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演喜劇的趙麗蓉老師, 生活中並沒有那麼歡天喜地

電影快訊 1489℃
每天演喜劇的趙麗蓉老師, 生活中並沒有那麼歡天喜地 - 陸劇吧

歲月喧囂,時間更迭。

趙麗蓉老師逝世19周年了。

她曾在春晚的舞台上給我們留下了永恆的經典。

她獨特的唐山口音,讓全國人民為之着迷。

她曾以60歲高齡登上舞台,創造了小品界獨一無二的奇蹟。

毫不誇張的說,每一位80、90後的小夥伴心中都藏着「趙麗蓉老師」。

——葉公子開篇

每天演喜劇的趙麗蓉老師, 生活中並沒有那麼歡天喜地 - 陸劇吧

01生活中沒有那麼多歡天喜地

想起趙麗蓉老師,眼前浮現的永遠是她慈祥的笑容,一團和氣。

然後就會記起她經典的「台詞」:

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啊六月六我看不出我春打六九頭,這麼包裝簡直太難受,我張不開嘴兒,我跟不上遛,你說難受不難受,你說難受不難受?」

連續幾年的春晚舞台上,她曾經帶給我們數不清的笑聲。

毫不誇張的說,全國人民從幾歲的孩童,到遲暮的老人,無一人不喜歡她。

以60歲的高齡登上春晚舞台,卻創造了喜劇屆無人能及的奇蹟。

趙麗蓉老師,多了不起。

每天演喜劇的趙麗蓉老師, 生活中並沒有那麼歡天喜地 - 陸劇吧

生活大爆炸里說: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每天演喜劇的趙麗蓉老師,生活中卻並沒有那麼歡天喜地。

趙麗蓉老師家鄉是河北寶坻西庄村(現天津寶坻),這裡地勢非常低洼,常年存水,稍微下點雨就會形成大澇的年景,家家戶戶房倒屋塌,生活難以為繼。

趙老師的父母親都是這裡的窮孩子,父親趙秉忠家裡窮但是為人忠厚老實,是幹活的一把好手;母親孟雲德也是個好脾氣的人,在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人緣。

趙老師一共有兄妹7個,那個年代好像家家戶戶孩子都多,趙家雖然孩子多,但母親卻一直將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日子也越過越好,還存下了一些積蓄。

1926年,北伐戰爭爆發,各地開始爭搶兵頭,不幸的事也降臨到了趙家,趙老師16歲的大哥趙樹成被抓走當兵了。

剛到兵營不久,趙樹成竟然逃回了家,部隊追到家裡,燒毀了趙家的房子,還揚言趙家的人抓到一個殺掉一個。

趙秉忠和家裡人一商量,坐以待斃不是辦法,就決定帶着全家出逃。

跋涉千里,輾轉多處,最後到了奉天(現在的瀋陽)。

1928年萬物復蘇,迎春花開,趙老師出生了,還得了小名「老愛」。

趙老師曾回憶說:「我生下來時就不好看,但有一樣,又白又胖,常言講一白遮三丑,小孩子白白胖胖就招人喜歡。」

父親趙秉忠也對這個老閨女非常喜歡,總是會逗弄一二。

全家出逃時,曾帶着全家的積蓄,到奉天之後,眼看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趙秉忠竟然打起了和人合作生意的主意,誰知被騙了個底朝天。

一氣之下,趙秉忠大病一場,好了之後竟然想用賭博翻本,更是將家裡折騰的一無所有。

趙媽媽不忍心,一邊打發大兒子出去做工,一邊給別人家做奶媽子賺錢。

這就可憐了「老愛」,從小沒吃母親的奶,喝豆漿長大的。

家裡沒錢可賭了,可還有七個孩子張着嘴等吃飯呢,有人就介紹趙秉忠去奉天的大觀劇場給演員梳頭髮,雖然賺錢不多,不過管吃,還能帶孩子去。

剛到劇場不幾天,劇場有個唱評戲的角叫「芙蓉花」的女演員,就誇獎他梳頭好,經常照顧趙秉忠一家。

後來,趙老師的大姐就嫁給了這個評戲演員「芙蓉花」的哥哥,兩家成了親家。

既然有這麼好的關係,還能混口飯吃,家裡幾個孩子紛紛都喜歡來劇場玩兒。

最後趙老師的三個姐姐和二哥都拜師在劇場,跟着演員學評戲。

這樣的生活環境下,趙老師自小就和舞台很親近,從來不怕。

02一歲半上台

隨着哥哥姐姐們在劇場走紅,「老愛」可以在劇場隨意玩耍,誰都要給幾分薄面。

有一天,一歲半的「老愛」又一次去劇場玩兒,正好趕上劇院演《桃花庵》,這齣戲中需要一個孩子出場。

一般這種情況下,劇場都是準備一個「假孩子」用來充數的,但是那天剛好「老愛」去了,滿場的咯咯笑,讓人越看越喜歡。

主演「芙蓉花」看到也是愛不釋手,就讓抱孩子的演員抱着「老愛」上去了。

趙秉忠在台下看的出了一身冷汗,但是「老愛」卻全程咯咯笑不停,一點兒都沒有砸場子。

這一次出場,「老愛」在劇場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凡有需要孩子出場的劇目,統統都是由「老愛」來出演,從來沒有砸過場子。

