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6分, 豆瓣的评分真的“靠谱”吗?

电影快讯 1085℃
动不动就6分, 豆瓣的评分真的“靠谱”吗? - 陆剧吧

作为一个观影爱好者,我多年来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买电影票之前先上豆瓣。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来是为了大概了解一下新上映电影的简介,二来则是为了“避坑”。

豆瓣的评分采取五星制,五星就是10分,一星就是2分。一般来说,6.5分算是电影好与坏的及格线。换言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观看超过6.5分的电影,以保证自己的观影体验。

但,豆瓣的评分系统真的合理吗?曾有不止一个电影行业从业者发出过质疑。

豆瓣的评分算法其实很简单——把豆瓣用户的打分加起来,再除以用户数。

是的,这就是我们小学学过的“平均数”。

我们都知道,一枚硬币抛的次数越多,理论上正反面五五开的概率就越接近。豆瓣评分也是类似的逻辑,打分的人越多,电影的评分就越客观。

但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有大量水军灌水打一分或者五分,电影的评分就会失真。

第二,某部十个人打五星的电影,和某部十万人打四星的电影,我更应该相信哪个?

你发现了,一旦水军猖獗,或者打分人数过少,一部电影的评分就会失去参考价值。

那怎么办?

可以参考隔壁Imdb的做法,采用“贝叶斯推理”。

它的意思是,既然无法预知一部电影的最终得分,那就先给它一个基准分(网站上所有电影的平均分),比如6.5分,然后对应基准的打分人数,比如3000人。

现在,第3001个用户进来并打分——随着新信息的出现,贝叶斯推理会根据这些新信息不断的修正得分,最终无限逼近一部电影的最终评分。

这个算法最大的好处是,略微缓解了小众电影的窘境。一些小众电影在豆瓣上是没有评分的,但在Imdb上不会。因为至少也有一个基准分在那。

对了,Imdb是只允许“一人一票”的,你可以随时修改评分,但你无论如何只能算做一票。

那么,Imdb的“贝叶斯推理”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

首先,它还是没能杜绝水军的现象。其次,它过于“一视同仁”,以至于对专业的观影者来说,和外行不得不享有同样的权重,这是不公平的。

怎么办?别急,看看桥水基金公司的创始人瑞达利欧是如何管理公司的。

瑞达利欧能把公司做成这10年最成功的对冲基金公司,和他的“可信度加权体制”的管理法密不可分。

这个名字乍一听很唬人,其实换成传播学的术语就是“信息权威的话更值得参考”。

瑞达利欧认为,人人都有话语权,但是每个人的发言权重和信息价值是不同的。他发明了一个词叫做“话份”。

理论上说,一个人在垂直领域越专业,或者他在公司的地位越高,他的话份就越重。

所以,每当公司遇见决策上的分歧,瑞达利欧就会根据话份的不同来拍板。

这种决策法,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比如,对于一位演员的演技究竟是好还是烂,两批人争论不休,这时候某位大导站出来为其撑腰,作为吃瓜群众的你,多少会倾向于该演员的正面信息吧?

但,“话份”还是有个问题,如果这个权威被某一方收买了呢?或者其实他根本就是个“砖家”而不是“专家”?

“单靠个别权威的信息就做出决策确实有失公允,还得靠群众的力量。”

说出这话的人叫做菲利普·泰洛克,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善断计划”的发起人——该计划旨在为美国情报局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善断计划”的信息统计和预测最大的特点,是“对加权平均后形成的预测结果再做一道加工和助推,即将预测结果往100%或者0%的方向推。”

举个例子,假设他们想预测“特朗普能否连任美国总统”,如果受调查者加权平均后的预测概率是69%,那就把它上调到比如83%。相反,如果预测概率是25%,那就把它下调到12%。

这种预测的方法,专业术语叫做“极化”。极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乐观预测更乐观,让悲观的预测更悲观。

想一想,其实我们生活中做判断也是差不多的。假设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是95%,我们会觉得它基本上百分百会发生。而一件事的发生概率只有5%,那么我们几乎觉得它是不可能事件。

在宣讲的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想要对一件事做出合理的预测,离不开群体的智慧,但只靠群体也是不够的,因为他们可能只是“乌合之众”。你还需要结合信息权威的“话份”,以及适度采用“极化”的思维。

只要你掌握了“加权平均+话份权重+极化算法”的三重工具,相信你完全可以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关注我,学习最接地气的传播学知识。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