兼顾了女性心理如磁铁般的包容性。可以很歇斯底,也可以完全理性;爱恨分明,并懂得顾全大局。

最近的优秀新片非常多,对于影迷来讲无疑是件开心的事。观影团也进入了一周一期的高频率更新模式,甚至会出现每周选题难以抉择的情况。本次我们迎来了Vol.21《西比勒》。茹斯汀·特里叶,法国年轻一代女导演中的佼佼者。《西比勒》是她的第三部导演长片,由维尔日妮·埃菲拉(《维多利亚)》和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阿黛尔的生活》)主演,入选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在AlloCiné上也收获了3.6的媒体评分,电影手册和Les Inrockuptibles等专业媒体也都没有吝啬赞美,均给出了五星满分的赞誉。

作为一位曾经以处女长片入选过电影手册2013年度十佳的导演,她的新作究竟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本期观影团共10位友邻参加,9则短评,均分6.8分。

poster by.德卡的羊

叙事破碎?!

@幽幻 6/10

过往与现实的重叠,心理医生在治疗他人创伤中迷失在自身的回忆中,这样的剧情很吸引我,可前半段剪的太碎太散,后半段又平铺直叙太实,观感比较割裂,也就不想去思考文本分析了。

@果树 6/10

对记忆的碎片化处理是成立的,对现状的割裂感呈现也是合理的,小说这条线,只要是有过体验式创作经验的人应该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共鸣,电影的线反而成为了全片的短板。如果全片能更加像辫子般紧实绞动,或者我能从中感觉到更多绞痛。

有点空洞?!

@意识流螺丝刀 6/10

清爽的观影体验,柔雅的影像,精彩的表演,现实、创作、记忆以一种温吞缠绵的方式交媾延展,女主心理医生与作家的双重身份催逼着某种无休止的追寻与诠释,形成的情感漩涡又造成了对女主本身的反噬,湛蓝的海水宛如戈达尔的《蔑视》般迷人,然而缺点正如影片中女主的创作一般,空洞浮华而显出无病呻吟,看似鞭辟入里却只是蜻蜓点水,不够彻底的剥离使得几处戏剧段落苍白无力(以黑色眼泪和酒会为甚),倒是感觉《同义词》可以作为本片的对立,几乎本片的大部分缺点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个与之相对的优点,所幸导演尚有自知之明,“巧妙生动,极好地捕捉了城市的焦虑,蕴含了强大的能量”这些赞誉也只能交给没有读过书/看过电影的人去高谈阔论了。

@香香菲舞 5/10

闪跳和交叉叙述有助于体现女主的精神状况,但更加考验影片的条理性,后者显然未能很好的完成,我很想与其共鸣,奈何深度未及我愿。

@chaos 7/10

有趣的点挺多,活火山/旋转寿司/心理博弈暗含失控的危险。而当小说跟过往现实的界限模糊时,对创伤的疗愈变成一场不断追逐改变自我镜像的游戏。高密度的人物心理互文是亮点,以心理师为中心映射出女演员、自身、孩子三重镜面。问题在于这些元素并不能紧密地织成一个叙事网络,内在动力仅由被过往男人折磨的心理师自毁式的向心力掌控,联系的割裂导致了孱弱牵强的俄狄浦斯情结。偏又是注重镜像的文本,反噬空有其表。虚幻的女权焦虑罢了。

交织的“元”?!

@空白岸 8/10

布景与服饰规整鲜明的大色块成为人物掩饰破碎内心的装束。文本上,“转述”这一动作作为叙事的元素亦是叙事的方式,语音被Siri“转述”为文字,病人的倾诉被“转述”为小说,片场拍摄亦需要“转述”的缓冲来维系不堪一击的人物关系,心理、现实、小说、电影也经由层层“转述”的剪辑形成互文。然而,在那个监视器画面侵入现场的蒙太奇后,Sibyl的介入开始由“转述”变为“闯入”,现实受到冲击。Margot捣毁房间里的一切却不能伤害身为“转述”介质的Sibyl和电脑,随着小说和电影最终以虚构的面目成为现实的一部分,闯入也终于短暂平息。

@不死者 8/10

作为心理咨询师不断地情感吸纳与内化,也难掩自身由内向外的情感暗涌,亟待爆发的火山即是内心的外化。她最终失控地打破了媒介的情感阻隔,越界闯入了主体的生活,人物间的参照与渗透和多重文本的交织达成了内在一致,回忆-现实-文本-影像终于流畅地接洽与勾连,消弭了(在场的/自我的)沟通失效,于是她释放了浑浊的泪(像被火山口飘升的烟 熏染过一般)。结束于〔孩童凝视〕的延伸,从无意识的凝视(眼神看似在质问母体“你是谁”)发展为内在自觉的疑惑表达(质问“我是谁”),又是一出“元电影”的自指。

@孤独的自由 8/10

一个女主人公在精神分析师与精神病人之间转换的故事,更喜欢前部分,西比勒与玛格特多重记忆交织融合、互相闯入,现实与记忆逐渐模糊,剪辑也是跌宕起伏,爆发力十足。最高潮的一幕也是转折点发生在第一次火山与大海交融,到这就进入元电影阶段,闯入生活式的治疗完成了角色置换,只是大不如前面精彩了,好在结尾的后劲十足。女导演也很擅长将现代性生活注入影片当中。

@德卡的羊 7/10

基本是在围绕着Meta与心理大作文章,她闯入“火山边缘”,与电影(摄制)同在,越来越靠近本体;于是电影也闯入了她的生活,在影院流下那滴黑色眼泪。

仅打分

@月色归来时 7/10

历期评分TOP5:

1.《痛苦与荣耀》 8.0;

2.《同义词》 7.7;

3.《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7.6;

4.《你的鸟儿会唱歌》《少年的你》 7.5;

5.《太空生活》《江边旅馆》 7.4;

下期再见~

以及一个预告:登顶三大电影节的漫改之作~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