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再上映, 欠星爺的門票我們補過了, 那宮崎駿的呢?

電影快訊 1529℃

原創/ 吃瓜說個事

十八年後重新上映的《千與千尋》可以說是宮崎駿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近期這次重新上映,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內地觀眾當年的遺憾。

《千與千尋》再上映, 欠星爺的門票我們補過了, 那宮崎駿的呢? - 陸劇吧

該片的上映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類似「18年後終於看懂了這部電影」,「少年不懂宮崎駿,看懂已無再少年」之類的文章屢屢霸屏。但在滿足影迷們的期待的同時,一些相反的言論也在各大交流社區以及公眾號層出不窮,大多數抨擊都來自於對片中女主瑪麗蘇人設的吐槽:例如在千尋異世界冒險之旅中多次提供幫助的白龍,無臉怪以及坊寶寶,作為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千尋在這三位的加持和保護之下不斷一步步完成人生的蛻變。這種女主的成長思路和當下在網絡小說上中最流行的某些情節不謀而合,因此也引發了一波嘲諷和批判。

《千與千尋》再上映, 欠星爺的門票我們補過了, 那宮崎駿的呢? - 陸劇吧

實際上,閱片之後我認為這樣的言論也無可厚非。事實就是如此,片中導演對於千尋心態的轉變以及人格的成長着墨非常有限,縱觀全片,也只有在電影開頭千尋去尋找鍋爐爺爺時樓梯上的那場戲勉強算是她在心態上邁出了勇敢的一步,努力突破自己的表現。而其他戲份中千尋幾乎每一次都是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因為各個男主的輪番「關愛」才越過種種困難。

《千與千尋》再上映, 欠星爺的門票我們補過了, 那宮崎駿的呢? - 陸劇吧

例如,在伺候河神洗澡時,要不來「牌子」的千尋是因為有了無臉怪的幫助才能逢凶化吉,成為油屋的功臣;再比如千尋在向湯婆婆求職時,面對湯婆婆的滔天怒火根本不知該如何處理,如果不是坊寶寶的一番打岔,千尋不可能靠自己獲得這份工作;更不用說一號男主白龍在危難關頭無數次出手相助。這些都成為千尋得以生存和救出父母的重要因素,而在各種事件當中女主本身的「成長」卻微乎其微,無怪乎網友們會發出如此質疑。但是在抨擊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確一個問題——這部電影的主題,真的是主人公的成長嗎?

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也是世界最知名的童話一樣,我們所應該關注的是愛麗絲的心路和成長嗎?不,重要的是她所經歷的那個世界中的一切。不管掉進去的是愛麗絲還是千尋還是其他的什麼人,故事的主體都不是他們,而是他們所看到的世界,經歷的事情。拋開男女主之間的感情糾葛,剝落女主進入神隱世界的偶然以及她拯救父母的動機,影片絕大部分的篇幅都用來描繪油屋中煊赫而神秘的場景和各種奇奇怪怪而又性格獨特的角色。

我們再來回過頭看一下,這部電影,乃至於宮崎駿一貫的電影的主基調是什麼?答案就是童話。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沒有人可以否認,宮崎駿拍的就是童話。不論是拍給孩子看的,還是拍給成年人看,這一點卻是任誰都無法否認。所以我們也應該以一種看待童話的眼光來看待這部電影,真正體會到宮崎駿想要帶給我們的那種孩子般新奇而又快樂的感受,這樣才能夠發現這部電影的真諦,那種發自內心的純真的極致的美的視覺享受。這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故事的情節只是一個契機,導演真正的目的是要帶領我們領略到這份獨一無二的宮崎駿式的美的體驗。《千與千尋》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它在動畫的場面和想像的奇幻上做到了極致,但同時它也有着很明顯的短板。包括之前所提到的三個男主都圍着女主轉,而這種行為根本沒有什麼深厚的緣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契機作為跳板,這就顯得人物之間的情感顯得兒戲,人物的行動缺乏有力的深層次內在動機而顯得薄弱。

總的來說,該片在敘事和情感表達上一點問題都沒有,真正的核心在於它敘了什麼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該片講述的不是女主進入異世界冒險被男主們輪番搭救最後回到現實世界的硬核瑪麗蘇故事,而是以千尋為視角用神隱世界影射出現實世界中的種種問題和導演的理想觀念,表達了導演對於自己獨特的美學的觀念和感官,塑造出包括湯婆婆,無臉怪,白龍等人在內的各式性格鮮明又蘊含豐富寓意的人物形象,同時植入了有關環境污染,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反省以及保持初心與善良純真等元素,像這樣為人津津樂道的隱喻和比擬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本文原創,未經作者允許,嚴禁一切行為的抄襲和轉載。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