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電影快訊 1252℃

一直有一種爭論:張學友不是唱片賣得最好的香港歌手,劉德華才是。

這種說法,主要是針對兩人在國語唱片的銷量而言。

港樂唱片的銷量擺在那裡,粉絲再多質疑,IFPI銷量數據就是最好的答案。

兩位天王誰的唱片銷量更好,只能在國語唱片銷量上作一番比較。如果將時間從1989年拉到2007年,或許劉德華與張學友的總成績不相上下。但如果把時間放在「四大天王」自成行到「解體」的1992-1999年,勝出者將是張學友。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來看一組數據:台灣實體唱片銷量排行榜中,銷量超過100萬張的國語專輯共有9張,從陳淑樺1989年的《跟你說,聽你說》到任賢齊1998年的《愛像太平洋》,張學友共有3張超過100萬銷量的專輯,它們分別是1993年專輯《吻別》(136萬張,第一名)、1995年《真愛精選》(122萬張,第三名)和《忘記你我做不到》(105萬張,第七名)。

此外,排名前二十名的專輯,還有張學友1993年專輯《祝福》(91萬張,第十一名)和1997年專輯《想和你去吹吹風》(82萬張,第16名)。

再說劉德華,台灣實體唱片銷量排行榜中,他的最高銷量專輯為1994年專輯《忘情水》(85萬張,排第14名),其次是1994年專輯《天意》(78萬張,排第20位),其他專輯再沒有超過70萬張銷量的。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張學友是台灣實體唱片銷量榜上第一個銷量破百萬的男歌手,也是台灣金曲獎上第一個獲得金曲歌王的香港歌手。或許,論金曲歌王的數量,張學友不及後輩陳奕迅,但論綜合影響力,張學友是要優於後輩的。

在香港樂壇,有一個沉甸甸的稱號——歌神,獲此稱呼者,只有許冠傑、張學友、陳奕迅三人,但「歌神」這個稱號,也是香港獨有,出了香港,在台灣、內地或者亞太地區,人家只是引用,當不得真。

以上,用一組數據,羅列出了「歌神」張學友在國語歌最大的市場——台灣的優異表現,那除了張學友,劉德華的成績可以說是男歌手中排第二的存在,即使對比周華健張信哲這兩位台灣本土銷量很好的「穩定先生」也幾乎處於壓制局面。

從1990年國專《如果你是我的傳說》開始,到2002年專輯《美麗的一天》,13年的時間裏,劉德華的名字一直處於台灣實體唱片銷量榜的前列,這樣的恆定持久,不得不說也是一種不小的「奇蹟」了。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其實,造成張學友與劉德華二位天王在台灣市場如此局面的,是因為一個人的存在,如果沒有他,劉德華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會「一家獨大」,他就是台灣知名音樂人、能作曲編曲填詞演唱但精於製作的「金牌製作人」——黃慶元老師。

1990年,結束與百代唱片5年合作關係的劉德華,選擇加盟寶麗金旗下的寶藝星唱片公司,他的國語專輯製作權,也從可登唱片公司轉到了寶麗金台灣分公司。這樣,劉德華就結識了寶麗金國語部的製作人黃慶元,還與周治平達成了更深度的合作。

《把今生忘掉》(粵語版為《再吻我吧》)、《痴情歲月》、《風中的歌》(粵語版為《是我嗎》)、《浪淘沙》,黃慶元為寶麗金時期的劉德華寫了不少歌,也助Andy寶麗金時期的幾張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約20萬張)、《我和我追逐的夢》(約50萬張)、《來生緣》(約45萬張)和《謝謝你的愛》(約40萬張)穩居台灣年度金曲龍虎榜前幾位,劉德華成為台灣最賣座的香港男歌手,連續三年成為台灣十大偶像第一名。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如此情況,是寶麗金喜聞樂見的,在港樂中牢牢把控市場;在台灣,除了童安格張鎬哲、楊林,自己只是派出劉德華和草蜢樂隊,就輕鬆突破了飛碟滾石的「馬奇諾防線」,如此甚好!

