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外》之看後解說

電影快訊 1614℃

也許是抱着太大的期望去看這部電影,所以看完之後覺得有點失望,因為乍看之下這部電影想說的東西似乎很多,所以必須分為三段且說得頗為凌亂又無法連貫,但是仔細想想它說出來的東西其實很少,而且浮面又無法自圓其說。簡單來說,這還是一部畫面風格強過影片內容的電影。

《松林外》之看後解說 - 陸劇吧

這回導演想說一個父子關係的故事,並且融入宿命姻緣、警界黑暗、校園毒品等等現今電影中常見的議題,也增加了一些動作場景。影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是雷恩葛斯林主演的部分,描述一個機車飛車手的故事,他自幼失去父親、個性陰鬱、沒有積蓄,在意外得知自己竟然有個一歲大的兒子時,為了想讓兒子享有自己的父愛,而不顧一切(包括忽略伊娃曼德絲飾演的女友早有幸福歸宿、兒子也不是沒有好繼父的事實)任性地想要侵入改變兒子的生活,終究以悲劇收場。

《松林外》之看後解說 - 陸劇吧

這一段是全片拍得最好也最感人的部分,影片一開頭導演就再次以壓抑的敘事基調與影像處理向觀眾宣示這個故事的悲劇色彩,這個飛車手的憂鬱氣質與欠缺深思熟慮的愚蠢浪漫,是可以讓觀眾在觀影時忘卻他行為下隱藏的自私,而被他喂著兒子吃雪糕的溫馨畫面所感動。那張親子三人的合照也成了貫穿全片的親情符號。我想導演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一定也品嘗過這種小嬰兒的純真帶給父母無限喜悅的滋味,才能拍出這麼動人的段落。這一段的精彩,可以化解劇本人物刻畫上的不足,其實對於飛車手以及女友甚至是繼父的心態,影片敘述得是不夠細膩的。而且在父子短暫相聚後劇本加入的主角搶劫銀行細節,更讓人對這個角色的同情少了一大半,這一點放在文章後段會再討論。

《松林外》之看後解說 - 陸劇吧

這一段整體來說就是一個描述警界黑暗與主角良心掙扎的尋常影片,影像風格也沒有第一段那麼有魅力,人物內心的處理也更粗略了。我們只看到劇本設定主角似乎有背負着因自己執勤不當而奪去一條人命的罪惡感,以及因此造成他無法面對自己的家庭(包括一個同樣是一歲大的兒子)的行為缺陷,但是他的行為言行設計卻讓人感受不到那股愧疚,所以整段故事其實說服力不強,很難理解為何劇本要這麼編排。如果只是為了要突顯兩種父親形象對孩子造成兩種成長背景的影響,我個人是覺得不是太成功。不過這部分的戲劇感的確很強,有着看黑道警匪片的刺激感。

很可惜,這三段的成績是每況愈下,這一段由兩位年輕演員擔綱演出,少了雷恩葛斯林以及布萊德利庫柏的演技與明星魅力,再加上伊娃曼德絲恐怖且毫無說服力的老妝,這個關於兩位少年宿命相逢的校園毒品故事更是讓全片失去神采。因為三段故事說到這裡已經失焦了,究竟導演想說的是什麼呢?父債子還的宿命?贖罪諒解的溫暖?失去父愛的小孩一定會誤入歧途?那又要如何解釋繼父對雷恩葛斯林的孩子那種照顧付出與親情交流為何還是讓孩子成為竊盜慣犯呢?究竟導演心中的父子情是血緣身份重要,還是關愛付出重要呢?

最後搶匪的兒子如同老爸一樣騎着機車浪跡天涯、警察的兒子陪着老爸繼續政治騙術生涯,這是要說明什麼呢?人生所有皆是宿命?那這一整個故事牽扯到警界黑暗與校園毒品又為了什麼?安排一個俱有無比包容愛心的繼父又是為了什麼?整個劇本的邏輯與脈絡讓人覺得有點納悶啊!

總之,這部影片的影像風格還是令人讚佩的,值得一看。不過人物設計不夠完善,劇情架構也設定得太大,三段故事的安排最後反而讓主題失焦,我個人是覺得並沒有達到導演自己所說:"這是一個經典的父債子償、命運因果的動作故事"的悲劇或救贖效果,整體說來是蠻可惜的。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