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少年的你》到社会事件改编电影的回顾

电影快讯 1971℃

今年院线上映的两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都获得了业内的关注,一部是娄烨的新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影片在清明档上映后获得6000多万元的票房,虽然离那些转型商业片的宁浩和管虎等导演的作品有很大的距离,但无论与娄烨以往的作品相比,还是与同在作者电影耕耘的贾樟柯和王小帅相比,娄烨都获得了票房新的突破。

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少年的你》到社会事件改编电影的回顾 - 陆剧吧

另一部则是十月底上映的《少年的你》,影片也标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虽然影片属于文艺片,但如今却获得15.42亿元的票房,堪称今年的市场黑马,影片则引起全民关注。

除了这两部影片,此前《追凶十九年》也是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只是由于影片品质不高,票房仅仅获得300万元票房,最终也未能引起反响。

实际上,对于文艺片观众而言,诸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抛开票房之外,即便能够上映已算巨大的成功。那么抛去这部围绕社会事件的背景影片,其它同样围绕社会事件的国产影片有哪些,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少年的你》到社会事件改编电影的回顾 - 陆剧吧

笔者对内地近五年根据社会事件改编的国产影片进行统计后发现,目前票房在1000万的有14部,对比国产电影每年的总产量,那些改编社会事件的影片占比非常低,当前的电影创作者也极少会从社会事件取材。

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少年的你》到社会事件改编电影的回顾 - 陆剧吧

在统计的这14影片中,按照相关事件分类,这类影片大致可分为社会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两大类,前者有特别具体的新闻事件原型,如《我不是药神》对应的“陆勇案”,《亲爱的》对应的“彭高峰寻子”事件,《解救吾先生》对应的“吴若甫绑架案”,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我不是潘金莲》则来源于河南信阳丁某某与徐某某离婚案,这类原型的新闻事件在当时就已经产生了轰动的影响;后者则多是来源于普遍的社会现象,观众也很难将影片的故事和具体新闻案件对应起来,比如《宝贝尔》《嘉年华》分别出现的弃婴和性侵,这类社会现象在当下仍在不断上演。

从创作者来看,这些改编于社会事件的影片由于多数都出自冯小刚、曹保平、忻钰坤以及丁晟这些实力导演之手,精良的制作也让这类影片的口碑都很不俗,多部影片的豆瓣评分都在7分甚至8分以上;票房表现上,这些改编于社会事件的影片虽然热度很高,但除了《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等个别影片外,其它影片在票房上普遍不高,《嘉年华》《暴裂无声》这类文艺气息更浓的高口碑影片也均没有《我不是药神》《解救吾先生》这类商业喜剧片或犯罪片的影片卖座。

而在对具体事件处理上,有的影片采取对事件的基本还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如《亲爱的》《失孤》《解救吾先生》,这类影片也都最大化的忠实了原型事件和人物本身;而另一部分影片则是在原事件基础上进行更多的虚构和艺术加工,如《我不是药神》做成了喜剧类型片,《少年的你》做成了看不出原型的校园暴力,《我不是潘金莲》在故事上与原人物有很大的不同。

而回顾当下的电影创作环境,根据社会热点事件改编的影片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非常普遍。

在韩国,《追击者》《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杀人回忆》《素媛》《海雾》这类引起重大反响的影片也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像《熔炉》更是促使了韩国法律对性侵的修改。

即便放在香港电影上,也不乏改编社会事件的电影存在,《神探》《踏血寻梅》《树大招风》这样的商业类型电影直接取材于社会真实事件,《生命因爱动听》《可爱的你》这样的文艺佳作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相对而言,内地电影在创作上更愿意倾向于选择《搜索》这类带着社会热点,社会话题更高的影片,而诸如《盲井》《盲山》这类影片因为内容敏感而无法在内地公开上映。

其实整个社会的进步需要这类影片的推动。就像很多根据社会事件的影片获得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多项殊荣时,业内人士认为这类影片紧紧抓住了时代的某种特质,影片对于时代的故事与人们的情绪的真实记录也帮助外界了解真实,促使人们对时代进行更多的思考。

在电影工业化已经成熟的美国,其电影都不乏大量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存在下,国产电影不能厚此薄彼,走上另一个极端。国产电影依然仍然需要强调题材多样,而诸如社会群体事件以及热门话题当然也不应该轻易丢掉。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