然而,劉德華用一個「天價」加盟華納唱片打破了寶麗金的「戰略部署」,四大天王自己本已「四收三」,現在人氣王劉德華轉投「死敵」,港樂還有張學友、黎明掣肘劉德華,台灣市場卻沒了抗打之人。

劉德華加盟華納,甩手就是一張超過八白金銷量的《真我的風采》,雖然不及張學友的《真情流露》,但是也讓寶麗金「肝顫」。

寶麗金不得不加快布局,國語市場必須得有人站出來,黎明不願意做國語專輯,譚詠麟已經「退居二線」,只能讓張學友來與劉德華「硬扛」了。

其實,寶麗金深諳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道理,在劉德華還沒跳槽前,就已經安排張學友錄製國語專輯了,奈何在《情無四歸》、《意亂情迷》兩張國專市場遇冷後張學友心氣全無。1990年初周治平為他傾力製作的國專《似曾相識》再次遭遇滑鐵盧之後,張學友幾乎放棄了出國語專輯的念頭。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對於張學友的第四張國語專輯,寶麗金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從1992年開始,台灣寶麗金分公司就派了年輕的製作人去香港跟進張學友的國專製作,但Jacky相對來說比較排斥,錄製也不積極,還經常因電影拍攝耽誤錄製,專輯的製作進度一拖再拖。

劉德華的跳槽加快了寶麗金的行動步伐,如果不反應迅速,一旦讓華納佔了上風,局面就不好再扭轉了。

幾經磋商,寶麗金國語部派出了黃慶元來港為張學友製作他的國語第四專,黃慶元1955年出生,在寶麗金工作時間超過5年,以年齡和經驗閱歷而言,是可以讓張學友聽進去一些話的。

於是,黃慶元將同事殷文琦為電影《末代皇帝》準備的歌曲《吻別》Demo拿來做了主打歌,在與鄭東漢據理力爭排除《我和你吻別》的主打歌命名後,歌名被正式定為《吻別》。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黃慶元定位了張學友在國語歌市場上的「新形象」:張學友是四大天王中唱功最好的,但外形條件卻沒有任何優勢,那在情歌演繹上,他就只能是一個屢屢被女友「甩」的「Loser」,但又用情至深,不會有負能量,除了祝福「離人」,還跟「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積極面對新的人生。

這種「新形象」,貫徹和延伸到了張學友此後的國語專輯,比如《祝福》、《偷心》、《忘記你我做不到》、《想和你去吹吹風》等。

專輯《吻別》的製作思路,貫徹了港樂一貫秉承的「快餐文化」,選取部分此前市場反響不錯的粵語歌國語化,再拿幾首國語新歌,一張專輯就成了。

專輯《吻別》除了同名主打歌,還有兩首新歌,一首《情網》、一首《相信她,關心她》,《相信她,關心她》是黃慶元親自作曲的一首歌,而《情網》卻是一首從「垃圾桶」里撿來的歌曲。

原來《情網》是專輯最後定的一首歌,因為缺歌,製作人黃慶元想到了接觸不多的點將唱片的音樂才子伍思凱,正在準備新專輯的小伍哥沒時間寫新歌,就把此前被公司「槍斃」了三次的《情網》的歌曲小樣給了黃慶元。

黃慶元將小樣拿回來給張學友聽,兩人都很喜歡,便找人填詞,可是寶麗金一位資深填詞高手花了近半個月時間寫的詞卻不能讓黃慶元滿意,眼看與張學友約定的錄製日期將近,黃慶元將《情網》填詞的任務交給了劉虞瑞。不到三天,劉虞瑞將歌迷後面聽到的市場版《情網》交到了製作人手中。

其他七首歌曲,全是張學友此前的粵語名曲,其中不乏獲得勁歌金曲金曲金獎的《每天愛你多一些》和《分手總要在雨天》,為了能與《吻別》專輯的製作風格一致,黃慶元專門讓何啟弘、謝明訓、姚若龍等對寫的詞一改再改。

這樣的一張「新歌+精選」的專輯,黃慶元給到寶麗金總部的市場預估銷量是30萬張,雖然心裏沒底,但張學友需要信心。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1993年,張學友的寶麗金國專《吻別》與晚十天發行的劉德華的飛碟首張國專《真情難收》在台灣發生正面較量,兩張都是「新歌+精選」的專輯打得那叫一個熱鬧,劉德華的《真情難收》「偷懶」了《真我的風采》半數歌曲,張學友的《吻別》集結了自己8年歌手生涯的眾多粵語精品。

