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篇爆文里看《河山》革命歷史劇的教育意義

電影快訊 1434℃

從一篇爆文里看《河山》革命歷史劇的教育意義


從一篇爆文里看《河山》革命歷史劇的教育意義 - 陸劇吧


從一篇爆文里看《河山》革命歷史劇的教育意義 - 陸劇吧

◎呂政保

前段時間,《河山》電視連續劇的熱播,也撩起了一大批電視迷的興趣。起初我並不知道,那時候我正在寫一篇關於軍嫂的非虛構作品。是我曾共同在某大院工作生活的哥們打電話,叫我看一看《河山》,有興趣的話寫個影評。

我於是把時間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日常家庭事務,買菜做飯,輔導孩子衝刺備考;一部分則是用來寫《不知不覺嫁給軍人》,第三部分就是看《河山》。50集的《河山》我是一集不落的看完了。看過之後,我真的有話要說,於是就寫了《熱血灑疆土,忠魂立天地》的觀後感。放到今日頭條後,好傢夥,推薦量和閱讀量像脫韁的野馬般狂飆。心裏很是激動,從中感受到《河山》給人帶來的教育意義值得肯定。


從一篇爆文里看《河山》革命歷史劇的教育意義 - 陸劇吧

首先,《河山》取材於國共聯合抗日的歷史背景,而且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而成。讓觀眾有「看電視,讀歷史」的感覺,從而讓大家再次感受到當時抗戰時間的苦難輝煌。尤其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有的看得熱淚盈眶,一些青少年雖然沒有經歷那段苦難歲月,但通過電視畫面,通過劇中人衛大河,姜雅真、高曉山以及無數戰死沙場的英烈們,讓他們深受啟發與教育,從而大大激發了愛國熱情。教育是潛移默化的,良好正能量的教育,就會在人們的心田中種下正能量的種子。

其次,作為東北軍高級將領,122師師長姜懷柱帶領殘部變節當上漢奸的事,其劇情尊重了人物命運的演變過程,沒有過於的「扁平化」「概念化」和。當然,作為漢奸,姜懷柱的命運是可恥可悲的。因為導演把漢奸姜懷柱的轉變演繹得到位,從而令觀眾堅信,無論從前做過什麼,當漢奸都是遭人唾棄的。以此來加深對漢奸的厭惡與防範。

正如我在影評中寫道:姜懷柱原本就是東北的地方軍閥。作為舊軍閥,他無疑也身染不少軍閥習氣。他看到了國軍內部各派系的互相傾軋,見死不救的利己主義。然後他並沒從這泥潭中走出來,而且有時候也自甘雙腳插進這泥潭中。他是有重新塑造自我的機會的,在西安的時候,女兒姜雅真就勸過他投靠共產黨,他直接拒絕。擔心被分化又不願投靠中央軍,還處處提防着被軍統邱元谷拉攏。赤水河戰鬥,姜懷柱按住部隊持觀望狀態;駐守安平城,護着自己的弟兄,讓衛大河的加強團駐守騎,只管顧全自己,不管他人死活……一個總是懷有私心,時時想着保全自己的典型軍閥做派的姜懷柱,又身處親疏有加,內外有別而互相傾軋的國民黨軍閥體系,關鍵時候被人種種借口拖怠援救也就不難理解了。更何況,他完全可以像永濟守軍任旅長帶着五三零旅將士「人在城在」,死守陣地,而不是什麼為了「兄弟」而淪為漢奸,變節苟安。


從一篇爆文里看《河山》革命歷史劇的教育意義 - 陸劇吧

第三,《河山》盡量忠於歷史事件,盡量讓人物形象豐滿而又血肉,而不是過於臉譜化。以往一些抗戰題材的劇本,過於神化人物,有人戲稱為「抗日神劇」。一旦把它神化,甚至把抗日神化成類似神話故事,那其教育感化意義反而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鑒於此,要想一篇文章成為「爆文」,除了「蹭熱點」來吸引讀者外,更重要的你寫的東西要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要有能寫到讀者心坎上的延伸力。這樣,其教育感染力就會大大增強。其作品的「持續火爆」周期才會儘可能地延長。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