現在的演藝圈,總是會有人比資歷,愛說我出道幾年了之類的話,但是趙麗蓉老師,毫不誇張的說,自1歲起,就已經出道了。

在劇院長大的「老愛」,保持着劇場演員的詼諧和真誠,也保持着對生活的豁達和熱愛。

四五歲起,她就已經能獨當一面,出演劇目中的孩子角色了。

一直到八歲,趙媽媽覺得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應該讓孩子認認字,不能這樣整天混日子。

1936年,北伐戰爭的風頭已經過去了,趙秉忠決定帶着孩子們回老家寶坻。

在這裡有個西庄小學,很破舊的土房子,就是孩子們念書的地方。

過去新鮮勁兒之後,「老愛」就再也坐不住了,以前的幾年都是在劇場里滿場子亂竄,沒人管沒人問,開心又快樂。

這一下坐着一動不動,「老愛」根本坐不住,死活不想去上學,先生也和趙秉忠說,既然不是學習的料,不如去學點兒藝,以後好傍身。

後來回憶起來,趙麗蓉老師非常後悔,曾說:「當時真是井底的蛤蟆,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人沒學問,就像斷了一條腿,想登高,可就難上難啦。」

在家沒呆到一年,家裡就收到大姐的信,讓爹媽去上海伺候月子。

原來,一年前「芙蓉花」就帶着哥哥嫂子去了上海,想要去更廣闊的地方賺錢。

趙家一家又出發去了上海,在上海,趙麗蓉看到了這一輩都不敢想像的東西。

1937年,9歲的趙麗蓉拜師打鼓名角兒馬金貴為師,正式開始了學藝生涯。

每天早早起來吊嗓子,練功,成為趙麗蓉的家常便飯,挨師傅打更是天天都有。

不過,趙麗蓉自小在劇院受評戲的耳濡目染,天生耳力好,學習能力很強,比一般的學生進步都快。

在趙麗蓉12歲之前,她的名字一直是「老愛」,直到要登台了,大姐才給她改名叫「趙麗蓉」。

這樣練功的日子,一堅持就是6年,直到1943年,趙麗蓉才開始以主角登台演出。

03艱難的日子

在1943年到1953年的十年間,趙麗蓉都是在評戲舞台上綻放自我光彩的。

這期間她的表演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她的表演紮實、出彩、不挑戲,不管是二黃、棒子、時調,她都能信手拈來,和誰都能搭戲。

而且她的藝德好,和任何合作的演員都不會紅臉,不管對方對過分,她都是第一時間為對方着想,給很多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雖然事業上非常的順暢,但是在家庭生活上,趙麗蓉卻一直很艱難。

1953年趙麗蓉調到中國評劇院工作,常年和新鳳霞搭戲,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新鳳霞的介紹下,趙麗蓉認識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盛強。

盛強當時一表人才,在評劇院做秘書,還是大學生、知識分子,兩人卻看對了眼。

1954年,兩人就結婚了。

1955年到1957年間,趙麗蓉分別生下來兩個兒子。

就在趙麗蓉懷小兒子的這一年,丈夫盛強卻被打成了右派,被送往天津的農場勞改。

這一去,卻成為兩人的永別。

盛強還沒見到小兒子一眼,就離開了人世。

當時的信件來往非常不方便,直到1959年,趙麗蓉去天津探望丈夫時,才知道丈夫去世了。

懷着孕,丈夫離開身邊;生孩子沒人照顧;孩子兩歲了才知道丈夫去世。

一個女人,帶着大的拖着小的,在當時那個缺衣少糧的年代,得何其艱難?

面對丈夫的過世,趙麗蓉沒有太多的時間悲傷,家裡還有兩個孩子需要養活,她必須打起精神繼續唱戲,才能有收入。

即使這種情況下,她也從來沒有將個人情緒帶到舞台上影響過工作。

趙麗蓉又當爹又當媽,日子過得極其艱難。

當時的演出很多都是晚上,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5歲,根本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她只好時常將孩子拜託給小叔子盛宏照顧。

趙麗蓉看着孩子們又心疼又難受,就想和盛宏重組家庭,一是孩子有人疼不用受後爹的氣,一來是也不用改姓,也對得起前任丈夫。

當時的年代,人們思想極其保守,對這樣的事兒,肯定會有很多嘲笑聲。

趙麗蓉二哥堅決不同意,覺得嫂子和小叔子結婚太丟人了,以後還怎麼出門見人?

