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最後的夜晚》到《南方車站的聚會》, 看文藝片宣發生死劫

電影快訊 1867℃

文藝片怎樣去做宣發,一直是困擾着電影發行者的問題。雖然這些年一直都有鼓勵的聲音在說電影市場越來越多元化,觀眾的包容度也越來越高。但依然不可否認,文藝片(尤其是藝術表達方式上不那麼常規的那些)依然小眾。

從《地球最後的夜晚》到《南方車站的聚會》, 看文藝片宣發生死劫 - 陸劇吧

從電影宣傳的角度上來講,宣發團隊一方面希望爭取到更多的受眾,從中挖掘到更多潛在的對文藝片有鑒賞能力和興趣的觀眾,一方面又要擔心過於廣泛的觀眾湧入電影院後,因為認知度和接受度的原因給他們帶來困擾,也會直接影響到影片的口碑。

從《地球最後的夜晚》到《南方車站的聚會》, 看文藝片宣發生死劫 - 陸劇吧

此前最慘烈的案例莫過於《地球最後的夜晚》。雖然業界也有人不喜歡這部電影,但該片在業界的綜合口碑至少是不差的。但其完全不挑受眾的宣發方式,讓大量把其當作普通愛情電影的情侶走進影院,遭到了嚴重的口碑反噬,票房也相應地呈現了歷史罕見的跳水走勢。「喜歡的觀眾會特別喜歡,不喜歡的觀眾會完全無法忍受」,這句話用來形容《地球最後的夜晚》本沒錯。但明知會喜歡它的人只是少數,卻毫不避諱地讓大多數人齊刷刷走進影院,那差評的排山倒海也就沒什麼冤枉的了。

從《地球最後的夜晚》到《南方車站的聚會》, 看文藝片宣發生死劫 - 陸劇吧

正在上映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多多少少和《地球最後的夜晚》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說起來,畢贛的小姑父陳永忠在兩部片中都有出演)。但截至目前,它沒有出現像後者一樣那麼強烈的群體反應。這其中當然也蘊含著些可見的因素。

其實文藝片也有更具體的劃分,有些文藝片只是在題材選取上更接地氣,但拍攝方法和敘事手段上仍然符合商業片的一般規律,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無障礙地看懂全片的內容沒有任何大問題。比如此前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還有前一陣子上映的《平原上的夏洛克》。它們在敘事方面平鋪直敘,主題也都顯而易見。那麼對於習慣了商業大片的觀眾來說,即便不喜歡它們,也不至於討厭,甚至咒罵。

但也有些片子,它們的小眾就不僅僅在題材上,而是導演在表達方式上會有非常多的自己的想法,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想着要讓所有人都能看懂。譬如此前的《長江圖》,還有畢贛的《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多多少少屬於這個範疇內。通常會把這類文藝片稱作藝術片,它們就像那些出現在畫展上但一眼看上去不知道畫的是什麼的畫作一樣,妙在給人留下了很多的解讀空間,但不是所有的看客都有足夠的欣賞水平去解讀它。即便有足夠的能力去解讀,願不願意費心勞神去做這個解讀的工作又是另外一回事。這樣的片子註定成為不了大眾的菜。

《南方車站的聚會》,或者說刁亦男本人的作品風格,介於二者之間。他有一些個性化的表達,但還沒有達到讓絕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的程度。那麼從個性化程度上來說,本來就比《地球最後的夜晚》要溫和,或者說更接地氣。

再者,刁亦男和畢贛此前雖然都有名聲在外的作品,但《白日焰火》的知名度還是要遠遠高於《路邊野餐》。從票房上就不難看出,《白日焰火》上映時間比《路邊野餐》早了近一年半,但票房卻是後者的十幾倍,達到了1.04億。那麼對於導演的風格可能導致的不適應這個問題上,因為看過《白日焰火》的人比較多,所以更多人對《南方車站的聚會》打了預防針,出現反噬的風險自然就降低了一些。

還有就是宣發的規模和方向,以及影片本身呈現出的類型的契合度,也導致了二者的命運不盡相同。《地球最後的夜晚》和《南方車站的聚會》都選擇了通過當下流行的短視頻平台進行先期宣傳。但很明顯,《南方車站的聚會》與其所宣傳的懸疑犯罪片的定位基本是一致的,但宣傳「一吻跨年」的「愛情片」《地球最後的夜晚》恐怕沒幾個普通情侶在看過之後會認為這是部愛情片。

從觀影規模上來說,首日票房就達到2.63億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所面臨對影片不適應的觀眾的口碑反噬的衝擊是非常迅猛的,其最終票房也就只有2.82億。《南方車站的聚會》上映三天票房1.36億,那麼即便也有爭議性的聲音,但發酵得遠不及前者迅速。

當然,還有演員本身號召力和粉絲狂熱程度的影響。無意去通過比較貶低或抬高誰,但胡歌粉絲的狂熱程度總的來說還是比湯唯粉絲要強勁,也更懂得下意識地去控制社交平台上的輿論風向。雖然可能有些粉絲也不見得能很容易地理解這樣的電影,但總有些人會為了自己喜愛的明星去試圖讓自己愛上本不能在他們審美範疇內的作品。

所以,《南方車站的聚會》無論從口碑上還是票房走勢(僅指走勢)上,都不至於出現《地球最後的夜晚》那樣誇張的情況。藝術電影在商業層面上永遠都是在冒險,但這樣的冒險對於影視行業的發展和探索一定有其存在的意義。試圖去體會探索的樂趣總比歇斯底里的批判來得有意義。

標籤: 電影快訊