《真情難收》的正版銷量停留在了45萬張的數量上,這是劉德華中規中矩的「操作」,上限可能不是最高,但是下限卻是很多歌手的最高上限。

而《吻別》,則創造了銷量「神話」,張學友超越了陳淑樺,成為第一個破百萬的男歌手,136萬張的銷量讓張學友穩坐台灣實體唱片銷量排行榜第一名的位子長達29年卻無人可企及。

張學友成了一個比港樂「歌神」還要驚艷的歌手,算上後續幾張國語專輯的加持,讓「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聲音」這句話成了一個現實的傳說。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如果沒有黃慶元的精準定位和細節把控,再像《似曾相識》那樣去製作張學友的國專,可能最後的結果還是不被市場接受。《吻別》讓歌壇見識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張學友,也讓黃慶元成為木吉他合唱團的老朋友李宗盛之後躋身「百萬金牌製作人」的第二位音樂人。

與「輝煌過後是暗淡」不同的是,在專輯《吻別》之後,黃慶元又為張學友在同年製作了他們合作的第二專——《祝福》。

除了堅持對張學友形象的定位外,黃慶元在這張專輯加大了新歌的投入比例,《祝福》、《回頭太難》、《最後一封信》、《好久》、《苦戀》等過半數新歌。

誰想輕輕偷走我的吻》是《夕陽醉了》的國語演繹,《對你的愛越深就越來越心痛》雖然翻唱自黃格選但張學友唱出了更好的版本。

這一次,黃慶元的另一大成功,就是「逮到了」郭子寫的主打歌《祝福》,《祝福》是張學友國語歌中傳唱度排名前五位的歌曲之一,卻是黃慶元「逼」着郭子這位泰國華僑寫的一首歌,當年郭子闖蕩台灣不被重視,已經返回曼谷做下一步打算的,沒有想到黃慶元的一個電話不僅為張學友再賺名曲,也拯救了郭子的音樂事業。

《祝福》專輯大賣91萬張,在《吻別》之後,張學友的名字還是台灣樂壇的熱點。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在《祝福》口碑再爆後的1994年八月,以黃慶元為製作人的班底為張學友打造專輯《偷心》,主打歌黃慶元力排眾議安排了郭子作曲、丁曉雯填詞的歌曲《偷心》,喜歡簡潔的黃慶元還以《偷心》命名了專輯,《偷心》在台灣的實體銷量最終超過了60萬張,黃慶元這個「一鍵三連」做得非常漂亮。

1995年,張學友結束了與黃慶元的合作,黃慶元出現在劉德華、蔡琴王傑等天王天后的製作陣容中,而延續黃慶元歌手定位的張學友還是依靠《真愛精選》、《忘記你我做不到》等專輯牢牢把持着國語歌市場「第一人」的位置直到1998年。

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黃慶元,就不會有那個在國語歌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張學友,風吹過的地方,將是別人的聲音。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除開與張學友的「天作之合」,黃慶元還與不少歌手都擦出了火花,「師弟」童安格唱作一肩挑,但還是讓黃慶元寫出了《把根留住》和《愛與哀愁》的歌詞;黃慶元寫給姜育恆的《多年以後》、《回首來時路》,將「憂鬱王子」的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為蔡琴製作的專輯《午夜場》是這位金曲天后音樂庫中知名度很高的專輯;寫給王傑的歌曲《情願不自由》和《愛得太多》近幾年隨着老歌新唱再次翻紅。

劉德華「劉氏情歌」有很多,但黃慶元寫給華仔的《你是我的溫柔》、《錯的都是我》、《今天》都是華迷們津津樂道的爽口歌。

沒有他,張學友或許只是港樂的「歌神」,國語只有劉德華一家獨大 - 陸劇吧

與許多新千年後淡出創作的音樂人不同的是,熱愛音樂的黃慶元一直活躍在歌壇一線,雖然近幾年沒出什麼佳作,但他依舊在用自己的影響力促進兩岸三地音樂的大融合,用自己超過40年的從業經歷為華語樂壇發掘新的「火種」。

當我們在列舉兩岸三地知名音樂人的時候,希望歌迷朋友們心中除了「輝黃二聖」、「大中小音樂教父」和「五陳二李」外,還有更多不同的名字,因為這些「非著名」音樂人,同樣潤澤了華語樂壇。

謹以此文獻給實力派音樂人黃慶元老師,願我全心全意,換取您的一個關注和點贊,求評論求轉發!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