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清水裡的刀子》, 生不擇時, 死不擇日

電影快訊 1960℃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今天我將為大家介紹一部關於回族的電影——《清水裡的刀子》。該影片改編自回族作家石舒清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寧夏西海固一個偏遠村子裏,穆斯林老人馬子善的老伴兒去世了,老人和兒子決定在老伴40日祭那天宰掉家裡的老牛來籌辦祭禮。整部電影色彩單一,沒有戲劇衝突,演員台詞很少,甚至沒有配樂和主題曲。看的過程會覺得比較悶,但是,我很感興趣,因為它可能是第一部與寧夏回族穆斯林有關的電影。

觀影《清水裡的刀子》, 生不擇時, 死不擇日 - 陸劇吧

所以,作為回族人,我對整個電影從頭到尾每一個場景都很熟悉,甚至影片中演員誦讀的每一句古蘭經都很熟悉,然後不自覺的就會跟着念了出來。清寂的西北村落,孤獨的穆斯林老人,導演王學博用乾淨簡潔而飽含電影鏡頭感的畫面,呈現出一幅關於老人與牛生死拷問的長卷。生得艱難,死得深情,質樸善良里不僅有深刻的情感,還有執着的信念。

觀影《清水裡的刀子》, 生不擇時, 死不擇日 - 陸劇吧

其中,有個片段是阿訇給小孩起完經名後要接獨爾,我也差點準備把雙手抬了起來。近兩年來看到的最有儀式感的影片,音效也是獨立於影片畫面,不完全是現實音效而是與每一個畫面、色彩、光線、鏡頭運動契合,全都在表達那一刻的故事與情緒。像在構建一個交響樂,每一個音符都有着自己的情緒與作用,並整體地產生了獨特的節奏感。流露着電影並非營造真實而是思想與情緒就可獨立成章的創作理念,讓我想到復刻印象而非現實的賈科梅蒂大師,大概我本身就沒法抗拒這樣的創作理念。

觀影《清水裡的刀子》, 生不擇時, 死不擇日 - 陸劇吧

所以,就像喜歡賈科梅蒂一樣必然喜歡這樣的作品,甚至找到了第一次看紅色沙漠的感覺。清水裡的刀子中動物、小孩與水,最難拍的三樣彙集,卻依舊錶現的精確,水中倒影的鏡頭時被震到,真的佩服。燈下老人的特寫被瞬間打動,導演的感情太細膩,一個融入了宗教與地域風格的作品,他還是找到了全世界的人都會有共情的部分。這部作品的完整性太高,講了一場93分鐘的完整聖潔儀式,有很強的個人風格,如果你愛它,那你會很愛它。

其實,我很早就想看這部電影了,室內場景營造油畫似的光影,室外場景又呈現水墨畫風格的層層疊疊。看起來很安靜,但又太沒有波瀾,視覺得到滿足,節奏岌岌可危。這是一部宗教氣息很濃的電影。對於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的伊斯蘭教,如果電影沒有明確的技術指引,那麼大多數人是不能夠深入理解的。

另外,電影給我的感覺,是一部節奏很慢平鋪型的作品。畫麵灰暗有些許壓抑感,但是很有技巧,拍的很漂亮。老人,一頭牛,老人死去的妻子三者之間構成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鏈,很明顯導演想要探討的是生與死,或者說生命的主題,一個極其嚴肅的話題。

最後,看完這部電影,我們看到的是沉悶、思考的過程,但沒有看到思考的結果。老人的弟媳誕生的孩子、為妻子的忌日想要殺掉的那頭牛、老人閱讀古蘭經時最終的黑暗、以及在電影中多次清洗自己身體的細節。想要傳達的信息存在,但並不強烈。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導演走向更高一個台階的奠基性的作品。很明顯,他是不成熟的。但是,它是精緻的,是有希望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無論怎樣的文化背景,生存的共性是一致的,是中國人生活的一個部分。即便不見鮮艷,哪怕灰土飛揚。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