從1960年到1964年,趙麗蓉家人始終不同意這門婚事,小叔子盛宏卻被嫂子堅強的個性打動,很願意和嫂子組成家庭,照顧哥哥的孩子。

一直到1964年,兩人才結婚,不過付出的代價是二哥再也不和趙麗蓉來往了。

婚後,盛宏對趙麗蓉體貼入微,不但從生活上照顧家裡的幾個孩子,從工作上也非常支持趙麗蓉的工作。

隨後兩人又生了一兒一女,可惜女兒生下來就是腦癱,一直不能自理。

1977年,小女兒剛剛7歲,就離開了人世,這對趙麗蓉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隨着年齡的增長,趙麗蓉在圈子裡的名聲越來越大,受到很多觀眾的追捧。

她的外出工作也安排的更密集了,但是卻總覺得對不起丈夫,曾和丈夫說,等我退休了,就好好陪陪你。

可惜,還沒等到趙老師退休,盛宏卻在1984年突發心臟病去世了。

盛宏離世時,趙麗蓉有演出活動,都沒來得及看丈夫最後一眼,這成為她終生的遺憾。

兩個丈夫,都甘願為敬業的趙麗蓉做後盾,可惜沒有一個能陪她到老。

04春晚的奇蹟

1956年的《劉巧兒》、1964年的《小二黑結婚》、1980年的《楊三姐告狀》、1986年的車遲國國王,都是趙麗蓉老師曾留下的經典熒幕形象。

1988年,趙老師終於退休了。

這時,著名編劇石林卻瞄上了趙老師的演技,在寫小品劇本《英雄母親的一天》時,特意建議由趙老師來出演。

就這樣,一部量身打造的小品一下將趙麗蓉老師的名字傳遍了全國。

這一位帶着濃濃唐山味兒口音的老太太,成了家家戶戶最愛的「偶像」。

演了一輩子評戲的趙麗蓉老師,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在60歲退休的高齡卻迎來了事業的高峰。

1991年到1999年之間,趙麗蓉老師又出演了《如此包裝》、《打工奇遇》、《追星族》、《吃餃子》等等一些列優秀作品,給全國觀眾留下了難忘的笑聲。

1995年的《如此包裝》中,趙老師的經典一跪給觀眾帶來了無盡的笑點,但當時排練時根本沒有這一出,那一跪,確實是趙老師體力不支造成的。

下台之後,趙老師的膝蓋已經腫的和饅頭一樣高了,疼的鑽心,在台上時,她卻一句話都沒說。

後來,鞏漢林接受採訪時,每提到這一段都會忍不住落淚。

趙老師曾和鞏漢林說:「痛苦得留給自己,歡樂才能撒向人間。」

這句話成為鞏漢林一生奉信的職業守則。

1996年,不識字的趙麗蓉老師卻在《打工奇遇》中留下了經典的「貨真價實」四個大字,讓很多觀眾驚嘆。

為了寫好這幾個字,趙麗蓉老師苦苦練了幾個月,寫了幾百張宣紙,才能寫出春晚舞台上的效果。

1999年,是趙老師最後一次出現在春晚舞台上,《老將出馬》中經典的「我心永恆」更是讓全國觀眾讚歎。

一個不識字的老太太,一個70多的老太太,還能唱這樣經典的英文歌,怎不讓人嘆服?

其實,就在這次上台前的十天,趙老師感覺身體不舒服,讓鞏漢林夫婦陪着去醫院檢查。

誰知,卻是「癌症」的噩耗,當時的鞏漢林不敢告訴趙老師,偷偷將藥盒換了包裝才拿給她吃。

直到過完年,一家人才告訴她實情。

知道病情的趙老師卻非常平靜,甚至自己動手縫製了壽衣和貼身穿的鞋襪。

經過四次化療之後,趙老師開始大把掉頭髮,卻無數次叮囑兒子,千萬不要在這時候拍照片,她要把自己最好的形象留在觀眾心中。

經過多次治療之後,她自知不久與世,拒絕進食,再不想折磨自己。

「我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平凡地來,也要平凡地走,不求官,不圖財,只求平安,只圖喜樂,有飯吃、有衣穿就是福。」

2000年7月17日,趙麗蓉老師終於合上了疲憊的雙眼。

趙老師一生專註演藝事業,一生都在替身邊的人着想。

不管是排練還是演戲,她永遠是第一個到現場,第一個化妝,化完妝之後為了不給化妝師添麻煩,她不再吃一口東西。

趙老師一生喜歡喝濃茶、抽煙,但上台前兩小時,她絕不吸一口煙,只為了讓嗓子保持最好的狀態。

時至今日,用生命搞笑的趙老師整整離開我們19年,但她留下的敬業精神和笑聲,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與其說我們懷念趙老師,不如說懷念趙老師那一個時代。

一個小品可以拿出幾個月練字,幾個月練英文歌,幾個月練舞。

一個節目可以練半年、一年,只為了春晚的十幾分鐘。

相比現在那些演戲時天天摳圖的、炫耀背過台詞的人,和趙老師堪比天上地下。

趙老師時代的匠心精神,不知是否還能傳承?

——謹以此文獻給趙麗蓉老師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