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小方橘看電影
這個九月上映的電影很多。
前幾日去電影院看了由香港著名導演爾冬陞執導的這部重磅影片。
該片取材新穎,創作源於「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
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個艱苦的時期,中國經歷了殘酷的自然災害。
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不少孤兒被送往了內蒙古草原的牧民家庭。
在這裡,孩子們要努力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
他們會悲傷,會念家,會不安……
但他們心靈的孤獨,全被來自大草原的愛所感化。
萬水千山總是情。
這是一段催人淚下的歷史,
一幕幕大愛跨越民族、跨越血緣,更跨越了大海與草原……
《海的盡頭是草原》,光看片名,自然能讓人聯想到大愛無疆。
影片講述了一對來自上海的兄妹分離與重逢的故事。
她叫杜思珩,他叫杜思瀚。
她是妹妹,他是哥哥。
妹妹杜思珩一直很抗拒來到草原,甚至十分反感草原的生活,不願與小夥伴們打成一片。
但慢慢的,她也適應了這裡,學會了騎馬、說蒙古語,也學會了幹活、放牧等等。
光陰似箭,日邁月征。
一個性格內向,文靜的上海姑娘,成了豪爽的蒙古姑娘。
幾十年後,哥哥踏上了尋親之路。
由於此時的哥哥已年邁體衰,不久後將離世,因此,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來到了內蒙古,打算見妹妹最後一面,也算是了結一樁多年的心愿。
單論故事,確實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甚至在情節上非常單調,乏味。
所以,如果你是希望通過情節來享受該影片,鐵定會十分失望,因為該片的故事性並不強,情節上的起伏也並不大。
影片最大的優點,就一個字:「美」!
「海的盡頭是草原」,光片名,就很美。
攝影很有藝術性,把內蒙古遼闊大草原壯麗的風光展現得淋漓盡致。
大銀幕上,放眼是綠地,藍天,白雲,以及成群的牛羊……
耳邊回蕩着悠揚的馬頭琴聲,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大草原,甚至忍不住想要立馬飛向大草原,去親身感受這種「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唯一遺憾的是,影片的故事性差了許多。
正如前文所提,故事在選材上很新穎,因此,在這個前提下想要編出引人入勝的情節並不難,但偏偏故事情節成了該片最大的軟肋。
影片本想通過一個小故事,來感動銀幕前的觀眾。
但女主角杜思珩卻是一個非常不討人喜歡的角色,自私,任性……
杜思珩成為孤兒後,被善良、熱心的蒙古人收養,並帶到了草原。
作為一個小女孩,從上海這座大城市來到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感到不適應也好,想家也好,想要回上海也罷,這些心情都是能理解的。
可人,終究就要有感恩之心。
杜思珩沒有。
她不愛草原,不想聽話,總是給大伙兒惹麻煩。
某日,她因為亂跑招來了狼,若不是草原上的大伙兒及時趕到,她險些被狼吃掉;
在那個連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她也沒有節約的意識,亂吐奶茶。
如果說,這些只是小孩子年幼不懂事,還情有可原,可長大後,杜思珩依舊沒有對收養自己的蒙古親人表現出感恩,繼續放縱自我。
雖然長大後的杜思珩也適應了草原的生活,但她對這個第二故鄉並沒有多麼強烈的認同感,依舊想着回上海。
想回上海,並沒錯。
杜思珩錯就錯在不是以光明磊落的方式回去,而是想背地裡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
終於有一天,她闖下了大禍。
為了回上海,她和一個夥伴在偷偷逃走的過程中卻不慎掉入了泥沙之中。
幸運的是,來自重組家庭的哥哥及時趕到了,將二人救了出來。
不幸的是,哥哥因此而付出了生命,徹底被泥沙吞噬。
照理說,這本應該是電影中最為感人的部分,因為哥哥太偉大,也折射出背後蒙古家庭不求回報的無私之愛。
但很多觀眾並沒有為之感動,取而代之的,是憤憤不平,為死去的哥哥鳴不平。哥哥為了這樣自私的妹妹而犧牲,不值。
甚至到最後,收養杜思珩的牧民面對失去兒子的事實,還原諒了她。
所以,小方橘認為,如果影片的女主角塑造得不那麼讓人討厭(不說要多招人喜歡,至少稍微懂事點),大家也一定會為此而感動。
導演爾冬陞本身就對大草原有着一種特殊的情懷。
這部影片中的景色很美,為了采景,劇組可謂付出很多,走了很多地方。
不僅如此,劇組還要克服草原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
可見影片的拍攝難度是很大的。
不僅如此,演員們也是非常努力。
老戲骨陳寶國的演技毋庸置疑,將杜思瀚內心的糾結與惆悵表現得恰到好處。
馬蘇用蒙古語飾演了牧民。在這之前,她還專門學習、苦練了幾個月的蒙古語。畢竟,蒙古語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一門特別容易學的語言。
因此,該影片不論在取景,拍攝,選材,以及演員的表現上,都是下了功夫的。
只可惜,情節過於薄弱,以至於抵消了很多優點。
和電視劇一樣,電影的性質畢竟是講故事,只是電視劇是講的長故事,電影講的是短故事。
所以,情節是一部電影的靈魂。
雖然攝影技術,演員的演技等因素都會影響電影的質量,但依舊無法替代劇情對於電影的至關重要性。
劇情好,電影才會好。
如果《海的那邊是草原》是一部紀錄片,應該就很完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